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七冲越焦海,已过莫回头,珍惜在当下······

 明醫 2023-08-17 发布于新加坡

从解剖角度来看,七冲就是从嘴巴开始到肛门这整个消化道的七道关卡,它们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让吃到嘴巴里面的东西跑慢点,不至于刚吃完东西就一泻千里;第二个作用就是让已经过去的食物别回头,都成“shi”了,就别再留恋。

一句话总结就是:已过莫回头,珍惜在当下,勿因新而喜,不恋旧时香。

消化活动有个普遍规律:当某一段消化道进行消化活动的时候,可以抑制其上一段消化道的消化活动(实),同时又能促进其下一段消化道的排空(虚)。

从咱们打工人的角度就很好理解,对上抑制 就是告诉上面俺很累,让食物下来慢一点;对下促进 就是为了让下面腾出地方,好方便“接锅”。

其实无论是一整个消化道,还是某一段消化道,都可以分成上段、中段、下段,也都适用于上面这个消化道的普遍规律,这在《吴述各家学说·脾胃》里面被概括为“三纲两常”,“三纲”就是“三焦”,“两常”就是阴阳。在《黄帝内经》里面又叫“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

素问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以食管为例,从吞咽活动开始,受到食物刺激的食管上段会让其下段的括约肌松弛(对下促进)以使食物通过,所以吃饭不能太快,需要给下面括约肌打开的时间,否则就会噎住。

当其进入下段消化道——胃——的时候,胃的消化活动会抑制食管的活动——食管下段括约肌收缩,阻止食物通过(对上抑制)。

因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单单治疗上焦食管是不够的,还需要治疗中焦胃。

吴鞠通有一个宣痹汤,擅长治疗食管,还有一个三香汤擅长治胃,把宣痹汤和三香汤合用就能治疗食管反流。

吴鞠通《温病条辨》

四六

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俗名为呃),宣痹汤主之。

上焦清阳膹郁,亦能致哕,治法故以轻宣肺痹为主。 宣痹汤(苦辛通法): 枇杷叶二钱,郁金一钱五分,射干一钱,白通草一钱,香豆豉一钱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五五

湿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三香汤主之。

此邪从上焦来,还使上焦去法也。 三香汤方(微苦微辛微寒兼芳香法): 栝蒌皮三钱,桔梗三钱,黑山栀二钱,枳壳二钱,郁金二钱,香豉二钱,降香末三钱,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宣痹汤合三香汤,再加一个威灵仙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力量,把贲门给关起来,胃食管反流就更容易好了,这就是《吴述各家学说·脾胃》中的宣清降浊汤。

 ​​​​

当然食管反流也不仅仅这一个法子,它还是个身心疾病,像半夏厚朴汤、越鞠丸等等可以调神解郁的方子都有一定疗效,而宣清降浊汤也仅仅适用于阳明湿热蒙上这一特殊证型。

不过湿热大多数时候并不容易诊断,因为它可以舌不红、脉不数,《中医湿热病学》这本书有助于鉴别湿热,《吴述各家学说·脾胃》则细致分析了宣清降浊汤、开宣通痹汤、半夏厚朴汤、越鞠丸等处方在胃食管反流中的应用。

前文讲理虽然糙了一点,但为医者自当“精勤不倦”,七冲门其实也另有深意,比如“幽门”,当其下的十二指肠发生病变,患者可能就容易梦到本已离世的人······

读书明理,方能不惑,《吴述各家学说·脾胃》还有更多妙处值得细细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