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笔记:伊朗国家博物馆之二(从埃兰到阿契美尼德) 从古代博物馆二楼走到一楼,历史步入青铜时代,展板标题赫然写着:埃兰,伊朗文明的摇篮。这句话很有意思,说明伊朗文明并不出生于此,却在此长大。这就要搞清两个问题,伊朗文明的诞生与埃兰文明的育养。埃兰历史悠久、传承有序,有块展板专门从文字证据上对比伊朗境内主要考古发现的历史时序,苏萨(susa,埃兰都城)最为完整悠长。没来伊朗前,我只知道苏美尔人和两河文明。参观博物馆,才知道中东近东的古代文明星罗棋布,族群纵横迁徙,文化各具特色,碰撞交融才是主旋律。从空中俯瞰这片土地,扎格罗斯山脉尤为醒目,它东西分开两河平原和伊朗高原,南北连接安纳托利亚高原(小亚细亚半岛)、阿塞拜疆草原(外高加索)和波斯湾,串起众多古文明。山间河谷天然就是族群迁徙和文化互鉴的走廊,埃兰人恰好定居于此,成为联结两河平原和伊朗高原的桥梁。 文明说到底还是人群的故事,展柜陈列的考古发现,体现各地人群的偏好。我对伊朗古代遗址的名称一点概念都没有,分不清东南西北,只能蒙头瞎看,多拍照片,回家再查。可惜百度和知网上关于伊朗古代文明的中文资料很少,最终也只能摸到皮毛。做些笔记,只是开头,真心希望日后得到各位朋友各位老师的指点,日积月累能窥见门径。 1、苏萨,原始埃兰时期的泥板文书,公元前4000年。由陶筹计数发展而来,使用原始楔形文字,与美索不达米亚乌鲁克扩张有关。与苏萨一时瑜亮的乔加米什遗址,在公元前3500年达到高峰,出土很精彩的滚印,可以用作仓库的门封。乔加米什的地位最终被苏萨替代。 2、东阿塞拜疆,Yanik文化(外高加索文化的重要遗址)陶器残片,公元前3200年。刻划纹内填充白彩的做法很有特点。 3、锡斯坦,赫尔曼德文明Shahr-I Sokhteh遗址(被焚之城)出土陶器,公元前2800年。雪花石器和彩陶器制作精致,色彩和谐,颇有现代感。一件陶杯上用五幅连续画面描绘出山羊跃过树丛的场面,旋转起来,会有动画感。 4、克尔曼,吉罗夫特文明绿泥石器物,公元前2600年。绿泥石(还有滑石)制品常见器形包括倒锥形容器、筒状容器、杯、盘和手提袋状器物等,常见刻纹有几何、植物、动物、人像等,特别是男子双手抓着蛇、蝎子搏斗的场景,宝老师说与乌鲁克的史诗《吉尔伽美什》有关。除刻纹外,还常镶嵌贝壳等进行装饰。此外黏土人像、蝎尾柄陶器、青铜浅盘錾刻动物等器物都很有特色。 以上是原始埃兰时期的重要文明遗址,放在地图上看,可以把埃兰与美索不达米亚看成一个团,向北连一条线,过东阿塞拜疆省到外高加索,向东连一条线,经过克尔曼、锡斯坦省到阿富汗。各地的典型器物很可能作为商品参与了物资交换,例如吉罗夫特的绿泥石制品,就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多个中心城址的神庙中。展品还有很多,例如法尔斯省Malyan土丘的陶罐、塞姆南省Hissar土丘的山羊头金片和黑陶器等,都很出彩。这些遗址背后其实是一个个聚落城邦,经过两千年,城邦聚散兴衰。埃兰幸运地日渐强大,进入古埃兰时期,在与美索不达米亚诸王朝之间合纵连横、相爱相杀的过程中,建立王朝,成为国家,向东控制伊朗高原的大片区域。展陈中有复制的古埃兰青铜战车轮和石雕坐狮,有巴比伦的界碑(碑头刻着很多图案,宝老师说是星座,代表着刻碑的时间),正是那个时代国家扩张的写照。 中埃兰和新埃兰时期,大约是公元前1500年到600年,进入铁器时代,埃兰王朝更加强大,它的敌人同样强大,巴比伦、赫梯、亚述、乌拉尔图,以及从北方来的后起之秀米底和波斯。持续500年的中埃兰达到鼎盛,国王(自称安善和苏萨之王)开始为他们的主神尹苏辛纳克(Inshushinak)建造巨大的神庙,最有名的神庙当属乔加赞比尔(此行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去苏萨和乔加赞比尔,我只能在博物馆中补上这段历史),存留大量建筑部件,有带铭文的砖块、门钉和贝壳做成的明瓦窗户,还有一头陶牛,也有铭文,非常写实。牛的形象从原始埃兰时期开始越来越多,替代了羊的地位,特别是来自印度的瘤牛。沥青被应用起来,做成小型容器或者涂在大型容器的表面,据说是为了防腐。此外这一时期的青铜器铸造非常发达。新埃兰时期的三百多年,王国开始衰落,首都苏萨被亚述洗劫(公元前646年),并失去了对法尔斯省的控制,那里成为波斯人的核心区。大致在公元前539年,苏萨被波斯占领,埃兰沦为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一个行省,长达两千余年的历史宣告结束。新埃兰时期出现施釉陶器,同一时期西阿塞拜疆出现彩釉砖。 波斯人,还有米底人,都是雅利安人,来自里海以东地区。大约自公元前879年之后,这些说古代印欧语的雅利安人出现在亚述的泥板记录中。他们来到札格罗斯山脉的中部和南部,带来了灰陶。考古发现一串铁器时代的遗址,似乎与这段历史有关,记录如下: 1、洛雷斯坦省的卢里斯坦(Lorestan,还是按照旧译名)考古发现,大约有三个地层(公元前1450-1150年,1150-850年,850-550年),出土大量彩陶器、青铜器,铁器其实并不多。青铜器最精美,刻有非常复杂的图案,例如狮子与独角牛搏斗,国王(或是神祈)坐在宝座享受宴饮等等。武器很多,常见有剑、盾牌、箭矢、斧和铜杖头,部分刻有图纹。 2、古兰省的Marlik遗址(公元前1450-1150年),从墓葬中出土的陶器基本都是素面,打磨光滑,有少见的倒流壶、靴子状的来通,多罐联通的器物。各式各样的瘤牛形陶来通比较吸引眼球,有些戴着耳环,有些踩着轮子,还有佩剑武士坐在两马拉的车上,颇具尚武之风。有一个金杯上出现秃鹫吃羊、鬣狗巡行、鹿攀树枝等图案,很有草原风格。 3、西阿塞拜疆省乌尔米耶湖附近的Hasanlu遗址(公元前1150-850年),见到铜来通杯、灰陶器,有小靴子一样的器皿很有趣。 4、卡尚市的Tepe Sialk遗址(公元前850-550年),典型器是长流彩陶壶,与卢里斯坦长流彩陶器类似。 5、还有一批存在争议的Ziwiye宝藏(约公元前8-7世纪),发现于库尔德斯坦,有精致的陶器,还有金器。在一面金胸牌上有着复杂而成熟的纹样,出现各种有翼神兽,身体和翅膀都差不多,却长着不同的脑袋,鹰首、羊首、男人头、女人头等等,像诸神的队列,中间出现两只羊守护的植物,有花有叶,枝蔓交缠,姑且称之为生命之树吧。 从北方来的雅利安游牧部族,具有很强的军事力量,公元7世纪米底联合各部族建国,定都埃克巴坦纳,其占据的札格罗斯山脉中部地区适合养马、拥有铁矿,为亚述人所觊觎。双方往来征战,米底一度被亚述Sargon二世(征服以色列,博物馆有其浮雕像)打败,后又联合巴比伦瓜分亚述,成为强国。公元前550年,波斯居鲁士大帝战胜了米底国王阿斯提阿格斯(Astyages),将米底作为阿契美尼德帝国的一个行省。波斯前期是个小透明,古希腊人将居住在法尔斯的雅利安人称作“Persia”,波斯得名由此而来。在阿契美尼斯当政时建国,应该从属于米底,分为安善和波斯两支。后由安善的居鲁士二世统一,逐步吞并所有的西亚强国——米底、埃兰、吕底亚、新巴比伦。无论如何波斯人发迹的札格罗斯山区南部,曾由埃兰掌控2000余年,文化沉积很厚重,由此发展壮大的波斯必然融入丰富的埃兰元素,说埃兰是伊朗文化的摇篮并不夸张。 事实上,波斯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其文化交融的范围非常广博,绝不仅是埃兰与两河可以囊括。波斯波利斯宏伟的宫室和丰富的雕刻本身就是各地工匠的杰作,艺术成就攀上新的高峰。博物馆展出着波斯波利斯完整且有代表性的雕刻和釉面彩砖,楼梯、柱头、莲花、拉玛苏、狮子、长生军一应俱全。还有最完美的觐见图,细节丰富,可以看到汉代博山炉的原型,君王和太子的手势和所持的蓝莲花应有特殊的含义,很耐人寻味。在整个古代博物馆最重要的位置,陈列着埃兰发现的大流士一世雕像。衣纹用埃兰、巴比伦和古波斯三种楔形文字刻着波斯之王、万王之王的名号,底座正面刻着尼罗河神,侧面刻着埃及圣书体文字,记录当时的二十四个行省。在苏萨觐见大厅还发现奠基石,石上刻着大流士铭文,其中多处提到阿胡拉马兹达,可见其信奉琐罗亚斯德教(阿契美尼德王朝前期对宗教比较宽容,比如居鲁士就帮助以色列人重建圣殿,在薛西斯的釉彩铭文中出现“阿胡拉马兹达和其它的神们”的字样)。同类的基石还有刻着薛西斯铭文的。此外在大殿的柱础上也有王的名号,是阿尔塔薛西斯留下的,这些名号除了标上万王之王外,还会说清楚自己是谁的儿子,谁的孙子等等,体现着宗族礼法的秩序,和周礼有些神似。最珍贵的是在波斯波利斯觐见大厅发现的奠基石函,内有金、银两块版,版上刻有大流士名号、帝国边界以及请阿胡拉马兹达保佑的言语。大流士真正把波斯缔造成帝国,不仅有广袤的国土,还有统一的宗教、严格的制度、礼仪的秩序、完整的路网。对大流士更多的记录出在他的对手希腊人笔下,希罗多德的《历史》就讲述了希波战争的故事。战争本身也是激烈的文化交流,在波斯波利斯的宝库中发现一尊女性坐像的局部,流畅的衣褶有着典型的希腊风格。波斯波利斯的宝库中残留着不少器物(最珍贵的已被亚历山大劫掠一空),有着各地的风格。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世界上最早的打制钱币——吕底亚金银币,薛西斯金碗(或叫做金笸箩也行,是酒器),用来捣制豪麻汁的绿泥石石臼,以及用蓝色料器制作的鹰旗(波斯军旗)图标等等。 写到这里,我有着深深的无知感,对于波斯文化圈所知甚少,让我要花数十倍的时间去梳理博物馆中文物的展陈线索,还无法确认自己写的是对还是错。在上一章中,我写道“最有名的是沙普尔一世受降图(可惜在修,搭的脚手架非常影响观看),他俘虏了罗马帝国皇帝瓦勒良,让其跪于马前。”可能就错了。这两天听徐迟老师的课件,他说站着的那个才是瓦勒良,因为他的手被沙普尔抓着,象征着俘虏。我恳请所有读过我文字的朋友,如果发现其中错误,请不吝赐教,万分感谢。古代博物馆还有一点尾声,关于帕提亚,萨珊波斯,这两天又阳了,没精力整理,留待下次继续。面对历史和文明,我如此无知,如此渺小,谨愿以微薄之力去感知、去铭记、去传递,送他们去更远的未来和未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