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ow-Fi随聊第160期】不取终南径 — 梦越噪声 忆寒 单动圈入耳式耳机简评

 趣听耳机测评 2023-08-25 发布于内蒙古

欢迎给作者点赞投币支持


此副忆寒为北海大哥赠予。

由于听音习惯本身普遍来说是一个没有什么客观标准的东西,所以耳机或者说hifi圈子的内容讨论往往充斥着相当激烈的观点甚至观念冲突。抛开看乐子的心态,即便现在在网上去找一个观点表达足够明确,叙述内容又比较符合自己主观感受的人也是比较困难的。但我属于运气比较好的那一批人。

2015年的时候我曾因查阅zx100相关内容偶然间刷到一条相关的视频,而恰巧又发布在了我常用的b站上面,考虑到时代因素,通过网络视频媒介进行的内容以及观点的表达在当年的我看来是相当新鲜的一种形式,且其中内容有帮助,个中观点也足够中肯,所以我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关注梦越噪声这个栏目。这么多年下来,无论是通过视频还是通过在群里天天吹逼,北海确实是对我的玩hifi的这段时间里造成了相当的影响,也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而折腾hifi这么多年,梦越噪声也终于推出了其名下的第一款产品,也就是今天的忆寒。

虽然一般来说我拿到产品之后一般都会单独录一个开箱视频以作记录和预告,而忆寒没有单独做开箱的原因是,他的确没有单独的一个外包装。

囿于在成本上的考量,目前忆寒称得上外包装的应该只有这只印有梦越噪声名称简写的大号布艺收纳盒。虽然收纳体积足够理想且配件方面足够完善和全面,但开箱体验上依然会有点寒酸的感觉。往好了说可以视为出于实用主义以及环保主义所做出的决策,而且我相信对于如今大部分玩家而言,缺乏了开箱的那股子仪式感确实是有损第一印象的,希望后续的产品能有所改进。

外观方面,忆寒腔体为树脂材质,主体配色采用了翠绿与浅绿交融。背板以及主体的结合非常出色,精度还是相当不错的。内侧以及顶部各有一个出气孔,插针母座附近有银色的左右文字标识。背板部分所印的图案所绘制的为兰花的花枝,和腔体接近玉石的配色搭配下来神似兰花玉雕,也应了当今比较热门的国风设计。总体佩戴个人感觉相当舒适,隔音性能良好,外观见仁见智,但曾被我妈多次锐评太土了(

线材方面标配为一根无氧铜镀银与无氧铜混编单端线以及一根无氧铜材质的c口线。当然显而易见的后者主要是作为功能性配件而存在的,后文不会作过多说明。混编线插针外壳前端注有左右标识,材质较为柔软,弹性一般,自缠绕现象弱,不知道是因为很久没有碰过这种线还是其他原因,这东西拿到手上还是挺有分量感的。线材素质还算不错,作为一款售价299的塞子的标配线还是挺够用了。

声音方面,前端依然是采用paw6000,使用原装深色耳塞以及原装混编线。

作为梦越噪声的第一条产品,忆寒的声音并没有走一个比较取巧的两头翘的声音,而是一个中频以及中高频较为突出的走向。低频量较为匮乏,下潜一般但是质感还算不错,回弹速度也比较快。高频亮度适中,延伸较为克制,而且有着不错的线条感,给足了亮度的同时没有喧宾夺主。忆寒的声场感较为狭窄,解析力相当出色,能反馈相当充沛的信息量,动态瞬态表现相当出色。这颗未知动圈单元的硬素质个人感觉对比同价位的其他耳塞来说,是略微有点超模的。

人声方面,个人觉得这一块属于忆寒的优势。由于高频以及中高频段的突出,所以这条耳塞的人声解像位置也是会略微贴近耳朵的,但是并不过度。比如Eagles乐队的《Desperado》,这首歌的副歌部分会有一种人声被器乐掩埋的感觉,而在忆寒的表现下,人声部分得到了适当的强调。

不过比较值得聊的一点就是,正是因为忆寒的中高频抬起更多,所以它在保留了原声特质的前提下拔高了一点亮度。这一点其实与目前市面上以人声见长的耳机是有所不同的。以mdr-cd900st为例,900st虽然同样属于弱化高频低频表现并突出中频表现的耳机,但是它的中下盘依然是较为突出的,这就使得声音走向偏暖且保留了一定的氛围感,这也是绝大部分常见的人声类耳机的特点。而忆寒则是相反,它的中下盘并不突出,连带着量感薄弱的低频使得这条塞子的氛围感实际上是有所欠缺的,但是高频以及中高频合理的亮度又恰好让这个塞子达到了一个较为中性的听感。也就是说这条塞子在本身解析力就比较突出的前提下,可以给到一个细节不被低频涂抹也不被高频影响的人声表现。密度合理且细节相当可观,男女声都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

器乐方面表现也不算差,忆寒本身的音准没有什么问题,高频线条感良好,泛音把控合理,配合着充沛的细节给予了大部分偏中上盘或上盘的弦乐类相当不错的演绎,比如小提琴等。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低频的匮乏,所以使得部分铜管乐器以及打击乐的存在感被刻意淡化。不过总得来说一些简单的器乐solo对于忆寒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于一些场面较大的合奏,则会因为走向上的取舍显得有些主次不分。

当然也比较意外的是我常听的一张专辑恰好全部击中了忆寒的好球区。

主唱极具特色的嗓音,运用相当频繁的弦乐以及一些电子音的修饰,配合较为明快的鼓点,恰好能够通过忆寒来获得一个足够融洽且讨喜的听觉体验。起初我其实并没有对忆寒抱有特别高的期望,所以其实也就是这张专辑实实在在的在我这里给忆寒拔高了好感度。

最后再单独补充一下换套的思路,因为考虑到我想再压一点点亮度的同时把低频抬上来,所以我第一个想到的依然是aet08(也不一定局限于aet08,更换为其他窄口套感觉也差不多)。结果依然是相当理想的,因为忆寒本身的低频质感是比较优秀的,所以在补充了一些量之后显得相当饱满,高频的进一步克制也让这条塞子变得足够耐听。所以基本上是在弥补了一定氛围感提升耐听程度的同时没有丢掉忆寒本身的特质。

自然,喜好看个人,这里也只是提供我个人的思路。

总得来说,忆寒其实可以很简单的概括为一条声音没什么问题的塞子。不过我依然觉得忆寒相比于那些会直接通过足够抓耳的调音来达成感官冲击的耳塞来说,它是一条细听下来会收获很多惊喜的耳塞,这一点不可强求也着实不可多得。我在这个专栏里其实往复强调了很多次我觉得市面上声音套路化模板化的产品过多,我所喜欢的类型依然是在音准正常的前提下能给出一些独到特点的声音。很巧合的是近年来做到这点的耳塞大多出自一些自己对声音有相当理解的人手中,而频繁套路化的厂牌所能产出的精品也越来越匮乏。事物发展自有他的一套道理,我不懂,所以此处也不作赘言。

回到忆寒本身上来说,考虑到其作为商品的完成度是比较微妙的,所以对于新人而言或许购置忆寒并不是一个特别稳妥的决定,但是对于习惯了市面上常见的热门耳塞的玩家,也不妨尝试一下这条冷门精品来调调口味。

最后就是忆寒目前依然在梦越噪声群内进行无押金巡回试听,感兴趣的也不妨报名尝试一下:

本期内容就到此为止,感谢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