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后登龙山鹰愁崖

 丰雨 2023-08-18 发布于安徽

丁亥年腊月初六降下的今冬第一场雪给山河披上了银装。由于近年来的暖冬气候,落雪成了稀罕事。我喜欢雪,喜欢雪野漫游,我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找出多年未穿的皮衣和深筒胶靴,带上相机、点心和热茶,“全副武装” 地出发了。昨顶风冒雪到石塘湖东岸,意欲观赏栖息在湖岔浅泽的灰鹳,却独对黄花埒风歌雪舞,连鹳影也没瞧见。今去大龙山鹰愁崖。雪止风静,气温零下 4 ℃,道路结了冰。行人不敢在光滑的路中间走,小心翼翼地在路边雪渣子上挪动步子,脚下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

公交车慢得象蜗牛似的,从市内到森林公园足足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山路积了松软的雪,前面几行清晰的脚印,表明是两位游客。脚印转向鹰愁崖方向,看样子也来登山的。但脚印竟在鹰愁崖下止步不前,然后沿着乌龙溪南岸返回了。

我开始独自攀登鹰愁崖。记得有一年冬天,果德居士于雪后邀游鹰愁崖,那天融化的雪结了冰,冰上又覆盖了新雪,脚下打滑,攀登十分困难。而这次落雪不久,积雪比较松软,蜿蜒的石阶清晰可见。有一只小动物,它也往山顶行进,足迹在石阶积雪上蹿过来又蹿过去,给我的鹰愁崖之旅带来乐趣。快到山顶的时候,期待的景象逐渐显现了:山顶云雾弥漫,由于风力强劲,气温较山下低,所有灌木都包裹了一层晶莹剔透的薄冰,一丛丛形似琼枝玉叶!从鹰愁崖俯视山谷,圆照寺建筑群只是几片零星碎块,与山间巨大岩石比较,寺庙显得很微小。

阵阵强风刮来,山顶雾霭变成了细微冰针,呼啸着扑在脸上。铅灰的云块赫然垂在山岭,在大自然面前,人成了无足轻重的一点。立鹰愁崖休息片刻,吃几块甜薄脆、取保温杯饮几口热茶。在岭上我并不感觉冷,全身心为琼枝玉叶的景观喜悦。登龙岭阅万千景象,览众山而心旷神怡,所有辛苦便有了回报。拍了几幅照片之后,我开始下山,往下则轻松多了。发现山下有几处好景致,待举相机拍摄时,却发现不争气的相机没了电!离开乌龙溪已近正午,倏然间云开日出,阳光洒遍银白大地。

                       (写于2007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