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杜老倌侠客居go 2023-08-17 发布于上海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凡是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的上海人,像这样一类的个人或人群,未必就会知道并认识“煤球炉子”这种老物件。之所以会变得如此,全都是因为拜改革开放的脚步所赐,全市逐渐地取消烧煤球炉子,改烧液化气和天然气。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上海历来就是属于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这座城市的人口也是拥有千万级别的,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面,还在那些烧煤球炉子的日子里面,据我查阅到的历史资料以后,让我获知到这样的一条历史方面的信息,上海在最最高峰的时候,曾拥有过100万只煤球炉子。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江南地区或我们上海地区,和北方地区就是属于迥然不同的哦,依旧是在那些计划经济的年代里面,全国还没有执行烧液化气和天然气的时候,北方家庭所使用的燃料叫作“蜂窝煤”。然而像我所在的城市叫作“煤球”和“煤饼”,因为所选择的材料全都是由煤沫子、碎煤,加上有胶质的黄土给摇出来的,加之等摇出来以后,它的形状,既有“球状”的,又有“饼状”的,因此就被上海人叫作“煤球”和“煤饼”,还因为是和“炉子”一起去使用的缘故,因此又被上海人叫作:“煤球炉子”和“煤饼炉子”。据我的父辈一代人对我说,最先出来的家用燃料是“煤球”,一直要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南方地区,才出现有一种新的、直径在16公分左右,厚度达到10公分左右,拥有12个孔饼状的煤饼,据说这也是从北方流传过来的。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还是据我查阅到的资料以后显示,制作好的“煤球和煤饼”是可以长期存储的,它的制作工艺在通常情况下来说吧,全都是机制的,就在最初的时候,形状如同白果一样,大小就会有核桃那么的大哦,它是需要用动力带动两个滚筒相对旋转,就在两个滚筒上有相对应的半球型凹窝,当煤粉、黄土、水按照适当的比例搅拌均匀以后,就可以从滚筒的上部加入,被相对应的两个凹窝挤压成一个球形。因为制作的工艺是十分落后的,加之燃烧过以后对环境污染也是很大的,不利于环境保护,基本上就被取缔淘汰,改为使用环保清洁能源。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在那个时候,每家每户用的全都是煤球(饼)炉子,不仅是如此,还有一个专门的工种叫做--“摇煤球(饼)工人”,这些人的工作就是摇煤球(饼),拿“煤沫子”和“碎煤”,外加有胶质的黄土放在一起摇出来的,摇煤球(饼)就赛过和摇元宵是一模一样的,在我的小时候去煤球(饼)店还看过制作全过程。摇煤球(饼)工人,起先就要做好两三坪面积的煤糊,然后再用铁铲子切,横切成宽度为1寸多一点距离,大概就在1.5寸左右,这面切好以后,再调换一个方向,依旧是横着切,等到全都切好以后,就成为一个个小方格子,然后放在筛子里面去摇,摇煤球(饼)的时候,先放一只花盆在下面,再把筛子放在花盆上面。摇煤球(饼)的时候则是要蹲在地上的,去用胳臂的力量让它左右交互摇将起来。筛子下面的花盆好像一个轴,一边摇还要一边注意将粘在一起的散开,又要随时撒些煤沫子,摇到后来筛子里面的小方块渐渐会摇滚成黑乒乓球,等晒干后就好使用。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至少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的前面,像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市,也包括全国各个省市里面的居民在内,最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到底又会是什么呢?!就是当年不管走进何种类别和样子的房子,首先映入眼帘让人看到的就是要数煤球(饼)炉子。不过,所摆放的地方和位置则并不是一致的,有些家庭放在“灶(披)间”里面,【备注:“灶(披)间”是沪语,意思是厨房。】有些家庭则放在过道上,居住在市区里面的居民,因居住的房屋不怎么通风的缘故,只好移动到弄堂里面,再借助蒲扇的风力来点火扇风的。只要一会儿时间便会冒出滚滚的浓烟,一直要弥漫到整条狭窄的里弄里面。每当一到傍晚的时候,最早的时间是在五点钟的时候,整座城市里面每家每户全都纷纷生起煤球(饼)炉子做晚饭的,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市,一般要在炉子里面塞上三只或煤球或煤饼,而且三只煤球或煤饼孔全都要对整齐,假使不对齐的话是很容易堵塞熄火的,所要去使用的工具就是一把火钳,拿火钳往一只只煤球或煤饼洞里面轻轻地疏通两三下。在我的家里最初是住在房管所提供的私房,后来又搬迁到由房管所建造的新工房,一梯三户,由于煤球(饼)炉子无处放,只好放在过道上。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除去我在上面的一段文字当中所述说的以外,还有另外的一种情况,同样也是要熄火的,这个就是--由于三个煤球或煤饼燃烧完毕以后,加之自己没有计算好的原因,没有在炉子的里面,去增添新的煤球或煤饼的缘故。家母倪榴珍曾经就对我说过这样的一段话的,说道只为不让炉子熄火,每天就要去添加两次至三次的或煤球或煤饼,最早一次的时间则是在凌晨四点到四点半左右的时候,在这个时间点就要起床的,把炉子里面添加新的或煤球或煤饼,她每天就是雷打不动天天都是如此的,在那个时候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停断过的,而且家母还对我说过,起床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去使用什么闹钟的,自己就是自己的一个小闹钟,一旦睡到这个时候自然就会醒来操作的。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生煤球炉子或煤饼炉子的时候,同样也是需要拥有一定的技巧哦,有一些人不管怎样去生,生来生去就是生不好的,还在有些时候,不是或煤球炉子或煤饼炉子里面突然没有火熄火,就是再怎样地去生,也没有办法去点燃着火,这个是一个让人感到十分头疼的问题。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在操作之前,事先就要准备好生炉子所需要的各种材料,打火机或火柴盒,没有用的旧报纸、大纸条子,反正是能点燃易燃的物品都是可以的,还要准备好一些柴爿【备注:北方人或北方地区叫“木柴(材)”,在我所在的城市则叫做作“柴爿”。】柴爿要不寸不过适中最好,既不能特别细,也不能很粗壮的,否则是没办法让炉子生好生旺的。在生炉子的前面,最好先放两只烧过的或煤球或煤饼,如此来操作就不会缺少氧气熄火哦,还要把炉子下面的盖子给抽开来的,然后就是再拿柴爿和报纸(大纸条)放到两只或煤球或煤饼的上面,报纸(大纸条)要放到柴爿的上面,再去点燃报纸(大纸条),只为能够烧旺不熄火烧得快,最好再放一个塑料袋,不放也是可以的,在烧的时候,最好让炉子自己去着火,不去管它让它随便去烧,在这个时候还不好放或煤球或煤饼的,要不然的话,既会烟雾腾腾的,还不太容易着火烧着,等烧到没有火焰的时候,就剩下烧出来的炭火,只要拿新的或煤球或煤饼放进去就行,过一会儿火自然就会烧着的,在操作的全过程中,还要拿大蒲扇对准炉子下面的开口不停地去扇风。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在过去的时候,由于每家每户都要依靠各式各样的或煤球炉子或煤饼炉子来烧水做饭菜,而且家家户户全都要生或煤球炉子或煤饼炉子的缘故,使用大蒲扇不停歇地扇扇风,既可以给或煤球炉子或煤饼炉子增加一份力量;还可以让炉子烧得更快更加的旺盛哩;更可以时不时的扇走炉子里面冒出来的滚滚烟尘;……不过,要是说操作者操作手法不当的话,还或者说操作者操作的不够规范的话,也是很容易辣到眼睛呛到鼻子里面的,这个时候搞不好的话,就会不停歇地流眼泪咳嗽,还很有可能就是一把眼泪水一把鼻涕,在我小时候也生过煤球炉子的,也是碰到过上述情况的。最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生炉子的时候一定要背对着风去生炉子,千万不能迎着风去生炉子,要不然的话滚滚烟尘就会顺对自己,并且很容易辣到眼睛呛到鼻子的。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在那个时候,国家执行的就是单休日政策,不仅是如此哩,国家还规定每个星期的星期天才算是法定假日,老百姓每天开门必定要做的七件事情,这个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是第一件大事情和最为要紧的一件事情,在那个时候“煤球(饼)店”和“粮食店”可以说基本上是一样多的,对于一些双职工家庭来说吧,这样的家庭去买或煤球或煤饼,也只好放到星期天的时候,在那个时候购买煤球或煤饼同样也是需要限量来供应的,在一般情况下,是买一次100斤,有些省市是采用各类“煤球(饼)券”来购买“煤球(饼)”的,还有些省市是采用“煤球(饼)”卡来购买“煤球(饼)”的,像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市是采用“煤球(饼)卡”来购买“煤球(饼)”的,至今我还能去记得,当年煤球(饼)卡的颜色就是粉红颜色的。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每当煤球或煤饼购买好以后,第一种办法:敬请店铺里的伙计帮忙送到家里,需要付一点点配送费用的;还有第二种办法:向店铺借一辆小推车,自己推回去,借车子是免费的,只不过“煤球(饼)卡”要抵押在店里面,要等到还好车子以后再拿它赎回来;第三种办法:问那些有黄鱼车的亲朋好友借一辆黄鱼车,拿“煤球(饼)”去踏回来;在那个时候由于每家每户经济条件都很一般的,抱着省吃俭用的原则,能省一点是一点,多数家庭会采用第二种和第三种办法。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需要知道这样的一件事情哩,在那个时候,还在烧或煤球炉子或煤饼炉子的时候,更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话,在通常情况下来说吧,男性或父辈或爷爷辈的,是购买来得比较居多的,相比较而言,女性去购买或煤球或煤饼的话,就要来得少一些,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全都是因为相比较来说,女性同胞的力气,就要比男性同胞来得小,是搬不动分量重的物品的,搬运那些分量重的物品,要靠男性!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我和家父一起去买“煤球(饼)”的次数是来得比较多的,在多数情况下,我们是问几十年的老邻居陈家姆妈的家里借一部黄鱼车去购买或煤球或煤饼的,只因为她的大儿子是在单位食堂里面做工作的,她的大儿子是做大菜师傅的,需要每天去小菜场购买小菜,单位就专门配一部大黄鱼车给她的大儿子。在那个时候,家父是在县城做工作的,基本上是一个星期回来一次,他只有到星期六才能回到家里,所以购买或煤球或煤饼的时间,一般是在三个星期至一个月左右。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仍旧是在那个时候,每户家庭在偶尔也会有把或煤球或煤饼使用完毕的时候,要开始烧晚饭时,煤球或煤饼全都用光,这时煤球(饼)店也已经是打烊关门,此时此刻不仅是来不及的,也是买不到煤球(饼)的,碰到这种情况以后又应该怎么办呢?!有如下的两种办法:

第一种好办法就是:可以向自己周围的邻居先去暂借几只煤球或煤饼来使用,等到买好煤球或煤饼以后,再去还给周围的邻居。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第二种好办法就是:其实根本也是不需要去着急的,因为在那个时候,除去每家每户至少会拥有或一只煤球炉子或煤饼炉子以外,在通常的情况下,每家每户还会自己去配备一只煤油炉子的,为的就是以防急需的时候,就能随时随地的拿出来使用哦,一旦有遭遇到或煤球或煤饼全都使用完毕以后,就可以拿出来使用的。除去每户家庭会配备一台煤油炉子之外,还会再配备一只白颜色的塑料桶,一般重量不会超过十市斤左右,为的就是装煤油。就在我的小时候也是用过煤油炉子的。没使用过煤油炉子的人是不知道的,一旦用起煤油炉子,家里面,既会变得烟雾腾腾的,还会散发出来一股刺鼻的味道! 

如风往事之--漫谈煤球炉子、煤球卡和煤油炉子(上海故事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