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自然规律张伟 2023-08-23 发布于广西

春天3个月,草木发芽,天地一派生机,万物欣欣向荣。

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缓步而行,披散头发,舒展形体,使意志顺应春生之气而舒畅条达,而不要损害、克伐它。

要顺应春天的生养法则,违背这个法则,就要伤及肝气,生长之气不足,到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3个月,是万物繁盛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不断相交,植物开花结果。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适应夏天的阳光,让精神充实饱满,并使腠理宣通,卫气疏泄,使人心舒畅向外,如同所喜欢的东西在外界。

这是与夏季相应的保养“长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心气。

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供给秋天收养的精力就少了,冬天就会得重病。

秋天3个月,是万物成实的季节。

此时天高气爽,西风渐起,地气清肃明朗,此时人们应该早睡早起,闻鸡起床,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意志不外越,从而使得肺气清平。

这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方法,如果与之相违背,肺气则会受伤,到了冬天就会变生腹泻完谷不化的疾病,供给冬季闭藏的精气就少了。

冬季3个月,是万物潜伏的季节。

此时水结成冰,地冻开裂,这时节,人们不要扰乱阳气,要早睡晚起,早晨等待太阳升起后而起床,使精神内守伏藏而不外露,保持若有所得的心态,还要避免寒气侵袭,保持温暖,但不要过热而致皮肤开泄出汗,以致阳气频繁耗伤。

这是与冬气相适应的保养藏蓄的道理,若违背这一原则,就会伤及肾气,到了春天,就会得痿厥一类的疾病,供给春季发生的精气也就少了。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

高年之人,多有宿疾,春气所攻,则精神昏倦,宿病发动。又兼冬时,拥炉熏衣,啗炙炊煿成积,至春发泄。

体热头昏,壅隔疫嗽,四肢倦怠,腰脚无力,皆冬所蓄之疾,常当体候。

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摅滞怀,以畅生气。不可兀坐,以生抑郁。饭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里,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

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

三伏内腹中常冷时,忌下利,恐泄阴气,故不宜针灸,惟宜发汗。

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密冰、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平居檐下、过廊、街堂、破窗,皆不可纳凉,此等所在虽凉,贼风中人最暴,惟宜虚堂、净室、水亭、木阴洁净空敞之处,自然清凉。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夏三月,每日梳头一二百下,不得梳著头皮,当在无风处梳之,自然去风明目矣。

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

肺盛则用咽以泄之。

秋间不宜吐并发汗,令人消烁,以致脏腑不安。惟宜针灸,下利进汤散以助阳气。

又若患积劳、五痔、消渴等病,不宜吃干饭炙煿,并自死牛肉、生绘鸡猪、浊酒陈臭、咸醋黏滑难消之物,及生菜、瓜果、蚱酱之类,若风气、冷病、痃癖之人,亦不宜食。

又当清晨,睡觉闭目叩齿21下,咽津,以两手搓热熨眼数次,多于秋三月行此,极能明目。

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耳,故宜养心。

宜居处密室,温暖衣衾,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不可冒触寒风。

老人尤甚,恐寒邪感冒,为嗽逆麻痹昏眩等疾;冬月阳气在内,阴气在外,老人多有上热下冷之患;不宜沐浴,阳气内蕴之时,若加汤火所逼,必出大汗,高年骨肉疏薄,易于感动,多生外疾,不可早出,以犯霜威;早起,服醇酒一杯以御寒,晚服消痰凉膈之药以平和心气,不令热气上涌,切忌房事,不可多食炙肉面馄饨之类。

责任编辑:张宗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