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兰州家长 2023-08-20 发布于甘肃

●○前言○●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驻外大使馆不仅负责日常的外交工作,其建筑的外观也作为一个国家的颜面,所以在中国的其他国家大使馆修筑的都十分的气派。

就比如美国的大使馆,可能是因为美国经常会遭受到恐怖组织的袭击,于是他们的大使馆使用了强度极高的钢筋混凝土,内部宛如一个堡垒一般坚固。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可就在上个世纪,有一个国家的中国大使馆,外形异常的朴素,几间漏风漏雨的茅草房,就拼凑成了大使馆的外形,内部结构更是不忍直视,几个小木桩就是凳子,内部连一张木板床都没有。

这个国家就是柬埔寨,为何与中国一向关系密切的柬埔寨,中国的大使馆竟修建的如此“潦草”?中国驻柬埔寨的外交工作人员又为何毫无怨言,这其中经历了哪些故事?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国际形势○●

原来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东南亚地区的越南和苏联关系密切,在苏联对南越的大力支持下,越南终于实现了国家统一,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在当时苏联和我国的关系有些僵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苏联便加大了对越南政府的物资援助,以此来作为中苏关系的“缓冲地带”。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可能是看到苏联如此重视自己,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物资源源不断的运送到越南境内,这让当时的越南政府有些飘飘然。

于是在1978年,越南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野心,借由背后苏联的支持,越南在柬埔寨边境线附近集结了20万军队,从7处位置挥军南下,采用将柬埔寨合围的进攻策略。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那时的柬埔寨国力衰弱,加上内部政权不稳,在面对气势汹汹压境而来的越军,柬埔寨并没有能力组织兵力进行大面积反抗侵略的行为。

短短一个半月,越军就已经占领了柬埔寨大面积领土,就连其首都金边都成为了越南的囊中之物。

1979年1月8日,越南在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建立起了自己的傀儡政权,至此柬埔寨已然是处于最危急的亡国边缘。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中方的行动○●

柬埔寨首都沦陷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世界,联合国中很多国家纷纷痛斥越南的侵略行为,毕竟大家在经历过二战的创伤过后,深知和平的可贵,对越南的无耻行为纷纷表示谴责。

中国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自然也会支持柬埔寨民主政府收复失地,但此时中方更加关心目前在柬埔寨的外交人员以及援助柬埔寨的相关技术人员。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在外交部的指示下,中方的驻柬人员很快便通过特殊渠道离开了柬埔寨,并转移到了泰国境内,紧接着中国派出邮轮将他们全部接回了祖国。

但柬埔寨的民主政府恳求中国能够提供相应的帮助,考虑到两国的外交关系亲密,中方决定在柬埔寨境内留下几名外交人员,方便两国正常的交流。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于是左毅、孙浩、王永远在内的8名中国外交人员,放弃了国内安定平稳的生活,而是选择和当时的柬埔寨政府一同面对接下来的危机和挑战。

他们深知此行十分危险,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孙浩驻外大使甚至还给自己的妻子和女儿留下了一封绝笔信,并做好了最坏打算。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破旧的大使馆○●

1979年2月9日,孙浩大使和其他七名同志,趁着夜色的掩护,携带着电台和其他装备,穿越了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线,进入了一片原始森林。

在沿途行进中,中方人员不断通过电台,和柬埔寨的官员们保持联系,经过数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在天蒙蒙亮的时候看到了在既定地点等待的柬埔寨外交官,以及随行保护他们人身安全的士兵。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看到中国外交大使们,柬埔寨的外交官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是在柬埔寨遭受越南入侵的这段时间中,第一批来访的外国使团,这让他们看到了为数不多的希望。

在柬埔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孙浩等人在两天时间走过了80公里的路程,终于在第二天绕过了激烈的交战区,到达了中方大使馆。

这处大使馆设立在柬埔寨的梅莱山上,这里人迹罕至,短时间内越南的士兵不会搜查到这里,中方外交人员可以安全的在这里办公。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可看到大使馆的全貌后,中方人员有些哭笑不得,几根用树干支撑的框架结构,上面用厚厚的茅草当作屋顶,四周既没有遮风挡雨的墙壁,也没有大门。

里面的内部构造就更加简陋了,孙浩大使进到“大使馆”里面,只看到了几张用藤蔓编制起来的小桌子,以及几个小木桩,这就是他们之后工作用的办公室,而且整个茅草屋中没有一张床铺,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艰苦的生活○●

既然来到了柬埔寨境内,孙浩和其他工作人员立刻拿出了笔记本和电台,向同行的柬埔寨官员了解情况,大家就在这样一个简陋的大使馆中开了第一次外交会议。

在梅莱山的原始森林中,中方的外交人员有些水土不服,这里是热带雨林气候,昼夜温差很大,加上平日多雨,很多时候大家只能窝在小小的茅草屋中。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白天这里艳阳高照,温度时常能够到达40摄氏度,加上这里没有电风扇,同志们不得不顶着高温工作,汗水经常浸湿了贴身的衣物。

到了晚上,这里又会有大幅度的降温,同志们没有携带避寒用的衣物,加上大使馆四周透风,为了避免生病,中方的人员便用森林中宽阔的大树叶编制了一个简易的“被子”用来御寒。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加上这里人烟稀少,根本买不到粮食和蔬菜,没办法,大家只得在工作之余进山采摘些野果和菌类,有时也挖些野菜,搭配自己行囊中的速食罐头,简简单单的作为一顿饭菜。

可这些物资也会越用越少,中国的外交人员不得不勒紧裤腰带,每天摄入很少的食物,勉强维持生计。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战略转移○●

不久之后,越军渐渐将阵地向梅莱山推进,大家有时在夜晚也能够听见不远处双方交火的声音,经过大家慎重考虑,决定将大使馆的驻地转移。

经过大家半天时间的长途跋涉,终于穿过了越军的封锁线,来到了第二处大使馆所在地拜林,这里依然是十分朴素的茅草屋,四周的老百姓们也因战乱逃离了这片故土,导致周围的村庄变成了空城。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当中方的外交人员在这里安顿下来后,2月22日柬埔寨民主政府总理到访了中方的大使馆,孙浩等人急忙安排了这次会面。

波尔布特总理和孙浩友好的见面后,两人便坐在木桩上讨论起柬埔寨的现状,双方交换了意见之后,孙浩表示中国会支持柬埔寨反侵略战争,直到胜利为止,听闻此言波尔布特激动的握住了他的双手。

送别柬埔寨总理后,柬方工作人员给孙浩等人送来了当地居民的服装以及防水布,并安排了一辆汽车将他们接到了豆蔻山的第三处大使馆修整。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危急时刻○●

为了中方工作人员的安全考虑,柬方总理给他们带来了两支手枪和六支冲锋枪,作为防身的武器,并在大使馆四周设下了竹尖陷阱。

为了让大使馆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孙浩和同志们在工作之余选择开荒种一些蔬菜,也会用工具制作一些简易的家具。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可谁知好景不长,越南的军队已经打到了之前他们居住过的波贝,柬埔寨官员急忙通过电台告知中方人员,这次越军会派出一个团的兵力,来到豆蔻山进行扫荡。

孙浩急忙召集同志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他让大家赶紧收拾物品,将重要文件整理好,一些带不走的东西就选择就地掩埋,绝不能留下一丝一毫的踪迹。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后,孙浩带着同志们潜伏进了密林深处,在这段时光中,同志们的精神高度紧张,手中随时都紧握着上膛的冲锋枪。

白天大家还能够在笔记本上记录情况,到了晚上,为了防止行踪被发现,蜡烛和煤油灯都不敢点亮,不远处能够清晰的听到交战的炮火声。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后来局势变得更加紧张,豆蔻山上时常会有越军的侦察机驶过,中方人员不得不再次进行战略转移。

此时越军已经绕到了豆蔻山的后方,准备对山上的柬方人员进行包抄和堵截,可能是孙浩等人运气比较好,他们在翻越一座山峰的时候,一旁的越军哨所距离他们仅有一步之遥。

幸运的是,经过大家持续不断的前进,最后终于走出了越军的包围圈最终到达了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线。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尾言○●

在临别的时候,柬埔寨的官员在边境线纷纷眼含热泪的送别中方的同志们,至此孙浩等人终于完成了国家交给他们的外交任务,平安的回到了祖国的土地上。

时至今日,中国和柬埔寨依然保持着友好外交关系,这份友情正是中方外交大使,不顾自身安危前往柬埔寨进行友好交流所换来的,相信在未来,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会更加紧密。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中国“大使馆”,没墙没床没门,只有三间茅草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