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心,天下这杆秤的准星!

 李雨航的图书馆 2023-08-27 发布于新疆

北魏的裂解,中原大地重复了三国演义的时代,所不同的是有了两个“曹操”。西魏的宇文泰和东魏的高欢。挟持了两个“天子”,西魏文帝,26岁的元宝炬,魏孝文帝元宏的孙子辈,年号“大统”。东魏静帝元善见,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孙辈,年号“天平”。此时,南梁的年号改成了“大同”。

年号,是王朝的记年方式,频繁更替的年号中,让百姓常常忘记了今昔是何年。何况在南梁还出现了一个草莽政权,鄱阳一个道士叫鲜于琛进山采药采到五色幡和石玺,纠集了豫章、安成一带的信徒反了。也起了一个年号“上愿”。在北朝的汾州一带,一个叫刘蠡升的山贼自命天子,还拥有了一个“神嘉”的年号。当时,西域的高昌使用的年号是章和。

我们把这六个年号拼接一下则是:上愿大统、神嘉天平,章和大同。这些祥和的词所代表的年代则是战乱不断,百姓流离。

对于世人来说,可以选择做官也可以选择经商,但不能通过做官来经商,可以选择做圣人,也可以选择做俗人,但不可能让人象圣人一样膜顶崇拜,像俗人一样原谅过失。这就是天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一缕私心,就可以让人眼盲耳聋,心灵阻塞。当法掌握到恶人手中,比无法更可怕。

在东、西魏、南梁的斗争中此消彼长的过程就是官人与商人、圣人与俗人的角色交替过程。俗人是真人,但圣人并不是谁都可以冒充的。

南北朝的“三国时期”,对于当权的宇文泰、高欢、萧衍来说,都在把自己当圣人看,但他们的俗则俗不可耐。

国有内忧时必有外患。不攻自破是堡垒内部存在的最大问题。

得知北魏裂解,原本归附北魏游牧于塞北的柔然汗国可汗郁久闾阿那瓌很高兴,开始了和亲的愿望,先是向东魏皇族求婚,东魏丞相高欢封了一个兰陵公主嫁给了柔然可汗;于是,柔然汗国开始攻击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得知高欢的作法,也封了一位公主去柔然,这才平息了柔然的仇视。但东、西魏的战争并未停止。

在河西走廊,西魏大军包围灵州,决黄河水灌城。东魏丞相高欢征调高车阿至罗部骑兵三万,直指灵州解围。然后进逼西魏控制的秦州上邽(今天水)。而南梁也乘火打劫对东魏开始了北伐。由于人祸引发的天灾使得关中一代大饥荒,人吃人的惨象再次上演。

柔然汗国也不闲着,娶了西魏的公主给西魏也嫁出一个公主,为了表达联姻的友谊长存,出兵向征性的攻击了东魏,以示对西魏的支持。后来,为保持平衡,高欢也被迫娶了一个柔然公主,分别插入东西魏的柔然公主强势的扰乱了东西魏的后宫。

此时的东魏贪污腐败成风,高欢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天下官员贪赃枉法由来已久,目前将士的故乡多在关西,宇文泰千方百计的引诱,随时会有变故;而南梁的萧衍,大搞礼乐制度,中原文人、官员、乡绅认为南梁代表了华夏正统。如果肃贪,则可能武官西奔文官南逃。只有“贪”才可能稳定朝堂。高欢的言论唯独没有考虑民心,民心才是天下这杆秤的准星。高欢还有一套理念,对鲜卑人说,汉人是你的家奴,男人耕地,女人纺织,使你们吃饱穿暖,为什么要欺压他们?然后对汉人说,鲜卑人是你们的雇工,为你们格杀盗匪,让日子太平,为斗粮匹布就痛恨他们,没必要呀!高欢手下,还有一位汉人将领高敖曹,谁骂汉人他就砍谁,只要高敖曹在场,高欢就得说汉语。

混乱的年号就是因为随意性,东魏天平五年,公元538年正月,砀郡(今安徽砀山县)出现一头大象,当地官员捉住送到邺城,因此大赦。孝静帝元善见将其视为祥瑞之兆,特意改年号为“元象”。也就是在这一年,东魏大行台侯景、大都督高敖曹将西魏骠骑大将军独孤信包围在洛阳的金墉城。侯景下令火攻,霎时,洛阳城内外一片火光,官宅民居只剩下十之二三。

洛阳成为东、西魏角逐的战场。增援而来的高欢攻击金墉城,西魏守军不抵,放弃城池,纵火把城中房舍全部焚毁。繁华一时的东都洛阳再次毁于战火。卷土重来的西魏军得到的只是一片焦土。

我们无从了解冷兵器时代身逢乱世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因为民不入史,我们也无法了解乱世中百姓的流离。史料记录的一段段的战争只留下了历史名人,但也足以传递来自人类集体记忆的信息。

《太平御览》中有一句话:“乱离人,不及太平犬”。乱世当中离开家园的百姓活的不如太平盛世里的一条狗。乱世最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家人的就是百姓,由战争引发饥荒更是人间惨象。对于乱世来说,只有幸存者没有胜利者。哪怕是最终赢得至高权力的人,内心中也一定充满了创伤,因为在他成功的路上铺满了尸骨、腐肉和暗红的血迹,手握权柄的那瞬间,感受无比的荣光和满足的同时,可能还有悲凉,没有谁可以保证自己在下一轮的兵戈相争中不会死亡。就连宇文泰这种强者,父兄家人也毁灭在这条路上。更何况百姓。更多的时候没有办法去选择,只能努力的活下去,让更多自己的亲人活下去。活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杀死对手。东、西魏并立时期,战争不断,死伤无数。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身上便是一座沉重的大山,何况战争!一个以“佛”为信仰的时代,个人的因、缘、果关系无关紧要,也非一概而论,得看时代的主导者,蝼蚁的力量微不足道。事实上,百姓要的不多,不过安居乐业、经历此生。

到了公元545年,西域金山一带一个部落崛起进入了中原的史料,这便是突厥。自此开始给中原大地带来的麻烦,并前后延续了193年的历史

在这一年,西魏丞相宇文泰派酒泉一位叫安诺槃陀的匈奴人前往西域寻找一个叫突厥的部落以求联盟。

突厥本是一个小部落。世居于西域金山(今阿尔泰山)之南,原本是柔然汗国役属的锻造铁器的工匠部落。

关于这个悄然崛起的汗国有一个传说,说是突厥人的先祖原住西海(指里海)。属于匈奴众多部落的一支,白种人,后来被邻近的部落击败,全族被屠。只剩下一个男孩,对手看孩子幼小便把他遗弃在沼泽地。有母狼叼肉喂养。后来,小儿长大,跟母狼相交,母狼怀孕。仇人部落得知后,派杀手诛杀男孩。杀手见有母狼护佑打算将母狼一并屠杀。母狼逃离后,神奇的流落到高昌国的西北山上,之后产下十个男婴,分为十姓,其中阿史那氏最为贤明,被推举为酋长。为了不忘本,所以突厥的战旗上以狼头为图案。

游牧部落没有文字历史,所以这种口口相传的神化说得以盛行,起源于草原上最为团结且凶悍的动物就是狼,所以草原部落几乎均以狼为图腾,这种部落的起源与高车人相似。

如果从人类迁徙的角度来分析有可能是这样,原本生活在里海一带的一个白种人部落被攻击,战败者沿着草原逃亡,之后遇到柔然军队被俘,因为这群逃亡者是以冶铁为生的工匠,于是,柔然人将其安置在金山之南做为打制兵器的锻奴。

突厥的起源另一种说法是出自漠北的索国,最初位于匈奴之北。还有记录说突厥是平凉杂胡,姓阿史那。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沮渠氏政权时,当时在平凉的阿史那部落五百户为避战乱投奔柔然,被安置在金山之南,成为柔然的铁匠。因为所处的金山之地形似兜鍪dōu móu,士兵的头盔),所以兜鍪为突厥,就成为这部人的称谓。

在时间的过往中,这些原本白种人部落与游牧金山一带的部落相融合,肤色也逐渐改变。突厥的首领起初自称“大叶护”,部落稍兴盛时,开始到边塞做贸易,表达出愿与中原交好的意图,以此摆脱柔然的控制。在之后的日子,这个部落中出现了一个智勇双全的部落首领叫阿史那土门。土门在位时,西魏的使臣安诺槃陀到达突厥领地,突厥人大为兴奋,相互传诵:中原大国的使节到来,这是突厥将要强盛的征兆。于是,在魏使到来的第二年,突厥向南攻击了高车国,收降了五万余人。

突厥的兴起,让高昌国产生了压力,虽然高昌王一直享有中原政权的封号,但在危机来临时,中原鞭长莫及,何况内乱,无从顾及,这使得高昌的外交使节四处活动,甚至到达南朝,让西域所产的鸣盐枕、葡萄干、良马、毡毯出现在南梁的皇宫中。

西域南部由于河道的断流蒲昌海开始萎缩,且末西北出现数百里流沙地带,荒漠化加重,夏季热风,其风迅驰,防不胜防,这其间,无法得知且末国内发生了什么,一部分且末人在国王的兄长带领下内附中原,被安置在河西一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