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标题

 新用户99826EF1 2023-08-25 发布于陕西

吴石

   蒋介石签署的密杀令。

  □闽籍人物述林

  ■郑立文/图

  67年前潜伏英雄吴石为祖国统一大业战斗在台湾,直至英勇牺牲。1975年12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临终前嘱咐:“不要忘记吴石他们。”沉寂于历史的吴石与他的情报组如何战斗在台湾的?请看本文揭秘——

  1949年8月16日清晨,蓝天上,国民党陆军中将吴石透过军用飞机舷窗,面对逐渐远去的福州市景,沉陷在告别家园的复杂情绪中。他心里装着沉甸甸的绝密使命:为解放台湾进行策反、情报工作。吴石及家眷搭乘的军用飞机在福州上空盘旋一圈后驶向台湾。次日,福州解放。吴石这一去再也没能回来,将最后一滴血洒在台湾。

  对于台湾,吴石有特别的情感。1945年在台湾回归前他就牵头组织“闽台协会”,为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提前准备。1947年3月,他以史政局局长的身份陪同国防部部长白崇禧到台湾,调查刚发生的“二二八”事件,进行“宣慰视察”。在台湾停留三星期后,白崇禧对台湾全省发表广播讲话,宣称国民党对“二二八”事件的处理,将“秉持和平宽大的原则”,残暴的军事镇压至此告一段落。为平息台湾人民愤怒的情绪,国民党当局准备调整台湾主官。经白崇禧极力推荐,吴石成为台湾警备司令的人选,最终未得到蒋介石的首肯。吴石的台湾之行让他感受到进步的力量和作用。回大陆后,曾对吴长芝说:“台湾事件是倒蒋行为,有进步的作用。问题在于陈诚要掌握台湾,肯定还要用镇压手段。如果进步力量有办法,派些人员去台湾工作,倒是个好机会。”这次台湾之行,离吴石出任台湾地方要职仅一步之遥,两年半后他在台湾大显身手。

  从1949年8月16日赴台,到1950年3月1日被捕,再到6月10日殉难,吴石将军经历了惊心动魄的10个月,壮烈殉国,为慷慨悲歌的传奇人生画上句号。

  吴石情报组战斗在腥风血雨中

  吴石刚踏上台湾土地,就感受到岛上肃杀的气氛。

  此时,蒋介石政权的残余力量已基本集中于台湾,台北街头、火车站、公共场所,处处可见台湾当局用红墨水写的枪毙刑者名单的布告。电影院每次放映电影的第一个字幕就是“通匪者杀”……从党政机关到中小学校,从军队系统到社会各界,特务无处不在。台湾人民处于警察和特务的监控中,台湾处于严重的白色恐怖中,对我地下组织构成极大的威胁。

  随着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的解放,中国大陆的战局已经明朗,蒋介石集团进入生死之局。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已制定了趁蒋介石在台湾立足未稳于冬季立即攻取的计划。1949年3月,台湾问题在中共中央的议程里正式被提及。中央召开会议讨论即将成立的华东局管辖范围,毛泽东提出:“还要加上台湾。”3月15日,新华社代表中共中央发表了社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这时候,东部成为主要对峙战场。6月14日,中央军委电复三野,强调:“请开始注意研究夺取台湾的问题,台湾是否有可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夺取,用什么方法去夺取,有何办法分化台湾敌军,争取其一部分站在我们方面实行里应外合,请着手研究,并以初步意见电告。如果我们长期不能解决台湾问题,则上海及沿海各港是要受很大危害的。”这是中央正式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最早电文。

  根据中共中央的部署,华东局紧锣密鼓地开展解放台湾的相关准备。研究提出了解放台湾后的组成人员名单:舒同为中共台湾省委第一任书记,刘格平为省委副书记,省委、省政府各部厅、各地委、各县委的班子同时组建,并集中进行有关台湾知识、政策的培训(后来进攻台湾没有实现,原定赴台接管的人员班底转去开办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此外,派遣情报人员随国民党政府撤退到台湾,潜伏下来。6月21日,中共中央再致粟裕电报,把“准备解放台湾”列为“你们面前目前几个月内有四件大工作”之一,并指出:“不占领台湾,则国民党海空军基地不拔除,时时威胁上海及沿海各地;不占领台湾,则数十万吨船只不能取得,沿海沿江贸易受制于外商航业界。”电报明确要求:“我们希望能于夏秋两季完成各项准备,冬季占领台湾。”这是第一次为解放台湾列出时间表。8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接见张爱萍等海军将领,布置进攻台湾任务。毛泽东说:“台湾不解放,国家就不安宁。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我们也一定可以解放台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台海之战迫在眉睫。

  7月4日,刘少奇在莫斯科向斯大林报告说:“台湾、海南岛和新疆,要等待明年才能占领。台湾因有部分国民党军队做内应,可能提早占领。”电文中透露出一丝乐观情绪。

  蒋介石集团只凭借台湾海峡固守台湾,海空力量薄弱的人民解放军要跨海作战,来自台湾内部的准确情报就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环了。

  但情况并不比原来设想的顺利。1949年10月,解放军攻打金门失利。11月,攻打舟山群岛再次失利。这两仗给解放军即将发起的渡海作战敲响了警钟。

  吴石的挚友、福州老乡何遂(国民政府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女儿、中共地下党员何嘉按照组织意图,先于吴石5月份来到台北。一俟吴石莅台,两人在台北频繁接触,以携带家人游山玩水为名进行密商,对工作进行安排。

  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中,无论吴石还是何遂和何世平、何嘉兄妹,都相信共产党将不惜代价通过军事手段解放台湾。吴石面临人生重大的抉择。他虽然已经对人民解放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到了台湾,因海峡阻隔,基本中断了与中共的直接联系,也可以完全切断这种联系。如果选择继续为共产党工作,就必须在组织上建立更紧密的秘密联系,无疑是极大的冒险。吴石恰恰作出甘冒斧钺的选择,主动与共产党接上关系,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为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的统一效力。吴石作出这样的决定并不是一时冲动,据何世平回忆:“我和何嘉随父亲多次在台北见到吴伯伯,谈及当前时局发展情况,这时我父亲把我的身份告诉了吴伯伯。”可见吴石清楚自己该干什么。当事人、吴石好友何遂之女何嘉后来的回忆充满深情:“八月在台北,父亲和吴伯伯接触密切。为了人民解放事业和避免祖国的分裂,吴石甘冒斧钺,同意继续为共产党工作。我们在香港协助吴石和党组织接上了关系。这段生活很特殊,由于工作关系和环境险恶,我和父亲的关系有了不寻常的变化,我们既是父女,又是为完成共同任务而努力工作的同生死的战友。”

  在台湾,经吴石精心运作,吴石情报组秘密情报工作进展很快,铺开的面极广。正如江南在《蒋经国传》中所言:“吴石在台湾的特工工作,遍及东南长官公署、保安司令部和空军部队。”

  中共地下组织原本打算委托何遂以其灰色身份作掩护,留在台湾为党工作。此前根据组织安排,何遂的二儿子、中共地下党员何世平一家于1946年以台湾盐务专员的名义,先期部署到台湾工作。何遂的长子何世庸也在1949年初接到上级指令,携全家抵香港,待命随时前往台湾。5月份随着上海的解放,出现新的情况: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西方对共产党能否成功接管上海十分关注,外电包括港、澳媒体对上海市军管会组成人员情况进行报道,将何遂的三儿子何康的名字及其职务上海军管会农林处处长见报,其身份被曝光。这消息传得很快,何世平的同事公开散布:“何家兄弟都是共产党。”使何家人失去在台湾继续工作的基础。鉴于这种情况,组织急令他们撤出。

  形势日紧,白色恐怖日益笼罩全岛。吴石一再催促何遂赶紧离开台湾。经过商量和安排,何家人分两路离开台湾。9月初,何遂的妻子、何世平一家和何嘉从水路走,由基隆乘船到广州,然后转往香港。何遂由空中走,吴石为何遂买好从台北直飞香港的机票,亲自送何遂到机场,看他走进机舱才放心地回去。

  中断的组织关系接上了

  1949年9月中旬的一天,吴石悄然来到香港。经何嘉联系,由何嘉陪同吴石到港岛牛奶公司与中共上海局干部余秉熹见面,他们单独作了长谈。两人出来后,一脸轻松,事情进展令人满意。事后,何嘉陪吴石渡海过九龙,吴石笑着对何嘉说:“小妹,我该给你买双鞋了,为我们的事情,你的鞋都跑坏了。”这次吴石很快就回台北了。

  10月初,吴石再次来到香港。何嘉再去联络余秉熹。余说:“万景光已来香港,这个事情今后由万景光负责。”万景光为中共华东局台湾工作委员会驻港负责人。经何嘉联络、安排,由何世庸、何嘉陪同万景光去见吴石。他们到吴石入住的弥敦道酒家时,吴石正在酒店套房里吃午饭,何嘉把万景光介绍给吴石后,吴石与万景光就到另一间房间密谈。万景光表示:解放台湾只是时间问题,我党急需来自台湾的军事情报,会尽快派出可靠的联络交通员去台配合他的工作。对如何对接等具体事宜进行商讨。谈完话,万景光告辞,又命何嘉回去送送吴石。何嘉回到酒店,吴石正收拾东西,高兴地和她拉家常。当天下午,吴石飞回台北,何嘉送他到启德机场,目送他离去。

  回台后,吴石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个生日。1949年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吴石与妻子商议,到台北照像馆,留影纪念。这些照片成为他与家人在一起的最后影像。在照片中,仅吴石将军及其夫人、小儿子三人,不是完整的家庭合影,但却是合家欢的缩影。或许在吴石心里,最迟不过明年,一家人会团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这次香港之行,吴石与我地下组织再次接上关系。吴石领受任务回台后,由于中共地下组织的联络员尚未派出,曾三次派人送情报到香港,其中两次是由他的亲信、副官聂曦送来,一次是托何家亲戚送来,都由他亲自封好,写明由何遂亲启。这些情报送到何世庸岳父、国民党元老李朗如家,由何世庸、何嘉转交万景光。虽然接上已中断的秘密情报线,但这样的情报传递极易被察觉,随时有暴露的危险,会影响到重要情报关系吴石本人的安全,为情报工作之大忌。吴石情报组是我党掌握台湾情况的重要渠道。万景光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为此,万景光感到焦虑与不安。如何为吴石这位高级情报关系建立秘密联络交通,确保这条重要情报线的安全,他认真思考着……

  应万景光的要求,中共华东局社会部经慎重考虑,选派在香港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朱枫(原名朱谌之)以探亲为掩护赴台,作为与吴石联络的交通员,以迅速获取台湾方面的军事情报,同时联络中共台湾省工委等有关秘密人员。

  1949年11月25日,朱枫从香港乘船出发,两日后抵达台湾基隆港。12月初,朱枫带着万景光给吴石的亲笔信,以“陈太太”的身份,走进台北杭州南路一座普通的宅院。她有点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因为这里还挂着“××电力公司招待所”的牌子。原来,吴石初到台北时,不仅国防部机关还没有随国民党政府从重庆迁来,连军官宿舍也还没有准备好,这里是借给他一家人暂时栖身之所,现在他和夫人、孩子已搬进大安区的新居,这处老房子尚未退还,便成了一个不容易引起外人注意的秘密联络点。

  在会客间,朱枫将“刘老板”托带的短简郑重地交到他手里,两人会意相坐,约定了下一步联络的时间和地点:台北大安区,每星期六的下午4时为固定的接头时间,需要时安排在星期三的下午4时,地点选在台北大安区吴石新住处。

  一个星期后的周末,下午四点钟光景,朱枫走进位于台北大安区的高尚住宅群落,直接上吴公馆拜访,在书房进行了密谈,吴石把准备好的几份情报文件交给朱枫。密件取回后,按照预定方案,朱枫通过秘密渠道迅速传回大陆。

  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吴石与中共特派员朱枫接头七八次。在朱枫协助下,从台湾送出许多重要情报。其中包括:

  ——《台湾防区军事态势图》;

  ——国民党空军各大队番号、驻地、飞机种类、架次;

  ——炮兵团、战车团的数量,所装备的大炮、坦克数量;

  ——舟山群岛和大、小金门《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备图》;

  ——台湾海峡、台湾海区的海流资料;

  ——台湾岛各个战略登陆点的地理资料分析;

  ——海军基地舰队部署、分布情况;

  ——空军机场并机群种类、飞机架数;

  ——陆、空部队的番号、代号和各部队的官兵人数、火器配备;

  ——国民党军在海南岛等岛屿的设防情况。

  对吴石向我党提供情报的重要性,案件经办人在《台湾大间谍案破获始末》文中承认:“吴石是一个忠诚过度的情报员,他以参谋人员的立场,猜测中共目前需要的情报,而加以有意的收集。他并且懂得情报的要次,特别注重数字、图表,使得朱小姐转送过去的资料,都对中共具有极大的价值。”

  1949 年 10 月初至1950年1月间,吴石将军先后经何遂家人及朱谌之之手,传回大陆大量的机密情报,为我党及时了解对手的情况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