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桥庙文化(作者:钱仁生)

 zzm1008图书馆 2023-08-17 发布于上海


钱仁生

民俗文化中,有桥庙文化一说。古镇都有寺庙,寺庙的前后或左右都会有一座或几座桥相伴,所以有“庙庙有桥,桥桥有庙”、“庙挑桥,桥挑庙”的俗谚。 

图片

青浦朱家角镇上有座泰安桥,就座落在古刹圆津禅院前。泰安桥建于明万历年间,已有400多年历史,桥高,石级较陡,所以人们又称此桥为“奈何桥”。圆津禅院建于元代,座落于漕港河边,俗称“娘娘庙”。庙里佛像不多,但都精雕细刻,光彩夺目,庄严肃穆,为佛教文化圣地。泰安桥正对该庙,自然将行人引入庙里,桥挑庙了。在清代,有个名士在烈日西下,炎威消退时摇着蒲扇走在泰安桥上,吟了一首诗,“……晚凉闲独步,古寺一桥通”。诗的最后一句说的就是泰安桥与圆津禅院。

朱家角镇上还有一座放生桥。放生桥是朱家角镇的标志性建筑,也横跨于漕港河上,于明代时建成。放生桥是上海地区最长、最大、最高的五孔石孔桥,被称为“沪上第一桥”。此桥定名“放生”,放生是佛教传统之一,是佛教慈悲心的体现,具有功德无量了。

图片

金山区枫泾镇上有石桥39座,其中最为独特的是有“庙连桥,桥里庙”之称的致和桥。致和桥,横跨市河中段,栉风沐雨七百多年,是枫泾最古桥梁。此桥东有“送子观音”小庙,桥庙相连。枫泾镇上还有一座施王庙,施王庙建于明万历年间,施王其名叫施全,施全是一位抗金英雄,曾掌管金山沿海一带,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施王庙是道教宫观,庙前有放生池,池上建有拱形石桥,就是施王桥。庙挑桥了。

青浦区金泽镇上古桥多,是典型的桥乡。金泽镇上庙也多,据历史记载镇上曾有寺庙42座,最早的建于东晋,大多建于宋、元、明、清;至民国时还有一观、二寺、三阁、四庵、十三庙。金泽镇桥多庙多。据说,历史上万安亭桥边有财神阁、普济桥头有圣堂庙、放生桥一角有总管庙、如意桥头有祖师庙、迎祥桥边有万寿庵遗址……金泽“桥桥有庙,庙庙通桥”的文化景观曾经堪称一绝。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变迁,金泽桥庙一体的风貌景观大多已经不复存在。

图片

现在金泽寺庙已不多了。总管桥桥头还伫立着总管庙,映证了“桥庙一体”的说法。“总管”是官职,这座庙是为纪念南宋时一位名叫“金元七”的总管老爷而建造的,七总管是保护神,是民间信仰的财神。

金泽“桥庙一体”的还有普济桥桥头的颐浩禅寺。普济桥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单孔石拱桥。颐浩禅寺建于南宋,相传为宰相吕颐浩故宅而得名。鼎盛时期有殿阁5048间,占了大半个镇,在历史上屡毁屡建,现在的颐浩禅寺是1992年修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了寺额。

有些桥虽没有和寺庙相连,但刻在桥上的楹联也蕴含了桥庙文化。金泽镇天皇阁桥上的“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如意桥两侧桥柱上的桥联,东联为“后果前因,如意桥发心遂意;顾名思义,祖师庙主善为师”,西联为“化险境为坦途,千秋如意;赖博施以济众,一路平安”。都带有明显的祈福,祝愿祥瑞之意。桥庙文化真多姿多彩啊!

图片

鸣谢:钱仁生先生赐谢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