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又称伤风,相当于西医的上呼吸道感染(鼻、咽、喉、扁桃腺炎症)。元代《丹溪心法·中寒附录》:“凡证与伤寒相类者极多……初有感冒等轻症,不可便认作伤寒妄治。”这里正式提到感冒的名词。 值得注意的是,朱丹溪这里所说的伤寒,系指《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其意是说感冒有轻有重,有可能是中风,有可能是伤寒,有可能是温病,不能都作伤寒看待。 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提出把感冒分为风寒、风热两证型为主,后世多有宗此者。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伤风》:“伤风之病,本由外感,但邪甚而深者,遍传经络,即为伤寒;邪轻而浅者,只犯皮毛,即为伤风。”他这里说的伤风,强调了病情轻,比伤寒轻。这段话给后人以误解,以至提出“感冒不同于伤寒”的论调。 历代各家对感冒不同认识的产生,一是用病因、感邪的性质来推理、分证型。一是用八纲来分证型。当然更受临床经验的影响,而临床经验丰富者,多认为感冒是外感病之属,有的症状就属伤寒,一些人提出“感冒不同于伤寒”含糊不清的概念,是不科学的。 实际早在宋代就用六经辨证论治伤风。如陈无择将伤风列为专题论述,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伤风论》中,以六经辨证治疗伤风,如太阳伤风用桂枝汤,阳明伤风用杏子汤,少阳伤风用柴胡加桂枝汤,太阴伤风用桂枝加芍药汤,少阴伤风用桂附汤,厥阴伤风用八珍汤。 也说明感冒、伤风临床症状可出现六经症状,不仅只现表证、太阳病。现代西医认为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所述临床表现也多有伤寒之属及六经各证。因此用六经辨证理论才能正确指导治疗感冒。
首先我们要理解得少阴病的得病机理,我觉得大概有两种。 第一种:太阳病误治: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这里,指的是太阳病误治,发汗过度,伤了在体表的津液,津液大出,阳气随之而脱,造成了在体表阳气不足。从而从表阳转入表阴,也就转入了少阴。这时候表证没好,除了解表还需温阳。 第二种,素体虚寒,这种比较常见,我们说一个人的表里一定是有联系的,表往往能呈现出里的状态。比如里有热,脸上出痘痘。里有寒,手脚就会冷。那么如果一个人可能因为经常贪凉,导致里阳不足,或者一上火就吃泻火药,久而久之,在里的阳气不足,这个气血的供应就开始不行,那么更多的气血达不到体表,久而久之,这人容易出现经常怕风怕冷,手脚冰冷,昏昏欲睡,面色苍白这样的现象,等到真正感冒时,正气无力斗争直接病入少阴。 条文:301 30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解说】 本方所主,系太、少两感证。为少阴阳虚,感受寒邪所致。以发热、恶寒、无汗、脉沉为特征。用麻黄解太阳寒邪,细辛温少阴寒邪,附子温经扶阳。三药相合,于扶阳之中促进解表,于解表之中不伤阳气。 条文:302 30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解说】 本方所主病证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候性质相同,但有轻重缓急之别。本证病轻且缓,故去细辛辛散走窜之性,而加炙甘草之甘缓是欲其温经解表,而不欲其辛散太过。 ----摘自陈明老师主编的《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301、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0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发微汗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两条论述少阴病兼有表证的证治。 “少阴病,始得之”为刚得病,“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为得病了。少阴和太阳互为表里,太阳主表,少阴主里。太阳病篇第92条:“太阳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从太阳角度来说,太阳病反见少阴脉,“脉反沉”;从少阴角度来说,以发热为反。第92条与第301条合在一起体会:此人为太阳病受邪,发热,若阳气积极、气血充足,脉应浮,此为太阳病;但现在见少阴脉沉,沉主里,反映少阴阳气不足而虚寒。证为太阳表证,脉为少阴之脉。 太阳在表风寒之邪不解,而少阴里阳已虚,为太阳少阴两感为病。因此,仲景提出兼顾之治疗法,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此为温经发汗之法,温少阴之经,发太阳之汗,具有两解之意义。从方剂组成看,麻黄宣发阳气,治太阳之表热;附子温少阴之里;细辛既和附子散少阴里寒又助麻黄散表寒。麻黄、细辛走而不守,发汗之力强。因此,此方适合少阴病初得者。 如果少阴病已得二三日,麻黄细辛附子汤就不可用了,因为少阴病为少阴之脏阳虚有寒,少阴病时间稍长,阳虚更甚,就要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小汗。少阴病二三日,尚无下利清谷等少阴虚寒之里证,此时可用麻黄附子甘草汤。以附子配炙甘草温阳,稍配麻黄发汗。若服用以上两方,病仍不解,就应根据太阳病篇第92条用四逆汤。 我们看太阳篇第92:“太阳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这“若不差”就是指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无效时,而且还有身体疼痛,就要用四逆汤。所以这两条指少阴外感,风邪初客少阴,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四逆汤,分三个阶段进行治疗。这体现了六经阴阳表里体系。注家对此有称之为两感的,也有称之为少阴伤寒的。此两条为少阴开始阶段,还可用些发散之药。 --------摘自《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301、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湯主之。 “少阴病,始得之”,说明本证出现在少阴病的初始阶段,实际上这是一个少阴外感病,少阴中风或伤寒。“反发热,脉沉者”,按说少阴病多是阳气虚衰,一般发不起热来,少阴病出现发热往往是寒热格拒了,像通脉四逆汤证那就很重了。现在少阴病开始就发热,所以说“反发热”,看来有感受外邪的表现,如果少阴病兼夹表证,当有无汗、恶寒、身痛等症。但是太阳病发热的话,脉象应该是浮,现在脉象不浮反沉,说明并不是纯粹的表证。发热、无汗、恶寒是太阳病,脉沉又是少阴病,我们看这个方证是个什么呢?可以把它叫做太阳少阴两感证,实际上就是一个少阴虚寒的人感冒了,是一个复杂性的外感病。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说虚人伤寒应该建其中,少阴虚寒的人感冒了可能我们首先要扶阳气,但是如果说外感症状比较明显的话,治疗上也可以变通,采用表里同治的方法。《黄帝内经》里就提到过两感的问题,《素问·热论》说“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就是说两感病比单纯的外感要重得多,两感一般是表里两经同时发病,太阳和少阴是最为常见的两感,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 所以麻黄细辛附子汤证是由两组病变组成的,一组是太阳表证,而且这个太阳表证还是一个表实证;另一组是少阴病证,脉沉就是代表了肾阳虚的表现,但阳虚不重,否则就不能表里同治了。本证的基本病机就是邪中太阳、少阴两经。所以治宜温少阴里,解太阳表,用麻黄细辛附子汤。 本方三味药,组方相当的严谨。用麻黄解表,解决太阳病的问题;附子温里,解决少阴病的问题;细辛呢,什么作用啊?细辛两头跑,细辛既可以入太阳解表,又可以入少阴温里啊。所以细辛在这里选的是太好了,治疗太少两感那是必用细辛,就像黄连阿胶汤里那个芍药一样,起着纽带的作用,既可以协同麻黄解表,又可以协同附子温里,麻黄入太阳,附子入少阴,而细辛是太少两入。这个组方思路我们一定要学,当有两个病机以上存在的时候,我们分别用两组药物治疗,但其中一定要有一个协调的药物,而这个协调的药物与这两组必须都有关系,如果找一个互不相干的(药),那也不行是吧? 我们变通一下,如果太少两感中表证发热、恶寒,但不是无汗而是出汗,是营卫不和兼少阴虚寒那就应该用桂枝细辛附子汤。 -------摘自陈明老师的《伤寒论讲堂实录》 302、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證,故微發汗也。 这里所说的“无证”,是指无里证,就是说没有严重的少阴虚寒里证。本方等于上方把细辛去掉加上甘草,加上甘草就缓得多了,所以这个方证可以把它认为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轻证,在此不多讲了,煎服方法自己看一下。 这两个方子尤其是麻黄细辛附子汤这个方子,临床经常用于肾阳虚外感者。同时,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个方子提升心率比较好,可用于心动过缓症的治疗。临床上一些心动过缓症,有的心率不到40次/分,严重的病人只有30次/分多点,晚上睡着睡着就过去了,(学小沈阳)“眼一闭不睁,这一辈子就过去了,哈。”(学生笑)就是说这心动过缓的,所以这是心脏动力不足,西医一般是装起搏器,但我们可以用药纠正,像附子、细辛、麻黄这些药物强心都比较好,所以麻黄细辛附子汤纠正心动过缓是相当好的一个方子,而且效果比较快。我用本方治疗过一批这样的患者,心率最低的只有每分钟35次,大部分是40多次的,用本方大约二三周后大多能达到60次,甚至会更多。本方麻黄可以用6g,细辛可以用3~6g,附子可以用到9g,甚至更多,这要根据具体的病情了。 -------摘自陈明老师的《伤寒论讲堂实录》 30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发微汗也。 ●“无里证”在这里对于辨证论治有何意义? 这是为什么不用四逆汤先救里,而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表里同治的主要依据。无里证指无下利清谷等证,表明里虚尚不太甚,所以能温经发表,表里同治。如果里虚较甚,必须先救其里,则非本方所宜。 ●总结太少两感证治,可以看出其治疗亦有开手三法: 风寒之邪初客少阴,脉沉,反发热,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发汗——第一阶段; 邪客少阴,病程较长,正气虚弱,但又未发现下利清谷、四肢厥逆之阴寒里证,则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第二阶段; 服上两方病不解,仍见周身疼痛,脉沉,甚或下利清谷、四肢厥冷等里虚寒重证,当急用四逆汤温阳祛寒,急救其里,不可再用麻黄之属攻表——第三阶段。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四逆汤。 ----摘自陶晓华教授《伤寒论》课教案 总结: 讲解 本证成因:太阳和少阴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 发热为太阳表证。脉沉主少阴里阳虚。这是表里同病,在里虽属虚证,但没有出现下利清谷、手足厥冷等严重的局面,因此可以表里同治,温经发汗,两解太少。如果始得之,也就是太少两感发病的第一天,少阴阳气微虚,则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温经发汗,表里双解。如果得之二三日,因恐少阴阳气更虚,不任发汗,则不再用麻黄细辛附子汤,而改用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温经微发汗。如果已经用过上述两方,到第四天病情仍然没有缓解,即“太阳病篇”,第92条所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这里的“若不差”就是指用过麻黄细辛附子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后病仍然没有好。此时为什么不继续使用温经发汗的方法而直接温里呢?就是唯恐里气虚弱,不耐发汗。可见仲景对里虚夹表的证候,在治疗的时候是多么小心翼翼。如果太少两感,在里已见下利清谷,手足厥逆,则根本不用再考虑使用温经发汗的方法,而应直接使用四逆汤救里,待少阴里阳虚的证候缓解后,如果表证尚在,则再行解表。这就是第91条所说的:“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鉴别:本条之发热,应与阴盛格阳证之发热相鉴别。此条之发热为全身发热,遍及手足,且与恶寒并见,其脉虽沉而不弱;阴盛格阳证之发热,虽有发热,但手足厥逆,身反不恶寒,脉微或脉微欲绝,并伴见下利清谷。 治法 温经发表。 方剂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方义 麻黄细辛附子汤中,用麻黄发散太阳在表之邪。用附子温少阴在里之阳。麻、附相伍,温经通脉,助阳发表。细辛辛温雄烈,与麻黄相伍,有温经解表之效,与附子相配,有温通少阴、助阳散寒之功。三药相须为用,内温少阴之阳,外发太阳之表,助正而祛邪,于温经中解表,于解表中温阳。 麻黄附子甘草汤,即麻黄细辛附子汤去细辛加炙甘草而成,麻、附之作用与前方无异,炙甘草在方中的作用有三:一则以甘缓之性缓麻黄发汗之力,以求微微得汗而解;二则配附子辛甘化阳,固护少阴阳气;三则补中焦,以助汗液之源。 现代常将麻黄细辛附子汤用于:①肾阳虚兼外感风寒;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久咳;大寒犯肾,暴哑咽痛;②阳虚火衰的癃闭;③冷风头痛,风寒齿痛;④心阳不振的嗜睡;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⑥肺心病心衰,急性克山病阳虚型;⑦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属阳虚夹表证者;⑧阳虚型三叉神经痛、寒性坐骨神经痛,本方合芍药甘草汤;⑨由于阳虚所致的无汗症;⑩阳虚导致之涕泪不止。 现代应用麻黄附子甘草汤的范围,大体和麻黄细辛附子汤相同,如加人参、黄芪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合桂枝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合并低血压以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配淡渗清利之品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等。 |
|
来自: 昵称63003163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