分享

杨晓青:《守望家园》读后感

 新用户1534Bpiv 2023-08-16 发布于陕西



《守望家园》读后感

佛坪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杨晓青

《守望家园》这本书以朴实细腻的文笔描写了作者对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以自己的所感所想记录了生活的片段,内容丰富多彩,情感真诚实在。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从身边景物到日常事物的描写,再到作者对往事的追忆、对佛坪历史的解读,篇幅短小精悍,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热爱生活、扎根生活的哲思顿悟,饱含教育意义,显现了作者高尚的人文品质和家国情怀,读起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守望家园》深刻诠释了“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这句名言。例如他在《生活需要包容》中写到刚参加工作时的一段往事,由于校舍紧张,房间拥挤,有的老师就在屋檐下搭个柴火小灶解决温饱问题,可住在隔壁老师不懂事的儿子却把尿洒在炕着馍的锅里,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这位老师和爱人竟然吃了那块浸染了“童子尿”的锅盔馍,避免了一场校园风波。回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时所处的一所九年制基层学校,学生多,从大专院校毕业的年轻老师也多,边远山区交通不便,那时还没有手机,信息闭塞,单纯的校园生活使多对青年教师结合在一起,建立起一个个家庭,白天共同执教,柴米油盐烟火气;夜里相拥入眠,诗意生活风和雨。都是初出茅庐、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小家庭之间免不了发生矛盾摩擦,更严重发展到拉帮结派,形成一个小集体和另一个小集体的争斗,一些顾全大局的老师则保持中立。后来,其中一对夫妇调入行政部门工作,还有一对夫妇还奋战在教育一线,他们的儿子和女儿都已考入大学,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往来?是否带着笑或沉默回忆起当年的青葱岁月,如果多一些谦让,是否那时的校园生活会少了些许“狼烟”,多了一份美好?回想起自身,童年时代不懂得以大带小,爱护兄弟,母亲从石泉买了一双水鞋,姐弟两都想穿,争个不停,父亲一怒之下,竟让将鞋从阳台扔进楼下的浦河里,瞬时不见踪影。现在回想起来是多么懊悔自责啊!可能再多的弥补也消除不了弟弟对我的怨恨吧?有生之年,我再也不会和他争夺任何东西了。
记得一位老师曾说:“教师不仅仅是教师,还是学生、子女、父母;爱能促爱,爱能生爱,人要为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好好活。教师只有拥有了来自亲人的完整的幸福感,才会源源不断地向学生注入爱和温暖!”是呀!做人如同作文,先做好人,再做好文!陈老师的优秀品质流露于笔端,化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也许“热搜”更容易让人上瘾,“网红”更吸引眼球,但一个人的才德永远不会如“白马啸西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它会积淀下来滋养更多的后来人!为敬爱的陈校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