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济仁治疗痹病经验

 中医缘的图书馆 2023-08-17 发布于内蒙古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痠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症。痹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强直性脊椎炎、骨质疏松症、纤维组织炎等多种病症。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

《素问·痹论篇》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痹病成因复杂发病周期长,因而治疗周期也相对漫长,病人长期遭受病痛折磨,非常痛苦。

国医大师李济仁认为,痹病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治疗时应以某方为主,辅药随证加减,以体现变中不变、不变中有变的规律,守方守法是相当重要的,切不可主方变动不休。李济仁针对痹病的每一证型,均确定了治疗主方。介绍如下:

热痹,以白虎汤为主。

偏热者,多用白虎桂枝汤地骨皮丹皮丹参

偏风者,多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羌活独活豨莶草威灵仙当归川芎

偏湿者,多用苍术白虎汤黄柏、山栀、防己木瓜白术茯苓等。

寒痹,以桂枝附子汤为主。

偏寒者,加巴戟天补骨脂淫羊藿、片姜黄等。

偏风者,以桂枝附子汤蠲痹汤加减,其中必用川芎当归丹参

偏湿者,则用桂枝附子汤防己黄芪汤细辛苍术白术山药等。

对于痹病的组方,李济仁认为附子川乌草乌是不可缺的。

但此三味药峻猛且有毒性,犹如奇才怪癖,一般人不敢轻易动用,这是很遗憾的事情。

附子辛温大热,有毒,走而不守,性烈力雄,有补火回阳、通经散结之功。善治一切沉寒痼冷之证,为祛散阴寒的首选药物。李济仁认为,附子用量必须视病情,一般要量大,量小则疗效不显,常用量15g以上。此外,附子还有“坚肌壮骨”“好颜色”的美誉。

川、草乌的作用基本相同,均具有明显镇痛和局麻作用。临床上以疼痛为主的痹病李济仁认为不论其属寒、属热均可在基本方上加用制附子,制川、草乌

此3味药,川、草乌善于止痛,附子优于散寒。

要注意的是,服药期间不要饮酒,因乙醇能促进乌头碱的吸收,从而加强附子及川、草乌的毒性,导致中毒。

亦不可与麻黄同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可伍以秦艽,以增强镇痛之功。

血虚而兼瘀者的痹病,加鸡血藤、活血藤。

鸡血藤、活血藤均有强筋壮骨、调经活络、祛瘀止痛之功。鸡血藤养血之功优于活血藤,而活血藤更适于活血。

李济仁喜二味并用,于血虚而兼瘀者的痹病,二药相得益彰,以冀补血而不滋腻,活血而不伤气。

痹病偏风者,川芎一药不可缺。

因该药为血中之气药,可行血通经,又有祛风作用,疗效甚好。中医治法中有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寒因寒用、热因热用之反治法,李济仁认为还应有如川芎祛风行血之“行因行用”法。

痹病偏风则疼痛游走不定,可谓行因;川芎作用行而不守,可谓行用。川芎“行因行用”有利风邪的祛除。

雷公藤已被公认为是治疗痹病的有效药物。

雷公藤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作用,对疼痛以关节周围组织,尤其是肌肉酸痛不止者,疗效较好。

李济仁对该药的体会是对肌肉、筋脉疼痛的缓解效优于骨节间者。

顽痹或伴有关节挛缩变形者,巧用蜈蚣乌梢蛇

对于顽痹或伴有关节挛缩变形者,祛风之品当灵活加用,李济仁常加蜈蚣一条,或用乌梢蛇一条,除去头部与外皮,酒制后,研成粉末分吞,疗效较满意。

此外,部位引经药的应用,往往对痹病获效起着很大的作用。

如上肢疼痛李济仁常用片姜黄桂枝

下肢疼痛,常用独活、怀牛膝、宣木瓜五加皮

腰背疼痛,可加川断、杜仲狗脊、功劳叶。

骨节疼痛,可加威灵仙补骨脂

肌肉疼痛,可加雷公藤等。

祛除痹病病因的同时,适当加入止痛、止酸药物。

临床中病人最感痛苦的,是病灶局部的痛、酸等感觉异常。因此,在祛除痹病病因的同时,适当加入止痛、止酸药物,不仅可解除病人痛苦,还可增强愈病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上述组方中,

如气虚,李济仁常加黄芪党参

血虚,常用当归鸡血藤、活血藤。

阴虚,加桑寄生枸杞子。

阳虚,加仙茅补骨脂等。

亦可适当加香附没药泽兰等。

若关节周围组织酸痛不适时,用雷公藤较好,该药对肌肉、筋脉疼痛的缓解效果明显优于骨节间疼痛者。

若辛热散寒、除风燥湿之品用之过多,疼痛非但不止反而加重,这时应重视全身情况,即气血阴阳的盛衰,而适当加用补气养血、滋阴和阳的药物,则疼痛能够减轻。

若出现皮肤瘀斑、关节周围结节等症时,往往说明存在瘀血因素,应适当增以活血之品,亦可另服活血方剂,可与治痹方药交替使用。

痹病后期,应注意养阴柔筋,尤其宜从滋补肝肾之阴着手。

痹病后期,常见筋脉失荣,或骨节僵硬拘急,或骨节肿大畸形。一方面可能因邪伤日久而久服辛温燥烈之品,伤阴耗气,致使筋脉骨节失荣;另一方面可能因邪痹日久,气血瘀滞,络道受阻,病损筋骨,失去气血濡养。

此时即应注意养阴柔筋,尤其宜从滋补肝肾之阴着手,以六味地黄汤、一贯煎等方药加减调治,亦宜择用活血祛瘀、软坚化结之品以舒筋活络、祛瘀通络。

痹病的服药时间最好是在早晨与夜睡前各服1次。

痹病患者活动障碍以晨起为甚,其疼痛夜间加剧。晨、晚分服中药,意在病作前及时截治,有利于药效的发挥,控制病情发展。

同时宜注意环境的冷暖,防止外邪侵袭,而且还应长期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关节挛缩、变形,加快功能的恢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