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淞沪会战总指挥究竟是谁?白崇禧撵走冯玉祥,才是三易主帅的节点

 cat1208 2023-08-17 发布于黑龙江
Image

1937年8月13日下午3时15分许,孙元良德械第88师的先头营,奉命沿宝山路东段搜索前进,当头戴M35钢盔的士兵们,小心翼翼接近“八字桥”桥头时,猛然发现一个大队的日本海军陆战队,也从宝山路的西段摸上了桥。

这座桥是1932年“淞沪抗战”以后规定的军事分界线,双方军队此刻狭路相逢都有些迷糊,少校营长易瑾只犹豫了二秒钟,大声命令全营:开火!

Image

少校营长姚子青剧照

从这一刻算起,其后持续了长达三个多月时间,中日双方卷入百万大军的淞沪会战,正式打响了!说明一下,88师先头营的易营长是湖南大庸人,毕业于黄埔武汉分校第七期。

易瑾营长敢于在遭遇战中下令先敌开火,是因为之前接到的命令,就是要进攻日本海军驻沪特别陆战队的司令部,那么既然提前撞见了敌人,当然不再客气。

来敌为日本海军陆战队第3大队,大队长是伊藤茂大尉,日军此前已经侦知,中国军队不顾曾经的停战协定之约束,野战部队正在大批进入上海,主动攻击闸北日军的态势非常明显。

因此为了抢占有利地形,日军派出伊藤大队前出到八字桥布防,双方因此发生了遭遇战,不过只要双方交火的枪声一响,标志着“八一三事变”的爆发!

Image

作战

事实上,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接到的正式命令,是应于8月14日凌晨发起全线攻击,但是前线基层指挥官,也有根据实际情况决断的资格,撞见敌人不可能无动于衷。

况且来说,如果能够在8月13日的夜里取得相当进展,对全局亦非常有利。可惜张治中随后接到了暂缓进攻的命令,因此88师命令易营稍稍后撤待命,所以淞沪会战的这第一枪,只能算“步哨接触战”。

在不少介绍抗战史的文章或者视频中,关于淞沪会战的最高指挥者,说的是乱七八糟,有说张治中的,有说顾祝同的,有说那位委员长的,其实都不太准确。

特别注意,淞沪会战的总指挥,是随着时间线有变化的!

又及,一定不能忘记,“八一三事变”爆发86周年纪念日,上海滩曾被日本人的飞机大炮炸成一片废墟,无数百姓死难,无数财产损失,也意味着战争抗日彻底全面爆发!

Image

国军作战中

01

张治中只当了七天的总指挥

后来被誉为“和平将军”的张治中,打鬼子那是绝不含糊的,此前在“淞沪抗战”时期,正是他率领匆忙组建的第5军(辖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驰援上海,协助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打得日军三易主帅。

1935年以后,张治中正式担任“京沪警备司令”,主要任务就是率若干精锐部队,拱卫国民政府腹心地带的南京和上海,及其沿线城市,一旦中日之间爆发全面战争,上海和南京都是必须死守的地方。

至于选择张治中的原因嘛,一方面,张将军在几年前的上海战场,已经具备和积累了一定的对日作战经验,所谓知己知彼。

另一方面,张治中长期兼任着中央军校教育长,对军校系的部队比较熟悉,比如教导总队和警卫军等等,我们熟悉的87师、88师和36师,其实都脱胎于警卫军,基层军官则大多出自中央军校。

Image

1933年张治中在上海

“八一三事变”爆发之前,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张治中早已致力于对日警戒,不仅督建了上海至南京之间的“国防工事”(可惜后来基本没用上),还成立了秘密的野战指挥所前出到苏州,为了保密起名为“中央军校野营办事处”。

所以华北大打起来之后,蒋百里、陈诚、张治中等将领,都建议层峰在华东方向应取先发制人之势,尤其是必须消灭日本海军驻沪特别陆战队,免得将来成为日军主力侵略上海的“内应”。

1937年8月9日,意外发生了击毙两名日军的“虹桥事件”,两天后的8月11日,那个委员长终于下了决心,紧急召来张治中问询:我将先发制人,扫荡上海之敌,你有没有把握?

张治中回答说:“一定要有空军和炮兵的配合,若空军能将敌人的据点毁灭,我步兵则甚有把握”!客观来说,张治中对战役有信心自然是好事,但是显然他低估了日军的顽强程度和海空实力。

Image

张治中

既然他这么说了,于是委员长更加坚定了信心,下令以第87师、第88师、第36师和第2师补充旅(战役打响后改为独立第20旅,也是调整师的编制和实力)组建为第9集团军,以张治中为总司令开赴上海。

事情明摆着,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上海的兵力只有4000余人,那么以第9集团军的4万多精锐部队,再加上空军和炮兵的加持,力量已经足够了,兵力对比接近10:1呢!

因此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淞沪战场的最高指挥官,确实是陆军二级上将、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可惜他这个最高指挥官,仅仅当了七天时间。

因为第9集团军虽经苦战,耗时一周多时间,仍未把鬼子赶下黄埔江去喂鱼,而1937年8月18日,日本陆军以第3、第13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增援上海,已经从国内数个港口登船出动了!

Image

老蒋

02

冯玉祥当了三十天挂名总指挥

数万日军跨海而来,意味着淞沪会战的规模必然扩大了,南京方面得到情报后,于8月20日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决定立即举国转入战时体制,以应对战争抗日的全面爆发,其中一条措施就是组建“战区”。

战区的级别和权力是很大的,在战争抗日期间,“司令长官”有权节制辖区内的所有军政单位。在8月20日的会议上,决定第一批组建五个大型战区,根据最初的级别设定,战区司令长官应至少由“陆军一级上将”出任。

因此五大战区首任司令长官分别是: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委员长自兼(特级上将,之后才是程潜)、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Image

三战区首任司令长官冯玉祥

注意观察,其他四位都是一级上将,这才是知识点。

直到后来组建更多的战区以及游击战区后,司令长官的军衔硬性指标才有所松动,毕竟没有那么多一级上将,所以只要挂三颗星就可以了(含二级上将、中将加上将衔)

其中第三战区的作战范围主要是浙江、江苏地区,当然也包括淞沪战场,而司令长官冯玉祥是曾经的西北军首领、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陆军一级上将,资历、级别和军衔都堪胜任,唯一欠缺的,是早已失去军权。

换句话说,自从西北军在中原大战中瓦解后,冯玉祥事实上徒有虚职而已,不仅指挥不动西北军余部,更指挥不了中央军嫡系部队,以及从四面八方增援上海的东北军、桂军、川军、湘军等等。

委员长安排冯玉祥担任战区长官,固然有“联合抗日”的姿态体现,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个任命其实很不合理,第三战区的真正指挥权,反而掌握在副司令长官顾祝同手里,人家是蒋系“八大金刚”之一。

Image

张治中

不管怎么说,淞沪会战第二阶段,战场总指挥还得算是冯玉祥,期间大批援军到达上海,张治中反而沦为第三战区所辖部队的军事主官之一,不久又因为顶撞大BOSS,干脆被解除了集团军总司令的职务。

战役期间,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多次奉命视察前线,每次也都能发现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见顾祝同在前线指挥部忙活,而看不见冯司令长官的身影,如果说一次是偶然,多次就不正常了。

经过一番了解,白崇禧才知道冯玉祥根本不在“前指”,也不在无锡的战区长官部,而是在宜兴县的“张公洞”办公。

此洞是著名的石灰岩溶洞,号称宜兴“三奇”之一,位于宜兴城西南40多里的孟峰山麓,距离无锡则有120里之遥!

冯玉祥每天在张公洞写抗日诗,就是不问战事,白崇禧自然要问个究竟,而对于自己不去前线这个事,冯司令长官的解释是:淞沪战场主要是中央军和南方的部队,自己不熟悉,不插手比插手的效果要好得多!

Image

陈诚和白崇禧在前线

03

委员长自兼战区司令长官

冯玉祥的回答让“小诸葛”竟无言以对,无论评论其做法是正确还是错误,好像都不妥,可是这样下去总不是办法:既然不参与作战指挥,担个虚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反而影响了指挥层级的顺畅性。

回到南京后,白崇禧找参谋总长何应钦商量,应该把冯玉祥调离淞沪战场,派到北方去指挥作战。

刚好军委会拟在黄河以北、山东河北的部分地区开辟第六战区,且其中许多部队又是西北军余部,比如宋哲元、韩复榘等部。

于是正副参谋总长共同提议,调任冯玉祥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以免在淞沪战场碍手碍脚,委员长听完情况介绍和建议,琢磨了一会照准。

于是1937年9月14日,冯玉祥被解除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职务。

Image

旧照

老冯到了华北以后,履职效果也非常不理想,一干西北军旧将根本不愿意接受其指挥,甚至冯玉祥召开战区军事会议时,宋哲元、韩复榘也都托词不到,加之日军迅速逼近黄河沿线,第六战区很快就撤销了,直到1940年在鄂西重建。

话说冯玉祥去职后,由谁来接手第三战区呢?此时淞沪战场已经增兵到六个集团军70余万人,如此庞大的军力规模,由于顾祝同还只是陆军二级上将,当主官的“资望”仍不充足。

委员长只好又兼任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同时任命顾祝同以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实际负责一线作战指挥。

因此从1937年9月15日起,淞沪会战的总指挥,理论上又变成了委员长本人。

这已经是淞沪会战总指挥第三次出现变化了,而顾祝同直接对委员长负责,可视为实际上的总指挥,没办法,参战部队越来越多,二级上将都扎堆了,“顾百顺”的资历军衔都不够突出。

Image

顾祝同

在淞沪会战的高潮阶段,中国军队70多个师的战斗序列是(附属部队不计):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

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顾祝同

右翼军(兵团):总司令张发奎,下辖第8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兼)、第10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

中路军(兵团):总司令朱绍良,下辖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后朱绍良兼)、第21集团军(总司令廖磊);

左翼军(兵团):总司令陈诚,下辖第19集团军(总司令薛岳)、第15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

这里面的张发奎、朱绍良、陈诚等将领,资历和职级都不输于顾祝同,包括桂系的廖磊和土木系的罗卓英和薛岳,顾祝同直接指挥起来也有些困难,没有第一时间晋任司令长官是有道理的。

Image

朱绍良

04

顾祝同终于熬到“转正”

淞沪会战是全面战争抗日爆发后,中日两军精锐的首次大对决,时间从1937年8月13日,一直持续到11月12日,一路从夏天打到了冬天,粉碎了日本人叫嚣“三个月解决中国事变”的呓语,意义非凡。

战役期间,中国军队也等于三易主帅,理论上的战场最高指挥官,分三个阶段应该为张治中、冯玉祥和委员长,至于实际最高指挥官,应为第一阶段张治中、此后为战区前敌总指挥顾祝同。

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以25万人伤亡的重大代价,毙伤日军8万余人,战果还是可圈可点的。

要说重大失误,那便是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委员长,下令全线撤退的时间过晚,终被日军在杭州湾登陆的部队完成战役包抄。

Image

慰问

因此在25万人的伤亡中,有近10万人是在“撤退演变成溃退”的期间出现的,造成了极大不必要的损失,否则以15万对8万的战场伤亡比,以中日两军装备和训练的巨大差距,战果将是非常不错的。

即便如此,当时仍有学者评价说:“淞沪会战为上海和长江下游工厂与物资内迁赢得了时间,为中国坚持长期抗战起到重大作用。此后八年间,日军陷入泥沼般的持久战中不能自拔,最终被彻底击败”!

1937年11月中旬,中国军队基本撤出淞沪战场,只留下了第88师的“四行孤军”,惨烈的淞沪战役宣告落幕。

几十万军队或者撤向南京,或者撤往皖南整补,日军则跟踪而来,下一战自然是南京保卫战了。

1938年1月17日,随着战场重心已向华中地区转移,军事委员会增设并重新划分战区,顾祝同终于转正,出任半悬敌后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任期一直到抗战胜利。

Image

国军将领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