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大儒李谦,一个孔庙碑刻上留痕的东平人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3-08-26 发布于山东

【中学生优秀研究报告选粹】

孔庙碑刻上留痕的东平人

东平县实验中学 张亦文


庙碑刻规模庞大,保存了历代碑刻1172座。在大成殿前,矗立有13座碑亭,称为御碑亭,亭内存放着唐、宋、金、元、明、清、民国七代碑刻55座,用汉文、蒙古文、满文等文字刻写。在御碑亭旁,有一座元代碑刻,为“东平晚进李谦拜手书”,成为东平人在孔庙碑刻中留下的痕迹之一。

李谦,“东平四杰”之一,“东平四杰”是蒙元时期“东平学派”培养出的四位杰出儒士,影响了那个时代。受“仁政”思想影响,李谦在朝廷忧国戒君,回归乡里则兴教爱民,谥号“文正”,是元代杰出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

在文学方面,李谦天资聪慧,幼年已读过诸多儒家典籍。时逢严实领东平行台,在东平路招揽名儒,兴学养士,恢复生产,使战乱之后的东平地区经济文化较早得到恢复。当时,著名的儒士王磐、康晔等人都来到东平,东平府学大儒云集,在当时成为国内名重一时的地方府学。

太宗十二年(1240)严实去世后,其子严忠济嗣领东平,继续重用文士,兴办教育。元宪宗五年(1255),元好问等人对府学弟子进行考核,选拔了阎复、徐琰、李谦与孟祺四人,号称“东平四杰”,足见李谦才华出众。李谦以文章著名于世,他著有大量诗文,皆存《野斋集》中,其中有《过徐君墓》一诗,借季札和徐君之间的赠剑传奇,表达他纠正世风、再造盛世的远大志向。

上文提到的严忠济是东平人,御碑亭中有一金朝党怀英所题碑文,据党怀英碑阴题记,严忠济在己酉二月四日“率诸将佐恭拜林庙”,这是他本年第一次率众谒庙。第二次是在“岁舍己酉立秋日”“从行台公拜奠祠林”,同行者有刘诩、王玉汝、毕英、卢武贤、杜仁杰等幕僚。两次率众谒庙,足以看出严忠济为儒学复兴做出的巨大贡献。

在教育方面,李谦在东平府学学成后,被选任东平府学教授,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累官至万户府经历之后,又回到东平任教授。因他不收学费,投其名下攻读者如潮涌,有的家长主动拿出银两,送到学馆里,但都被李谦一一婉拒了。

他教学认真督促,生徒多有成就,如其府学弟子李之绍,一生“惟以教育人才为心”,后来成为著名的教育家,曾被李谦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推荐到朝里,从事《纂修世祖实录》,后升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为推动地方教育发展,李谦积极参与地方庙学的兴建,不计报酬为附近庙学撰写碑文,成为元朝山东儒学碑刻撰写最多的文士。

在政治方面,李谦在朝为官,曾经辅佐元朝四位皇帝,堪称国之重臣。要知道,成吉思汗通过发动对外战争,几乎打穿整个亚欧大陆,元朝疆域版图辽阔,但自忽必烈建立元朝算起,元朝国祚也不过才97年,真可谓短命王朝。这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元朝有11位皇帝,其中,李谦为元朝四代皇帝即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和元仁宗治国决策所倚重,他为国设宪、制定纲纪,为官至集贤殿大学士、荣禄大夫。

李谦曾四次因身体不适,辞官回家,在朝皇帝多次诏请李谦回朝。仁宗即位后,特谕诏16人赴上都同议军国大政,李谦居首位,他提出了九条建议,仁宗皇帝全部采纳。在元朝,知识分子和汉人是最受压迫的时期,李谦被召入朝辅政,并受到忽必烈推崇,可见他具有出色的政治才能。

本文介绍的李谦以及提到的严忠济,在当时名声显赫,因为孔庙碑刻上的记载,可知他们对儒学复兴所做的贡献,如今他们仍然被世人铭记。他们伤悼圣址的荒颓与儒学的失落,也在对乾坤气象、礼乐山川的书写中表达对儒学的自信。
望着孔庙生生不息的林木,感受儒学代代相传的生命力,还有即将召开的国际孔子文化节,使我们坚信儒学的影响力将逐步扩大,作为一名东平学子,我愿做向光生长的人。

(本文作者:张亦文,东平县实验中学学生。本文由著名学者 颜建国 倾情推荐。 颜建国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宋元文化研究专家,系中国散文学家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数家报刊专栏作家,著有《元朝东平学派》《苏轼与东平文士考析》《文宗义脉》《春风有约》《家乡的石板坡》等专著。本文由作者独家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