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方法

 神明的食粮圣地 2023-08-17 发布于江苏

一、基础知识

(一)灸法

1.手持灸。2.器具灸。盒灸,没有补泻。3.传统灸法。

(1)隔物灸。隔姜,隔蒜,隔药饼(如附子饼)灸。补泻,烧得正旺拿走为泻法;点着后燃到自然熄灭为补法。

①隔姜灸。驱寒。老姜,切成一元硬币大小,厚3-5mm,扎孔。

②隔蒜灸。蚊虫叮咬后艾灸拔毒,会起水泡、出很多水或脓液、巨痒(湿疹艾灸也会巨痒)。通常蚊子叮咬没必要灸。蛇咬,划开皮肤挤出血、拔罐,然后再艾灸。最好是注射血清。

(2)米粒灸。适用于:瘊子、痦子(不建议用)、鸡眼、湿疹。

(3)疤痕灸。会留伤疤,不建议用。

(二)手法

1.恒定灸。偏补。

2.雀啄灸。偏泻。对准穴位,像小鸟啄米一样。

(1)补。快进慢退。(2)泻。慢进快退。感冒发烧,先雀啄,后恒定。

3.悬灸。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4.回灸。单向扫,顺经为补、逆经为泻。

二、秘法加持艾条。点燃艾条,面向南方取六丁之炁,念:六丁本是南方火,取来为吾(或吾用)做艾灸。丁丑、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急急如律令!能感觉到南方一股火炁,把火炁吸入体内,再吹在艾条上,然后做艾灸。

三、调理

(一)肺问题1.感冒、鼻炎等。用刚才加持过的艾条对着大椎做匀速雀啄灸,类似用艾条将体内病邪从大椎拔走。会感觉到一股病气沿着脊柱从大椎被拔走。2.长期感冒的,拔完1大椎15分钟后,定灸2脾胃俞30分钟、最后定灸3风门10分钟。

(二)脾胃问题1.脾胃虚弱。1命门20分钟、2脾胃俞对应的脊中或中枢、3中脘、4足三里。2.积食、生气、受凉、突发上吐下泻、突发胃胀胃痛胃酸等实症。定灸,1命门、2脾胃俞、3中脘(先雀啄后定灸)、4足三里。灸命门时几乎没什么反应;灸到脾胃俞时可能反而更不舒服(正常反应);在中脘雀啄灸后病气就开始散了!

(三)妇科(肌瘤、囊肿等)命门到尾骨区域(容易堵塞,常发青、发凉或肤色暗),从上到下,先刮痧再艾灸:1命门、2骶骨、3关元、4风市、5涌泉。有人刮痧后艾灸会发痒、皮疹,属于正常反应。

(四)神阙的应用

1.补五脏之虚以肝为例:1神阙、2神阙左侧“木”区域。

2.腹部问题(减肥、大肚腩)。1命门、2中脘、3带脉偏上一点、4神阙(只灸不针)、5天枢、6关元。

前三天1天1次,然后隔天1次。 


艾灸适用方法

一、秘法加持艾条。点燃艾条,面向南方取六丁之炁,念:六丁本是南方火,取来助吾做艾灸。丁丑、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急急如律令!能感觉到南方一股火炁,把火炁吸入体内,再吹在艾条上,然后做艾灸。

二、灸阵。

1.条灸、炮灸效佳。最好白天灸。

2.按顺序灸。红色数字为艾灸顺序。遇到双穴时,两个穴位同时灸。

3.每个穴位15分钟左右。每个穴位最少5分钟。

(一)怕冷、身体发凉

1命门、2腰眼、3上髎附近(命门与腰眼三角形的投射点3)、4大椎。 

(2) 肝问题

1右侧京门、2左期门、3左魂门、4神阙、5膻中。

(三)心问题

1筋缩、2神道、3心俞、4譩譆、5神阙。

(四)脾胃问题

1膻中、2神阙、3天枢和天枢旋转90°后上下两个点(大概下脘、石门处)、4涌泉。 

(五)肺问题

1脊中、2大椎、3魄户、4大椎魄户连线的延长线上的放射点(见下图)、5中府。 

(六)肾问题

1关元、2命门、3腰眼、4腰俞、5复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