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住安民里(小说连载二十五~二十六)

 陶冶视野 2023-08-21 发布于辽宁


这是一个有情趣的公号,有游记、有杂文、有小说、有摄影,如果喜欢,请点上边蓝字陶冶视野加关注。别忘了点文章下面的在看,谢谢帮助转发的朋友

家住安民里
作者 陶冶
二十五、

小五并非只是在哄媳妇,他正在筹划媳妇生意的下一步行动方案。
     转眼又是一年元旦,小五在厂里成绩显著,机修车间搞得有声有色,有目共睹。
    小五掂量好轻重,向领导讲了媳妇生意的具体难处,向领导请十天假,带媳妇去南方认认路,并向领导保证车间的生产运作不会出任何问题。
    一切按照构想如愿以偿,小五带着马丽娟登上了南下的列车去了石狮。
    原来小五在休息的闲暇一直在做市场调研,在早市里他发现了商机。早市是专做批发生意的,小五的眼睛盯上了小百货,比如相框、手链、电子手表、口红、化妆盒,他发现这些商品都是石狮的货,早市的销路都可以。
    小五找朋友帮忙办了个早市的床号,便和媳妇一起进货去了。进货只是一个目的,还有第二个目的,就是待马丽娟熟悉路径,以后就可以自己进货。
    一切顺利,进完货小五还领着媳妇去鼓浪屿、南普陀寺玩了一圈,媳妇开心极了,一坐下来就会和小五起腻,一口一个:“我的兰大将军!”他们本以为这是一场成功之旅,他们不可能预判到自己的未来,而命运从不吝啬它的玩笑,总是毫不矜持地就抖个包袱给你,这包袱有的甜美有加,有的却是苦涩难咽。
    马丽娟在早市销完了和小五一起进的货,已是柳如烟的时节,这次她带上这两年积攒的全部家当孤身一人南下了。
    七天后小五收到马丽娟的电报:明日南站197次。第二天小五早早就买张站台票进站了,197次晚点2分钟进站,马丽娟从第5节车厢走出来。奇怪的是她只背个斜挎的小包轻松地走到小五身边。小五冲媳妇一脸地傻笑,说了句:“货都托运了?”他没有在意媳妇是否回答,只顾牵了媳妇的手走进地下通道。


    小五用钥匙打开了家的房门和媳妇进了屋,随手将门划上,一把抱起了媳妇正欲亲吻,马丽娟却“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哭诉着满腔的委屈:“这个家让我给毁了……”
    小五被哭懵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安慰媳妇:“别哭,别哭,别哭啊,我的傻媳妇,我都想死你了,哭啥啊?出了什么事值当这么老哭。”他边劝边给媳妇擦着泪水。
    “我们的货没了,钱也没了,呜呜——”
    “怎么了,丽娟,是不是没休息好,太累了,怎么语无伦次的,快静一静,别哭了,我好想亲亲你。”开始小五欲望的饥渴是真实流淌,而此时他已觉察到了某种不祥,他是在故意安慰媳妇。
    马丽娟擦了擦眼泪说:“小五,我也想你啊,来亲吧,亲吧,我对不起你啊,呜呜——”
    小五脸色凝重了起来,只是仍把脸贴在了媳妇的脸上,做出久违了的亲热。小五已完全意识到出事了,出大事了。


二十六、
光阴似箭,举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让这座城市日新月异,楼房长高了,马路变宽了,人心变窄了,眼中只有钱,人人都在做发财的梦。从人的本性讲,想获取财富没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人凭力气,有人评技术,有人凭能力,有人凭权利,这样一来人群便被财富的多寡拉开了距离,让贫富之间有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兰云武没有食言对妻子的承诺,前年他住了十年的青年房拆迁后终于举家搬进了楼房。他已45岁了,年轻时的激情、梦想随着时间的流淌皆已飘散。除了发小、同学没人再喊他小五了,熟悉的叫他“老兰”,尊重些的称他“兰师傅”。他当过工长的起重设备厂早在企业转制过程中消失了,厂区已成了崭新的商品楼。他现在已是向前汽车修理部的兰师傅,好多要修车的都是慕名而来。在厂里机修技术就呱呱叫,厂子没了,他从洗车、当小工做起,汽车构造、汽车工作原理、汽车故障排除这类书籍他足足啃了一年多。后来朋友开汽车修理部,请他去给挑大梁。这一不留神竟做了三年多大打工的。
    兰馨这孩子,从小就学习好,去年考进了北京邮电学院。
    马丽娟在一家超市做收银员,两班倒,是份基本没有压力的工作。她已从十几年前那个霉运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她相信了命,人不可与命争。
    这天上午小五正在给一辆现代车换元宝梁,手机响了,小五忙掏出手机打开翻盖,“喂,你好!”
    “好好,你也好,只顾发财了,早把你闯哥忘了吧。”对方的回话立即让小五提振了精神。
    “是闯哥?哎呀!这么多年没见真的很想你啊,一天天总是这么瞎忙。”
    “忙好啊,有钱赚,哈哈哈……”
    “闯哥快别这么说,给人家打工能赚几个钱。”
    “兄弟,哥哥请你来我家喝酒。”
    “好啊,什么时后?”
    “明天下午三点,还有几个老哥们,有的你也认识。”
    “不年不节的,这酒喝的是什么名堂啊?”
    “你那侄小子当兵走了,家里清净了,找几个老友叙叙旧。”
    “好好,没搬家吧?”
    “搬啥家?小红楼不拆我就离不开安民里。”
    “好嘞,闯哥,准时到,见面再细聊。”
    第二天下午三点前小五敲响了安民里刘闯家的房门,陈玉敏打开了房门,“哟,这不是小五兄弟嘛,快请进。”
    “嫂子好,多年不见还是这么年轻漂亮。”
    “嗨!别臊你嫂子了,老啦,都有白头发了。”
    “小五兄弟,快进来。”刘闯走出来招呼着。
    四只手紧紧握在一起,四目久久地深情相对,像是要把好友这十几年的悲喜一眼看透似的。
    “兄弟,来,进里屋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一进里屋,小五第一眼就看到了一头白发的王敏春,抢前一步迈 过去握住王敏春的手,“王大哥好,还记得我吗?那个爱打架的小五。”
    “记得,记得,那年月的事怎么会忘呢。”
    “各位,向大家隆重介绍我的好朋友。他叫兰云武,中学和我一个学校,比我低一年级,成家前就住安民里一栋,他家的千金和我儿子是同一天在一个产房出生的,这么多年磕磕绊绊,坎坎坷坷,就是不愿向命运低头,现在是修汽车的高手。对了,”刘闯冲着身旁戴着金丝边眼镜的男人说,“性子和你很像噢,仗义,打抱不平,我是一直习惯叫他小五。”
    小五向那人点了一下头微笑着伸出了右手。
    “小五啊,他是我青年点里的好哥们,叫黄景毓,在乡下大家都叫他老黄,现在是龙泰电子公司的黄老板。”
    小五忙说了声:“黄老板好。”
    黄景毓用力握了握小五的手道:“兄弟好。”
    刘闯将客人一一作了介绍,各位便纷纷落座,小五冲厨房喊了一声:“嫂子,快过来一起吃。”
“哎——你们先吃,我这还有个菜做好了就上桌。”陈玉敏边忙着手中的活边回着小五的话。
    “各位”刘闯停顿了一下端起了酒杯,“今天把几位老友请至家中,说心里话,想你们了!”他有些激动,“昨天和老黄一说来家聚餐,老黄说,'去饭店吧,在家多麻烦啊,你张罗我买单。’我说不!在家里另是一种氛围,特别是这安民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会勾起我们经年里的回忆。但我还是要谢谢老黄的一番情意,老黄这人虽然当了老板,却非常念旧,他不仅是我的好友,还有不少耐人寻味的故事,他的人生本身就是部引人入胜的一部小说。”

(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