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江西省博物馆看珠山八友真迹

 云锦281 2023-08-18 发布于河北

前段时间我到江西省博物馆,看到了我极为钦佩的珠山八友真迹,明白了什么是创新-里程碑-经典-永恒-雅俗共赏。王琦是珠山八友的领军人物,其作品(图1)落地粉彩为特色,汪野亭粉彩百花地开光山水纹瓶(图2),程意亭粉彩花鸟纹铺首尊(图3),这些作品让我难以移步。

在江西省博物馆看珠山八友真迹

图1 王琦作品

在江西省博物馆看珠山八友真迹

图2 汪野亭粉彩百花地开光山水纹瓶

在江西省博物馆看珠山八友真迹

图3 程意亭粉彩花鸟纹铺首尊

珠山八友的艺术,即是开创者,也很难超越,尤为可贵的是他们又各有绝活。刘雨岑粉彩花鸟纹挂盘(图4、图5),而四条屏(图6)分别为徐仲南的粉彩“渔夫捕鱼图”瓷板画(图7)、王琦的粉彩“渔樵问答图”瓷板画(图7)、邓碧珊的粉彩“鱼藻图”瓷板画(图8)、毕伯涛的粉彩“荷塘清趣图”(图8),其中我特别喜欢邓碧珊的粉彩“鱼藻图”。

在江西省博物馆看珠山八友真迹

图4 刘雨岑粉彩花鸟纹挂盘

在江西省博物馆看珠山八友真迹

图5 刘雨岑粉彩花鸟纹挂盘

在江西省博物馆看珠山八友真迹

图6 珠山八友四条屏

在江西省博物馆看珠山八友真迹

图7 徐仲南的粉彩“渔夫捕鱼图”瓷板画、王琦的粉彩“渔樵问答图”瓷板画

在江西省博物馆看珠山八友真迹

图8 邓碧珊的粉彩“鱼藻图”瓷板画、毕伯涛的粉彩“荷塘清趣图”

出于对珠山八友的热爱,我十多年前收藏了一点景德镇567作品,其中这四条屏(图9-12)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景德镇仿邓碧珊的作品,是那个年代国家安排的出口创汇作品,大约于10年前购于华润集团香港中国艺术品公司,虽然无法与邓碧珊原作相比,我觉得也不错,这些567作品也算是对我无珠山八友藏品的一个安慰吧。

在江西省博物馆看珠山八友真迹

图9 仿邓碧珊四条屏567作品

在江西省博物馆看珠山八友真迹

图10 仿邓碧珊四条屏567作品

在江西省博物馆看珠山八友真迹

图11 仿邓碧珊四条屏567作品

在江西省博物馆看珠山八友真迹

图12 仿邓碧珊四条屏567作品

图13为张志汤的山水瓷板画,张志汤也是珠山八友时期的一位出色艺术家,也常参与珠山八友的雅聚,这幅作品也是于10年前购于华润集团香港中国艺术品公司。图14是上个世纪60-70年代文革时期景德镇的出口作品,那个特殊年代的艺术作品常常不标个人名字,而是强调集体创作(图15),同样于10年前购于华润集团香港中国艺术品公司,还是不错的。

在江西省博物馆看珠山八友真迹

图13 张志汤的山水瓷板画

在江西省博物馆看珠山八友真迹

图14 上个世纪60-70年代文革时期景德镇的出口作品

在江西省博物馆看珠山八友真迹

图15 上个世纪60-70年代文革时期景德镇的出口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