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觉注视

 星晨炼 2023-08-17 发布于浙江

【视觉注视】
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模式】。

【人类】和【大部分的哺乳动物】
通过【视觉注视】来感知【外界信息】和【指导决策】。

当我们注视一个目标,
我们的眼睛【并不是静止不动的】,
而是会【自发地】以【每秒 1-3 次的频率】产生【跳视】,
将【注视点】
从【原来的位置】转移至【另外一个位置】。

这些跳视可分为【微跳视】和【大跳视】。

【微跳视】的幅度一般小于【1°】,
它可以【避免视网膜适应】,
起到【维持视知觉的作用】。

【大跳视】则会使【注视点】从【目标脱离】,
从而【破坏此次注视活动】。

【大脑皮质-皮质下-小脑环路】参与了【注视性跳动的发生】,
且该环路【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会改变【注视性跳视】的时空特征。

如中秋节,
当我们注视满月,
我们的眼睛【不是静止不动的】,
而是【伴随着不易察觉的微跳视】和【大跳视】,
时刻改变着我们的【注视位置】。

【微跳视】的幅度较小,
它可以【避免视网膜适应】,
保证我们【能够一直感知到月亮】。

【大跳视】则会将【注视点】
从【月亮】转移至【其他位置】,从而【破坏注视活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