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情绪疾病与五脏有关,不同的情绪对应不同的脏器。 ·例如,有些人总是感到害怕、紧张、焦虑、缺乏安全感,这可能是因为肾经气血不足或肾阳虚。在中医里,肾主恐,如果肾经气血亏损或肾阳虚,就会在情绪上有所表现,表现为不自觉的恐惧、紧张、焦虑和缺乏安全感。 需要注意的是,焦虑通常与胆气不足有关,但其根本原因是肾气不足。肝(胆)和肾是同源的,如果肾气充足,自然会为胆提供能量。 ·还有些人总是思考事情,这可能是因为脾经气血不足。因为脾主思,如果脾经气血充足、通畅且平衡,就会想事情圆融、看得开。 但是,如果脾经气血不足或出现淤堵或失衡,就会出现负面表现。这些人会不停地思考、思虑,但想不明白,还会多疑,这时需要调脾经。 有些人急躁易怒,或虽然不发脾气,但总是感到郁闷和生气,这可能是因为肝经气血不足。可能是肝气郁结、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或肝血不足。因为肝主怒,因此肝经气血不足容易在这种情况下表现为生气、急躁、易怒和发脾气。 ·有些人总是感到委屈、悲伤,这可能是因为肺经气血不足。因为肺主悲,如果肺经气血充足、通畅且平衡,就会表现得积极阳光、乐观。但是,如果肺经气血不足,就会表现出冷漠。对什么事情都不关心,这就是心脏经气血不足的负面表现。 有些人感到自卑、不自信,这可能是因为肝、脾、肾三经气血同时不足。因此,情绪问题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
|
来自: 大山的山q7npa6 > 《七情对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