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雪峰老师没骗人,但新闻专业可以学

 治愈马 2023-08-22 发布于北京

帮你想通走通

我还是挺喜欢看张雪峰的视频的。

他那个短视频,尤其是跟家长连麦扯淡,属于刷到了就停不下来,就想一直刷。

一来是满足了偷窥欲,能看遍各式各样的高考家庭,同样是农村出身,父母学历很低,一个是孩子考了735分,除了语文剩下科目全满分;另一个是将将400分,本科线边缘。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二来就是看张老师如何花式对话。特别是遇到能卡对气口的家长或者学生(以天津和辽宁家长为首),很适合做捧哏,跟张老师一唱一和,相当上头。比肩曹云金,对齐郭德纲。

胡适写过一本禅学的书《看破不说破》。张老师的情况就是,看破了,也要说破。真诚且直率。这种情况,能带来大量粉,同时也自然招黑。

但是,我想说一个报志愿非常重要的思考:

恰恰是张雪峰及其他报志愿大V的实话,反而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机会。

这就跟股市一样,一个股市大神,告诉你买哪支股能涨,哪支会跌,请注意他真的不是骗子,就是很会分析,自己做就很准。如果他只是小圈子推荐,那没事,也不会有大资金玩,大家都赚钱了。但如果他的IP太强,导致很多小散都听他的把资金扔进某只股票,那市场会是什么样呢?

市场有时会相反。该涨的不涨了,下跌,该跌的也不跌了,反手做多。

行为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这些内容。

志愿规划这几年也变成了这样。

实际上,之前两年已经出现,某学校某专业,因为“真相”被各路IP曝光之后,分数突然暴涨。普通一本学校的某专业,分数高过好多211大学。设想一下:假如一个孩子,按以前的分数估算,是能上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这回做了咨询,也觉得没问题。但真到填报志愿之后,发现分数线一下高了好多,会是什么感受?

1
新闻类专业

新闻类专业到底还能不能学?

借着这一波对新闻类专业的“讨伐”,它反而具备了一定报考的机会。

反者道之动

咱们反向思维思考一下。

首先,这个专业今年的分数肯定比较低了。被张老师这么一吐槽再这么一爆。

多数家长和学生不会报了。

恰恰因为如此,此时报这个专业没准捡个漏。

第一、可以捡个名校的漏。比如:著名的川大。没准这个专业分数线会跟普通211差不多。

第二、这个专业的好处是学的不累。看看这个专业的专业课,就都是那种看看教材,再看几本辅导书,画个重点,然后再写两篇小文章就能过的课程。只要稍微上点心,怎么都能过,拿学位。要知道,那些医科的理工科的专业,在好点的学校,都是有肄业比例的。医科、理科、工科,有相当的同学,真的,学不下去呀。

你学个新闻专业,多读读书,看看新闻,考试突击一下,攒个论文,学位就拿了。多轻松。

第三、剩余时间就可以各种作啦。如果善于搞人际,那出去实习吧,大学就能积累两年实习经验,出来做个新媒体运营,不难;

如果脑子再好使,网感再强,那就自己干个啥,类似自由职业。要知道,那些学医的学理科的学工科的,光学业就已经把人压的没快精尽人亡(这个精是“精力”,别瞎想)了。

还能来考研、考公。这些都能充分韵出时间来干啦。

第四、新闻类的广告专业有就业方向。广告行业市场极大。任何一个公司,只要想多赚钱,就必然要花钱打广告。公司成本中,广告营销的成本相当大,甚至能占公司总成本的一半。这些钱花出去,谁挣到了?自然是广告行业和媒体行业的人挣到了。过去就是在各种媒体上买广告位置,设计广告文案和平面,现在变成了直播平台,视频平台。说句个人的看法:

整个互联网行业,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广告。

所以学个广告学,或者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就那么回事,考考过了。但重要的是进入到了一个懂传媒和广告的氛围里,敏感度就会慢慢养出来。如果能在学校其间就多实习多写多画,毕业后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就业并不会差。

2
来大学未必是学专业的

我们就拿张雪峰老师起个底。这大哥当年学的可是给排水。他在学校里就真的认认真真学给排水,然后如他给大家说的:考研读研考公,了吗?

没。

张雪峰03年考入郑大学给排水专业,但他在学习上完全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学四年里,就没咋在专业上花过心思,他的主要功夫都花在了

社团、演讲、主持、辩论

以其口才天赋,屡屡在演讲、辩论的各种比赛上拿奖。看下图,有个叫张子彪的同学,就是张雪峰。

(是另一款“彪子”)

乔布斯讲过“连点成线”,过往经历串联起来就是一串珍珠。张老师现在那么能唠,跟他大学里的刻苦学习,可以说是毫(hou)无(ji)关(bo)系(fa)。

我对报志愿的一个观点就是:来大学你未必就是来学专业的

一类人,按专业就业。那大学里学啥专业,毕业后就典型到哪里就业。

学临床就当医生,学师范就当老师,学计算机就当程序猿。

还一类人,大学就是转专业的考研准备期。去个大学就是为了转专业考研的。那你要学的就肯定不是本专业,你想考研的那个专业才是要花时间的。

还一类人,大学就是职场前期。去个大学就是混个文凭加多去实习来的。毕业就直接打工或者自己干。那你学个医学个理学个电子信息,文凭怎么混到?实习哪有时间?

报志愿一定要想好了。想好了就能报新闻。

报新闻就不是为了专业就业的,而是为了能混个文凭,大学期间好跟张老师一样整事的。

类似专业,多数文科类和管理类专业都在此列。

University,音译:有你玩四年的,大概指的是这类专业。

3
千万别学XX专业

“千万别学XX专业”

这句话到处都有。

前两年,还有典型的针对性,比如:

千万别学生化环材

千万别学历史

千万别学城乡规划

千万别学护理

……

但我今年又扫了一遍整个70多个专业大类、700多个专业。

几乎每个专业都可以在前边加上“千万别学”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不太好的专业依然在下边待着,而过去好点的专业也不香了。

其实想想就明白,当就业好的专业就剩下张老师说的那十来个专业(口腔、动物医学、临床、计算机、数学、电子信息、法学、财务、师范等)之内。自然就会出现所有人都投奔这几个专业。水涨船高,这几个专业自然也变成了竞争最激烈的专业。

然后毕业还没那么香了。但凡问任何一个专业毕业生,都能问出血泪史,有血有泪有shi。

都已然这样了,学个好学点好过点的专业,不也是个好选择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