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故事:怀念我的奶奶

 梦回乡关 2023-08-18 发布于浙江

奶奶离开我已经将近五十年了,如今,对她老人家的记忆,大都被岁月的风霜雨雪冲刷得一干二净,我已经想不起她的真实容貌,因为,她一生中没留下一张照片。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张方脸,笑面,慈眉善目,用一根银簪子将发髻盘在脑后,最特别的是那双很小很小的脚,每天早上都要花很长时间费很大劲儿,用一条白色的家织布一圈一圈地把它缠起来。

关于她的故事,我大都是从爹娘和邻居那里听来的。

爹五岁那年,爷爷因挨饿受冻,夜以继日给地主家扛活,过度劳累,最后熬干了体力,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离开了这个世界。

爷爷一走,无异于家里的天塌了,奶奶独自抚养年幼的三个姑姑,大伯和我爹。

五张嘴,如同奶奶家四处漏风的屋顶上燕窝里嗷嗷待哺的乳燕,每天都翘首盼望妈妈早点飞回来,给它们带回能果腹的昆虫。

望着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和饿得哭都没有力气的几个孩子,奶奶的眼睛红红的,她咬碎牙齿,没有听从族人给出的卖儿送女的主意。

她强忍丧夫之痛,用瘦弱的肩膀扛起千斤重担。从那时起,奶奶没日没夜地给大户人家纺线织布,缝衣做鞋,换取微薄的报酬。

父亲十岁那年,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背起了书包。奶奶急了,心里暗暗说,别人家的孩子能读书,我的儿子也能上学。于是,她硬是从牙缝里挤出点钱,把父亲送进私塾,正因此举,父亲成了哥姐中唯一的“文化人”。


我出生时,见是个男孩儿,奶奶十分高兴,不断念叨,二秃子(爹的乳名)有后了,二秃子有后了!

父亲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幺,结婚又晚,所以奶奶对爹这一支格外偏爱,什么事都偏向他。爱屋及乌,自然地,奶奶把对父亲的爱又传递给了我。

我两岁那年,得了一场病。奶奶非常着急,满头大汗,坐卧不安,先是用一枚铜钱在我前胸后背一阵猛刮,然后用钢针在我的额头上扎几个眼,又用两个食指使劲挤出很多血,这种土办法折腾了很久,我还没见好转。

奶奶慌慌张张请来看事的王大妈,她搭眼一看,张口就说这孩子中邪了,有我在,别怕,等我打点一下就没事了。

王大妈画了一道符,让父亲贴在屋门上,然后嘴里叨叨好一阵子,最后说,好了,没事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我就活蹦乱跳了,跟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按王大妈的吩咐,我认南山的一棵大松树为干妈,奶奶抱着我,在那棵大松树下烧了很多香,还让我象征性地磕了几个头(那时我还小,不懂也不会磕头)。

除了和家人、邻里关系处得十分和谐外,奶奶还经常教导我们这些孙子辈的孩子们,做人做事都要讲良心,一定要修好,爱护生命,即使见到一只蚂蚁,也要绕道走,不能踩着它。

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儿上山玩,抓了一只幼鸟,拿回家把玩时,被奶奶看到了,她不由分说,马上厉声呵斥:“快放开它,从哪抓的送哪去,不然,那么小,离开妈妈它就会死的。”那一回,是我第一次看到奶奶火气那么大,也是她唯一一次对我发脾气。

我经常缠着奶奶讲“瞎话”(故事),因为她总是忙,所以总会说一大堆托辞,实在拗不过时,奶奶就会讲一些神仙鬼怪的,都是些因果报应,教育人的故事,用现在的话来说都是正能量的。教人积德行善,不要做坏事。


奶奶七十三岁那年夏天,害了一场很重的病,一连几天咳血不止,她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在一个早上,她把儿孙,还有嫁到邻村的几个女儿,都叫到跟前,说我要走了,我走后,你们谁都不要哭,也不要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一切从简,过好你们的日子我就放心了。说罢,慢慢闭上眼睛,寿终正寝了。

人们很快给奶奶穿好衣服,脸上盖上白布,将遗体停放在堂屋里。

那时,我还小,不懂生死,以为奶奶躺在那里睡着了。于是,趁大家不注意,我蹑手蹑脚地来到奶奶身边,先偷偷扯下她脸上的布,接着拽下她手中的鞭子,然后用两只小手摇着她的胳膊,嘴里不断地喊着奶奶、奶奶……

然而,那时的我不知道,今生今世,奶奶再也听不到我的呼喊了。

奶奶走后的第三天,按我们当地的风俗是出殡。一大早,当管事儿的喊一众抬棺材的正要起灵时,一双人们从未见过的长着漂亮羽毛的鸟儿,不知从哪里突然飞过来,落在棺材上,叽叽喳喳叫着,待了半分钟左右,飞上了蓝天。

看事儿的说,那双鸟儿是来给奶奶带路的,它们领着奶奶的灵魂,把她带到她该去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