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

 过山岗2022 2023-08-25 发布于河南

图片

2011年3月11日,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厂发生了事故。乃悟记得,当时网友们说这是玛雅人世界末日预言的先兆。
现在大家都知道,所谓的玛雅人预言是假的,但福岛核泄漏事故到今天还在困扰着所有人。
今天,尽管周边国家不断抗议,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染水还是排向了大海。持续30年,总排放量130万吨。
这么大剂量的排放,别说外国朋友了,日本本国人民争议都很大。乃悟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看到,上到政客,下到渔民,都有很大意见。大家说政府明明承诺没有民众理解就不会排放,为什么又以掩耳不及盗铃的速度开排?
民众不理解是正常的,一座核电站发生事故,排放到底安不安全,涉及核物理、化学、海洋学等等多种学科的复杂知识。
上个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报告称,他们认为经过ALPS(先进液体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排向大海是符合安全标准的,引用原文的说法是:
对人和环境的放射性影响微乎其微。
国际原子能机构很早就应日本政府请求前往福岛进行专业评估,他们还出具了一份140页的报告。其中的专家名单里,包含了我国专家,国家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刘森林教授。
然而刘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却表示,虽然国际原子能机构秘书处和他们这些专家进行了交流,但对于反馈的意见并没有采纳,报告也没有和他们讨论一致就匆忙发表。
中国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也表示,并没有证据表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是最优解。而且整个过程应该受到相关国家的长效、透明的监督。
这种质疑声在专业领域和环保组织里有不少赞同者,大家说日本政府误导国际社会聚焦危害较小的氚而忽略碘、钌、铑、碲、钴和锶等放射性同位素。
而且就算经过处理的废水能达到安全排放的标准,但日本的排放要持续整整30年,谁知道会不会搞检查组来了就开机,检查组一走就关机器这样的把戏?
说实话,专家们的讨论都很有建设性,但乃悟才疏学浅,看不懂。
2011年事故发生不久,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就吃了福岛草莓,不久后中日韩三国的领导在福岛吃野菜,大家说味道不错。当年11月,日本内阁府政务官园田康博当众喝下一杯来自核电站反应炉建筑物内的处理水,现场记者说,他的手一直在抖。
其他人后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园田康博变成了互联网上的都市传说,大家说他2014年关闭了社交媒体后消失了,生死不明。
这其实是个谣言,乃悟查了查,起码2020年的时候,他还活着,担任了一家电商公司的高管。
官员们带头吃喝有没有用?有,但是作用不太大。比如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经常给民众搞吃播,一口口吃福岛的食品。但媒体送他俩字:
做秀。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后,中国在第一时间就全面禁止了从日本进口水产品。乃悟查了一下海关数据,每年进口海产品里,日本其实占比并不高,大约只有4%,排名第一的是厄瓜多尔。今年前7个月,中国从日本进口相关鱼类等产品大约在20亿元左右。
不吃也就不吃了。但问题是,这次影响是全球性的。
根据清华大学一个研究团队最新的研究模拟表明,日本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大约在8个月后就会达到台湾东侧海域,而后是东海和渤海。一段时间后,美国圣迭戈的污染物稳定浓度会比宫崎更高。
这里各国的表现就不一样了。美国、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家又早就放开了从日本进口海鲜的禁令。
说实话,作为一名普通百姓,乃悟最关心的是:
日本的海鲜不吃可以,山东、浙江的海鲜呢?
海边还能游泳吗?
吃碘盐有用吗?

乃悟专门去看了生态环境部下属国家核安全局的说法,今天早上他们答记者问的文章里,第一段是批评日本自私和不负责任,第二段是说过去两年对周边海域如渤海等进行了检测,没有发现数据异常,第三段是说后续会继续加强监测。
图片

给我一个在看,我能撬动整个星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