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扩张性心肌方 【处方】制附子4克,党参、太子参、丹参、泽兰、泽泻各15克,黄芪、瓜蒌、葶苈子各12克,炒玉竹、麦冬、苏木各10克,石菖蒲9克,炙甘草、砂仁(后下)、檀香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功效】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主治】中气不足,心脉淤阻,心悸,心肌病。患者以心慌、气喘、胸闷为主症。本病可见心肌纤维肥大,心内膜中胶原和弹性纤维增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年患者居多。一般起病缓慢,最初检查时发现心脏扩大,在劳累后气急,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时也有气急,患者常感乏力。 22.脂肪肝方 【处方】醋柴胡5克,赤芍、制香附、枳壳、郁金、苦参、炒黄柏、山楂、泽兰、夏枯草各10克,牡丹皮、丹参、虎杖各12克,泽泻、决明子、天花粉各15克,垂盆草30克,知母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功效】清化湿热淤毒,调和肝脾。 【主治】脂肪肝。 23.慢性支气管炎方 【处方】炙麻黄5克,桔梗、甘草各3克,陈皮6克,苦杏仁、法半夏、浙贝母、前胡、紫菀、款冬花、炙百部各10克,连钱草(金钱草)、泽漆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功效】温肺化饮,补肺健脾,固表。 【主治】寒客闭肺,肺气不宣咳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支气管炎咳喘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外感风寒;二是内寒,即体质之寒;三是内外皆寒,此外,还有一种外感寒邪,内兼微火,或称寒包火者,皆适用此方。 24.频发早搏方 【处方】黄连4克,法半夏10克,川芎10克,十大功劳叶10克,娑罗子10克,石菖蒲12克,赤芍12克,苦参12克,丹参15克,熟酸枣仁15克,煅龙骨(先煎)25克,煅牡蛎(先煎)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功效】清心安神,痰瘀同治,标本兼治。 【主治】心悸,早搏。临床上,房性早搏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心脏“停跳”感。可有胸闷、心前区不适、头昏、乏力、摸脉有间歇等症状,也有无症状者。凡是心经郁热、痰瘀内阻、心神被扰患者皆适用本方。 25.苓桂术甘良附方 【处方】党参、焦白术、炒枳壳、茯苓、制香附各10克,炙甘草、生姜、花椒壳、砂仁(后下)各3克,高良姜、桂枝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功效】温运中焦,理气化饮。 【主治】胃炎,胃脘痞满,食后为甚,有下坠感,大便干结。舌苔白薄,舌质淡,脉细。 26.胸痹房颤方 【处方】制附子5克,炙桂枝6克,炙甘草5克,龙牡(先煎)20克,黄连3克,地黄、麦冬、淫羊藿、川芎、石菖蒲、红花各10克,丹参、党参、葛根各15克。 我家祖传医书上的特效方子,今日治病,效果仍如书中所写,祖上诚不欺我啊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功效】温通心阳,降逆潜镇,散寒通阳,可促进气血通畅。 【主治】房颤频发,胸闷隐痛,冠心病。心肾亏虚,阴阳失调者适用本方。 27.类风湿关节炎方 【处方】炙桂枝、赤白芍、炒苍术、黄柏、胆南星、防己、鬼箭羽、地龙各10克,知母6克,威灵仙12克,黄芪20克,青风藤、鸡血藤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功效】祛风散寒,清热除湿,化痰祛淤,益气养血。 【主治】关节疼痛、关节畸形,类风湿关节炎。 28.眩晕(颅内血肿)方 【处方】黄芪30克,葛根15克,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炮穿山甲、天花粉、土鳖虫、泽泻、炙僵蚕、石菖蒲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功效】化痰清泄郁热。 【主治】眩晕,硬膜下积液及血肿。眩晕反复发作应以疏调血气为要,基本治则是活血化淤。临证常须结合致淤的不同病因,分别配以补气、行气等法治疗。关注公众号 行之医话 29.治高血压病方 【处方】夏枯草12克,炒黄芩10克,野菊花12克,牡丹皮10克,丹参15克,泽泻12克,半夏10克,胆南星10克,天麻10克,沙苑子10克,川芎10克,玄参10克,牡蛎(先煎)25克,珍珠母(先煎)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功效】清火化痰,潜阳息风。 【主治】高血压病。本方适用于高血压早期患者,在出现心悸不宁等兴奋之症时亦可选用。 30.附件炎方 【处方】炒白芍、香附、夏枯草、沙苑子、炒枳壳、乌药、茜草根各10克,制乌贼骨、薏苡仁、败酱草、桑寄生、地肤子各15克,醋柴胡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各一次。 【功效】疏肝理气,清热化湿。 【主治】附件炎。证属肝郁气滞,胃气不和,湿热蕴内。 |
|
来自: 新用户5650gws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