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黄巢,山东曹县人,生于盐商之家。少年时便喜骑射,好游侠之风,更为难得的是,黄巢在很小的时候便展现出了文学上的才华。五岁便能作诗。 商贾之家,虽生活富足,但和官家相比,却是底层。日常经营中也免不了受人欺压,上下打点。 所以全家人都企盼着这个孩子能步入仕途,有所成就,将来光大门楣。 成年后的黄巢带着全家人的希望,进京赴试。但几次都是名落孙山,一无所获。 最终在又一次落榜之后,满怀愤懑之情的黄巢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黄巢的愤怒可以理解,当时处于唐朝晚期,帝国曾经的光荣早已消逝远去,士族门阀的势力充斥于官场,哪怕是以公平著称的科举也不能幸免。 大家比拼的不是学识,而是血脉,世家大族的子弟即使一无是处也能身居要职。而贫民子弟即便是有才华,也只能做个小吏。甚至小吏都做不成。 虽然黄巢不是贫民百姓,但在门阀士族眼中和百姓也没有区别。甚至还不如百姓,百姓毕竟人多,是维稳的首选,你一小小的奸商,能翻起多大的浪? 没有血统的支持,即使他日榜上有名,也终究是个不起眼的小吏,哪怕终其一生,也不可能有所成就。 凭什么有的人从出生就应有尽有,有的人却穷其一生都求而不得? 这不公平! 正是这种对命运深深地无力感,改变了黄巢日后的人生轨迹。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二 伤心的黄巢,离开了长安,虽说仕途受阻,但毕竟家大业大,不至于像其他穷酸书生一样颠沛流离。回到家继承了祖业,成为了盐帮的首领。 和历史上其他的农民起义一样,黄巢起兵也是因为天灾。乾符元年(874年),山东大灾,由于晚唐战乱不断,地方赋税压力大。官府不敢上奏灾情。 没有赈灾粮,灾民自然就吃不上饭,吃不上饭就自然要造反。同为私盐贩子的王仙芝,率先起义。 第二年,黄巢响应王仙芝,聚集数千人起兵。反正也是吃不上饭,不如跟着大伙一起造反,至少还能吃几天饱饭,抱着这个朴素念头的灾民,纷纷加入义军,数月之间,众至数万。 这里有必要说明下,虽然都是造反,但理由却各不相同,有的人造反是真的活不下去为了口饭吃,但有的人造反却是想趁乱世建功立业。 虽然二者最终的目标都一样——做皇上,但最初的理由确是不同。 黄巢显然是后者。再不济也是要改变商人的身份,成为新的门阀士族,提高话语权。 毕竟人家是小地主阶级,和吃不上饭的灾民不是一回事。 三 由于各个藩镇势力为求自保,不能互相配合,导致起义军不断壮大。半年间,义军攻掠十余州。就连朝廷派遣的招讨使,也是摇摆不定,坐观胜负。 招讨使宋威就曾和属下商议: “即使剿匪成功,日后也可能被获罪,不如对贼人手下留情,万一将来成了皇上,我们就都是功臣了。” 宋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跟踪义军三十里,观而不战。 各方势力的互相掣肘,导致义军规模迅速壮大,半年时间,发展到三十万人。 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曾经评价黄巢的军事特点: 黄巢之用兵,可谓极飘忽之致,此固自古已来所谓“流寇”者皆然,然未有若巢之尤甚者也。 就是说,黄巢用兵,战法飘逸,擅长打闪电战,自古流寇都是这个打法,但黄巢又极为突出。 由于是造反,不需要携带太多个人物品(也没有),大家拿上必备的东西(武器)轻装简行。这就使得黄巢的部队可以快速出现在各个地方。 再加上每到一处都会有新的灾民加入,使得队伍人数急剧扩张。 什么?你说有饭吃,不想造反?那也简单,把你变成灾民不就好了。这种行为有个专属名词——裹挟流民。 由于简单实用,便于操作。后世很多的农民起义军都喜欢这个方法。 这就造成了,守城的官军可能睡了一夜,就发现城外聚集了数万人马攻城,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城就破了。 破城之后,迅速的抢掠一番,再前往下个抢劫目的地。 这种打法,彻底打蒙了各地的军阀豪强。要说两方拉开架势面对面的干一场,官军也说不定就会输,可人家不跟你打正面,就搞游击,打黑枪。 没有固定住所,不能上门求战,只能等人家抢完再去追。可追又追不上,自己是正规军,粮草辎重要一应俱全,反观人家,可以通过沿路抢劫来补充军需。 那就只能被动防守,但又不知道人家会打哪里。不能组织力量提前准备。搞得各地守军每天只能烧香拜佛,祈祷上苍。 这就是游击战的魅力。但游击战又不能为了游击而游击。如果游击完了没有趁势建立根据地,那终将是无本之木的流寇。 这恰恰是黄巢不明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