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星通讯功能或将迎来爆发,但并非所有人都有用

 三易生活 2023-08-28 发布于湖北

近日有传言称,华为方面即将推出的Mate60系列新机或将会提供卫星电话功能。据悉,这一功能将依托天通一号卫星系统,在其所覆盖的范围内可以不受地形限制,为海洋运输、远洋渔业,以及个人通信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移动通信服务,并支持语音、短消息和数据业务。

事实上,卫星通讯并不是什么全新的技术或功能,只是在此前通常集中在专业领域,在C端用户上往往极少会涉及。近年来随着用户需求的变化,卫星通讯功能也开始陆续向消费级市场渗透,不过目前对大多数用户而言,这一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仍是“隐身”状态,非必要时也不会有太多人关心它的存在。

从定义上来说,卫星通讯就是移动终端通过电磁波直接与卫星连接,由卫星作为中继进行的通信。其实卫星通讯的构想早在1945年就被提出,著名科幻作家亚瑟·查理斯·克拉克(Arthur Charles Clarke)在作品中也描述了通讯卫星网络为全球提供通讯服务的场景。随后在上世纪50-60年代,有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开始发射通信卫星,并组建了相应的卫星通讯网络。

随着技术卫星通讯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其终端产品自诞生以来也一直在朝着小型化、便携化的方向发展,本质上与手机的历程也非常相似,虽然卫星通讯一直在尝试进入大众消费领域,但其用户群体则始终被局限在专业领域,原因则无外乎通用性、价格等方面。

爱立信R190卫星电话,硕大的天线组件是其与当时手机最大的差异

此外,卫星通讯终端一直以来与同期手机在外观方面的巨大差异,也导致其很难被所有用户接受。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卫星通讯终端需要与卫星,不仅要用到较大的天线组件,对信号发射功率自然也会更高。因此主流的卫星通讯终端在体型上往往都有些臃肿,尤其是天线部分,虽然经过了多次的小型化迭代,但至今依然是甩不掉的“辫子”。而反观手机,外置天线则早已成为历史。

再加上卫星通讯本质上是有别于移动网络的另一套卫星网络,通讯带宽偏低、且信号相对较弱,因此需要专用设备来连接,这就普通与用户需要更精简设备的需求抵触。而且价格也是影响普通用户选择卫星通讯终端的重要因素,以上世纪末曾一度备受关注的铱星电话为例,其虽然能够实现全球覆盖,但同样存在终端贵、资费昂贵等问题,进而也导致其最终遭遇了失败。

从外观设计上来看,卫星电话与智能手机其实已经颇为相似

最近几年,卫星通讯功能能够开始逐步进入大众消费市场,其实是因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在5G标准卫星通讯被称为非地面网络(NTN),自3GPP R15版本开始便加入其中,使用n255(S频带)和n256(L频带)频段,目的则是为未来6G网络的星地融合无线传输技术做准备。所以卫星通信功能如今在智能手机中s,是通信标准要求的,并非是心血来潮的产物。

也正是由于有了新标准的要求,产业链中的上游厂商也纷纷在这一功能上发力。例如在2022年9月发布的iPhone 14系列和华为Mate 50系列上,就均实现了对卫星通信功能的支持。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iPhone 14系列仅在部分区域支持,且仅限发送紧急信息;Mate 50系列则由于使用的是北斗系统短报文服务,因此也同样只能发送短信,且有每月30条的发送数量限制,并且设置有免费期。

以Mate 50为例,由于由于卫星的数据通信带宽容量有限,如开放使用卫星短消息则可能会造成通信拥堵,进而导致整个系统瘫痪。这其实也是卫星通信功能相对单一,且资费更为高昂的原因之一。随后在P60系列上,卫星通信功能被升级为双向,即支持发送和接受短信。

Snapdragon Satellite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套成熟的方案,手机厂商可以直接套用

但如今真正促使智能手机引入卫星通讯功能的,其实还是上游芯片厂商。此前在今年1月,高通方面就推出了首个基于卫星、为智能手机提供双向消息通信的解决方案Snapdragon Satellite,其将最先应用于搭载第二代骁龙8旗舰移动平台的终端上。随后在4月,三星方面就进行了存量机型应急卫星通话能力的测试,由Galaxy S22借助美国运营商AT&T的850MHz频段完成。

vivo方面此前曾展示基于紫光展锐解决方案的产品

在今年7月的MWC上海展上,vivo方面也展示了基于紫光展锐SoC V8821的解决方案,同时宣布或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商用。与高通的解决方案类似,由于其具备高度集成的特性,因此在体积、功耗等方面拥有更多优势,能够被智能手机直接使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专用卫星通讯终端功能单一的问题。此外,联发科方面也公布了相对成熟的卫星通信解决方案。因此在上游芯片厂商的悉数入场的情况下,未来支持卫星通信功能的智能手机产品势必也将会越来越多。

近年来,随着部分用户在自驾、露营、穿越探险等活动中相关需求的出现,也使得他们对安全以及紧急求助功能有了更为迫切的现实需求。相比专用卫星通讯终端售价高、使用资费昂贵的情况,具备卫星通讯功能的智能手机显然也就成为了更好的替代品。

由于这类功能的实现必然会增加手机的成本,因此除了会在顶级旗舰上成为标配外,更多的厂商可能会采取不同版本的方式来推出,或是与联想方面一样,提供相应的卫星通讯模块来搭配手机使用。

但就当前的市场需求而言,手机上附带的卫星通讯功能主要还是针对专业群体,以及有着特定需求的用户,并且与卫星短信服务不同,卫星通话功能的资费就导致其不太可能免费提供。但随着后续卫星通信相关零部件的进一步小型化,其极有可能也会被越来越多的厂商集成在手机中,以满足用户的进一步细分需求。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在Android 14上,谷歌要让大家学会“用耳卫生”

一旦有了标准,谷歌就有了拿捏一众音频相关厂商的能力。

上线AI Studio社区,百度要做大模型“盟主”

毕竟有开发者才能有AI应用,有了落地的AI应用才会有更多用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