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真的很“博学”吗?

 文冠厚朴 2023-08-21 发布于安徽

孔子虽是一介布衣,却备受推崇。早在当时,他即以博学闻名,享有盛誉。孔子的学术思想兼容并蓄,博大精深;继承发展了春秋之前的古代文化,可谓博古通今;关注时事,积累了丰富的见闻经验与人生智慧,处世态度积极;一生执着探索心中的困惑,勤奋求知。尽管受时间、空间、社会阅历的限制,孔子的学识不可能面面俱到,一生的博学在当时也不见用于为政治国,但是他“学而不厌”,终成“德侔天地,道冠古今”的一代哲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太史公司马迁评价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认为“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指出孔子虽然一介布衣,但受万世敬仰,超出诸多君王贤人。

孔子在其当时就以知识渊博享有很高的声誉了。他教授弟子三千,正是因为其可以传授礼仪和各种知识,以广博的学识赢得弟子的尊重。这从孔门弟子对他的评价中可窥见一斑。太宰问孔子“何其多能也”,子贡回答说“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贡认为上天要让孔子成为圣人,使之多才多能(《论语·子罕》),还将孔子比作日月,“无得而逾焉”,又说孔子“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颜渊认为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宰我则说“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有若说孔子“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不仅孔门弟子敬仰孔子的学识,在当时人看来,孔子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论语·子罕》记载“达巷党人”评论孔子“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精通于乐的苌弘认为孔子洽闻强记,博物不穷”。《国语·鲁语》则记载吴国、陈国等诸侯国有不能解决之问题,也来请教孔子,如“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国派使臣就此事询问孔子;又如孔子在陈时,“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陈惠公也使人带着鹰隼去咨询孔子,这足见他博学的声誉之广。后世更是极为推崇孔子,上至历代显赫的君王如汉高祖、唐宗宋祖、清康熙乾隆等,下至平民百姓,都对孔子推崇备至。孔子何以获得如此巨大的殊荣呢?我们认为孔子以其渊博的学识奠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孔子的学问涉及到方方面面,通晓各类方策典籍,不仅包括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论,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不仅熟悉历史古人,也不失对现实诸侯各国的了解。《孔子家语·辩物》中即记载了孔子关于各种事物的论断、谈话,充分表现了孔子的博学多闻、好古敏求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孔子思想学说最根本的特点便是博大精深,他求知为学的最根本态度便是“学而不厌”、学无止境。孔子是睿智的哲人,他一生着力于积极出仕、积极开展教育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均是建立在孔子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思想基础上的,而成就孔子博学的原因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兼容并蓄,好学不厌。孔子一生勤奋好学,思想兼容并蓄。孔子西入周室,读到了大量的各类书籍,还向老子请教学问。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交谈中,使孔子了解到“无为”哲学思想。孔子向师襄学琴,十日不进。师襄子认为可以了,孔子却说:“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认为尚未学好技巧;后师襄认为技巧学好了,可以不用学了,孔子又说:“丘未得其志也。”认为尚未领略曲子的志趣;进而再加练习,最终体察到作曲者及其为人风貌。孔子在齐国听《韶》乐,也是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孔子还向郯子求教关于黄帝、炎帝等古代部落首领的一些传闻轶事。无论学习什么样的学问,孔子总能孜孜以求,力求学到熟识于心、登堂入室。孔子以六经作为教学的底本,传授六艺于弟子,可见孔子各方面的学问都非常渊博。他听百家之言,综合思索,从中研求为政做人的道理。

其次,继承发展古代文化。春秋之前,我国古代的文化遗产积累已经十分丰富。尤其是周公制礼作乐,可以说是古代文化的一次大总结。孔子积极收集整理古代遗存的文化知识。孔子之时,礼坏乐废,《诗》《书》阙。《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不仅删诗,还亲自弦歌之,配乐演奏、吟唱,力求每首诗合于韶武雅颂之音。及至今日,《乐》经也失传已久,但是孔子在音乐方面的造诣不容忽视。除删定《诗经》,孔子还编次《尚书》。《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汉书·艺文志》记:“故《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上断于尧,下讫于秦,凡百篇,而为之序,言其作意。”孔子依据周初具有积极意义的典章制度,重新制定调节和维护各种社会关系的典章制度,极力挽救这些面临消失的秩序规范,教化弟子百姓习礼、尊礼、守礼。孔子晚而喜《易》,在研读《易》的过程中,“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史记·孔子世家》)读《易》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孔子的哲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他把自己的这些观点融入《周易》,极大地发展了《易》学。孔子担心自己“没世而名不称焉”,无以“自见于后世”,“乃因史记作《春秋》”。《春秋》一书体现了孔子建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有道时代之期望《春秋》反对兼并和灭国,主张天子在于德性,不在于权位,有位无德者也不配称天子,这与后世专制集权时代完全不同。

孔子在进行古代典籍整理加工的探索性工作时,对原有的文化材料必然有一个搜集、熟悉的过程,增广了其见闻,增加了其学识;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鉴别,提升了其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力;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这一过程又融入了其思考和独到见解,形成独立的思想体系。经过这个过程,孔子最终整理成了初具规模的“六经”教育教学依据,也最终形成了其儒家学术思想体系。继承发展古代文化,对孔子博大学说的形成至关重要。例如,孔子的为政治国思想多是继承周初文王和周公的政治思想而来。孔子擅长借助前人,提升自己,不失为求知的好方法。不仅收集整理文化遗产,而且注入了新思想新观点,发展了古代文化。

再次,关注时事,积累见闻经验与智慧。孔子关心国事,经常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体现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孔子坚持“多闻阙疑”、“多见阙殆”,主张多听多看,保留有怀疑的地方。还注重思考,认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这“九思”非常全面,强调君子要随时随地思考,时时刻刻谨言慎行,不盲从别人,强调坚持独立的意见和见解,从日常生活中思索和总结人生的经验和智慧。

第四,执着探索困惑,勤奋求知。孔子勤奋求知,他自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对于他的博学,孔子自己曾云:“丘少而好学,晚而闻道,以此博矣。”(《慎子·君臣》)可知年少好学,孜孜不倦求道,乃是其博学的原因所在。

鲁哀公十四年春(公元前481年),“西狩获麟”,孔子带着深深的遗憾说“吾道穷矣”、“莫知我夫!”尽管孔子一生的博学在当时不见用于为政治国,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孔子凭借自己一生勤学,成为知识渊博的能传授各种知识的大师。孔子继承发展了古代的文化遗产,终成“德侔天地,道冠古今”的一代哲人。

【参考文献】:

1.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齐鲁书社,2013年。

2.钱穆:《论语新解》,九州出版社,2011年。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原载《正本清源说孔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