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亭阴溶石气,池影浣天光 ‖ 广州余荫山房

 浣花山房 2023-08-27 发布于福建

余荫山房

廊榭行来异,幽奇处处藏。

亭阴溶石气,池影浣天光。

斋静琉璃漾,庭闲木槿香。

当时风雅在,余荫护山房。

中旬过羊城,得暇游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建成于清代同治十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园占地总面积约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的艺术特色著称,充分表现了古典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

山房与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佛山梁园合称为岭南四大名园,而余荫山房是四大名园中保存原貌最好的,是典型的岭南古典园林建筑。1990年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建筑学会核定公布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单位。2001年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余荫山房的布局十分巧妙,园中亭台楼阁、堂殿轩榭、桥廊堤栏、山山水水尽纳于方圆三百步之中,砖雕、木雕、灰塑、石雕这三雕一塑作品丰富多彩,尽显名园古雅之风。更有古树参天,奇花夺目,使得满园生辉。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汉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
余荫山房坐北朝南,以廊桥为界,将园林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山房吸收了苏杭庭院建筑艺术风格,整座园林布局灵巧精致,以"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分别建筑了深柳堂、临池别馆、玲珑水榭、来薰亭、孔雀亭和浣红跨绿廊桥等,浓缩了园林的主要设施和景致,在有限的空间注入了幽深广阔的无限佳景。



余荫山房"缩龙成寸"的手法,体现在将画馆楼台、轩榭山石亭桥尽纳于三亩之地,布成咫尺山林,造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幽深广阔的绝妙佳境。通过名工巧匠的精雕细刻,使全园的文饰做到丰富而精致、素色而高雅,营造出恬静和雅淡的美感,令人如置身于“波暖尘香”之中。

园地虽小,但亭桥楼榭,曲径回栏,荷池石山,名花异卉等,一应俱全。西半部以长方形石砌荷池为中心,池南有造型简洁的临池别馆;池北为主厅深柳堂。曲径通幽,花木扶疏,移步换景,目不暇接。

深柳堂是园中最大的主体建筑,是装饰艺术与文物精华所在,堂前两壁满洲窗古色古香,厅上两幅花鸟通花花罩栩栩如生,侧厢三十二幅桃木扇格画橱,碧纱橱的几扇紫檀屏风,皆为著名的木雕珍品。隔莲池相望,有临池别馆相呼应,夏日凭栏,风送荷香,令人沉醉。而园中“浣红跨绿”“深柳藏珍”“红雨绿云”三大景观,更是使游人大开眼界,乐而忘返。

“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山房花园门上这幅对联,正是此园点题之句。其精巧雅致,令人流连忘返,赞叹不已。此日携妻同游,更有羊城诗友梅园、三少殷勤作陪,平添雅趣。

往期回顾:

广州陈家祠

佛山梁园:粤中四大名园之一

度垣花气涌,隔牖石泉飞 ‖ 顺德清晖园

拂尘惊世 碧江金楼

佛山祖庙:集岭南建筑艺术之大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