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樱苞待绽访南边(5)

 宜昌石头书屋 2023-08-23 发布于湖北

  

据预备第四师老兵回忆,经历最惨烈的战斗是1941年冬的血战沙坝店子。按照军部命令,攻占沙坝店子(今小溪塔附近)。他们师在大雪皑皑的夜里行军三天,将三个团分别部署在下坪、孙家坳和赤板河,距离日军驻扎的沙坝店子只有三四里地。并决定由10团作为夜袭沙坝店子日军据点的主力。

回忆录说,第10团在午夜2点时已经潜伏在沙坝店子附近的山丘之中,先有工兵扫除地雷等防御工事。但没想到剪第三道铁丝网的时候,触发了日军警报,被300多人的日军发现。十团只得改为强攻,因为武器装备落后在战斗一开始落在下风。一轮又一轮冲锋终于炸毁了日军的两个碉堡,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1000多人的主攻团只回来13个,其中3人重伤、5人轻伤。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尤其在战场上,总会有许多军人伤亡。为了更加及时地救治伤员,国军第75军预备第四师便在养老坪(现南边村所在地)建立了一个野战医院。只是将其说成是野战医院真的是恭维了,不过就是收容所而已。南京方面派出的战地视察官于1938年8月所作报告披露:国军只给美械师中的甲种师普及了野战医院。美械师乙种师师部只有一个军医主任,两个正式军医外加一个看护军士和一个司药;下属的一个步兵团才有两个军医,一个看护军士和一个司药。像预备第四师这样杂牌军中的杂牌,在缺医少药的条件下,医疗救治效果就只能是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剩下的就是听天由命了。

有史料透露:国军的零星溃兵及伤兵退到后方时,往往找不到收容机关,更得不到饮食补充和及时医治,就会向老百姓强索食物,伤兵倒毙路口者比比皆是。和南边当地民众说的一样:“这时进了重伤室的伤员,基本上就等于双脚都踏进了棺材。”所以,不远处的金鱼坪山坡上则成为野战医院的坟场。

国军第75军预备第四师在南边村驻扎时间从1940年到1943年参加常德会战的陈家寨战斗后离开,因为本身战斗力不强,武器装备更是不足,四年之间与日军的拉锯战时间里伤亡惨重,不算战场牺牲,仅仅就是送到南边村后死亡的数目庞大。据说当年每天早晨,都会有几个村民从野战医院里将不治身亡的死尸拉到村外山脚下的大坑里。铺一层死尸,撒一层土,再铺一层死尸,再撒一层土,可以铺四层。这是普通士兵。官职在排长以上的名字都单独刻在小石碑上,营长以上才用棺木。

预备第四师的整个墓地葬占地12亩,当年青石台阶从晓峰河(今称黄柏河)畔一直铺到悬崖处。从黄柏河通向墓区先要经过一座牌坊,墓地上面有三个碑亭,最大的碑高5米,宽2米。正中一条水泥台阶直通最高处的祠堂。祠堂里钉有注明牺牲官兵籍贯和墓区编号的小木牌,据说大多是湖南人,安葬数量在3000人以上。其中还包括国军其他驻在南边的部队阵亡的,以及当地支援前线、运送生活物资和武器弹药的民夫。

现存史料中少有这个师的伤亡人数记载,在《中华民国忠烈将士姓名录》的“宜昌册”记载的预备第四师10团的20余名阵亡将士中,年纪最小的是二等兵刘元海,他在1942年6月牺牲时,年仅15岁。军衔最大的有一位将官,名叫郭德章,浙江奉化人,当时受第6战区委派,在南边村督战,因病病故。

1943年春,国民党75军进行了又一次整编。1945年3月,该军预备第4师被裁减。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进行整编时,该军改编为整编第75师,1948年4月,在豫东战役中,该师师部及所辖第6旅、第16旅全部被人民解放军歼灭,师长沈澄年,副师长兼兵团参谋长林曦祥等被俘。此后,重建的国军第75军由嘉兴调至上海担任守备任务。1949年4月下旬,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该军退守上海市郊。5月27日,该军在上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南边的国军阵亡将士墓园1941年建成;到解放,因为一直没人照料就已经荒芜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困难时期倒了牌坊、墓区成了农田;1964年左右,祠堂也被拆了,建起了公社的水磨房。1984年,为建南边村小学,碑亭被铲平。那块主碑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南边村小学扩建时因部分老师认为“不吉利”而被炸毁。

2010年9月,宜巴高速公路在施工过程时,发现了一些遗骨。经有关人员辨认,这些遗骨是当年抗日将士的牺牲后掩埋的。六十年的那段历史才重又被提及。据前政协主席李泉回忆:他曾赶到现场查看了相关情况。后来当地政府为这些当年赴汤蹈火的抗日将士们重新修建了一座庄严肃穆的陵园。

今天,我们也许依然不知有多少抗日将士遗骨长栖于地下而不被世人知晓。但需要铭记的是,正是他们,在当年那场抗日战争中用他们的年轻生命拯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他们将融进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基,也是今天的每个人得以自由生长的基石。有空的时候,请大家去到南边村,走过漫水桥,去看看国军第75军预备第四师抗日阵亡将士墓地,对他们轻轻唱一曲:“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2023022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