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百练:书愤(陆游)

 一中大语文 2023-08-24 发布于福建

书 愤①

陆游

清汴②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番生。

剖心③莫写孤臣愤,抉眼④终看此虏平。

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惯渎齐盟⑤

蓬窗老抱横行路,未敢随人说弭兵。

【注】①《书愤》组诗共五首,为陆游被罢职退居山阴时所作,这是其五。②汴:汴河,流经汴京,为北宋王朝的生命线。③剖心:商纣王怒比干之谏,遂剖其心。④抉眼: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听信谗言赐剑令伍子胥自尽,伍子胥临终前万分悲愤地说“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⑤齐盟:同盟。

【译文】

       清澈的汴河蜿蜒穿过汴京城,宫墙上的春草几经荣枯后又再生。
       剖出心来也难以表达我内心的愤懑,挖出双眼,我也要看那胡虏终被平定。
       天地本来就喜欢纵容那些丑恶的小人,无耻的金人已经习惯了背弃盟约。
       贫守蓬窗,我虽年老却仍怀有纵横驰骋之志,又怎会追随那些人妄谈求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汴河依旧清澈,穿越汴京蜿蜒而去,昔日宫墙犹在,但江山早已易主,令人感到悲凉。

B.诗人以比干剖心的典故来表示自己的忠诚,以伍子胥抉目悬门的典故来表达平虏的信念。

C.诗人将朝廷奸佞比作小丑,将背信弃义的入侵者比作犬羊,以此来抒发内心的痛恨。

D.诗人坐在“蓬窗”之下,虽然年事已高、日薄西山,但仍有征战沙场、纵横驰骋的志向。

2.诗题为“书愤”,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愤”?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

2.①对自己忠如比干、伍子胥却蒙受冤屈之愤。②对朝廷不思收复进取、纵容小人之愤。③对朝廷放弃收复失地、停止出兵之愤。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B.“以比干剖心的典故来表示自己的忠诚”错误,诗人用比干剖心的典故来抒发自己这不受重用的远臣的愤慨,而非“表示自己的忠诚”。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诗歌首联以景语入诗,想象汴河自清,宫墙宛在,但山河易主,满目荒芜,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颔联巧用比干忠言进谏却被剖心、伍子胥被迫自尽时希望抉目悬门的典故,表达诗人蒙冤受屈也要收复失地的信念。前两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忠如比干、伍子胥却蒙受冤屈之愤。

颈联上句指斥天地不公,纵容丑恶,暗地里讽喻当朝统治者重用奸佞之事,下句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入侵者背信弃义、恣意妄为与朝中小人当道、忠臣难以立足的憎恨之情。

尾联意思是,贫守蓬窗,我虽年老却仍怀有纵横驰骋之志,又怎会追随那些人妄谈求和。写诗人“未敢随人说弭兵”,表达诗人对朝廷放弃收复失地、停止出兵的愤慨,抒发了诗人一片爱国之心和满腔激愤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