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营18年不开连锁,时间磨砺十三行

 医馆界 2023-08-29 发布于广东

中 医 馆 行 业 的 良 心 和 大 脑

作为一个医馆的创始人,我一直觉得开一家医馆蕞重要的不是做多大,广开连锁,而是守住稳住,沉淀磨炼本身。正如同中医药一样,经过时间磨砺,让深厚的理论实践和沉淀积累并行。



■ 口述 | 江振颐  撰稿 | 薄荷


01
十八年成长之路

十三行国医馆成立于2005年,从最开始的250㎡到现在的1500㎡,不管是建筑面积还是经营体系都在稳步发展。我们一直秉持着“厚德精术,传承创新,特色强馆,负责民生”的宗旨,同时与政府提倡的“守正创新”相结合,遵循“名院名校出名医,名医出名馆,名馆趋名医,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这也是十三行国医馆的特色。依托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十三行国医馆是最早的民营医疗机构成为教学基地,也是当时唯一一个没有住院部的教学基地。专家多来自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师及广州市、区级中医院的退休专家,也因此成为了集“医、教、研、防、康复食疗”为一体的名医型国医馆。

02
 引进学科带头人,培养人才梯队


名医坐诊,建设专家名医工作室

十三行国医馆现有13个科室,医疗资源较为完备,并组成了由广东省级、市级、区级名医中,教授专家学术传承人在内的名医团队。在大力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我们也邀请了王新华教授等名师为我们做了一些指导,建设特色科室的同时,罗永佳、邝日建、王新华、黄仕沛、卢时杰、王琴、李信平、黄德裕名医工作室。为这些名医工作室配置跟诊团队整理医案及收集临床数据,作为年轻医生的培养及医馆人才储备。


老带新培养模式,传承名家流派

作为国医馆的重要建设之一,我们一直坚持老带新的培养模式,即以名中医为核心,会同资深的专家,用一对一的师承带教模式进行栽培,并坚持十多年每周四下午邀请馆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年轻医师进行专业学习与互动,学习老师的诊疗思维,找到更加适宜其成长和生存的从医路径。师承名医学习,本质都是为了培养年轻医生,让他们知道如何学中医,如何做自己,并且能够在专业技术上有一些自己的特色,明确未来职业的方向。同时,国医馆积极为他们的职称晋升创造条件,邀请广中医的专家来指导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临床推广,并在区卫健局立项通过。对取的职称资格的专业人员,国医馆组织专家职称评审小组评估,考核合格者颁发同等级别的职称聘书。


突出中医思想,重视临床实践

除了让年轻医生不断培养、训练中医思维以外,我们还会不定期的组织一些临床考核和课程。让他们在得到专家亲自指导机会的同时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对未来考执业资格证也有所帮助。

03
 建设特色专科,打造医馆亮点

我觉得作为一个国医馆,在现在的市场情况下,都需要有一些比较特色的东西,才能打开自己发展的道路,增强国医馆本身的影响力及竞争力。近年,我们针对学科建设和患者需求,在常规的内外妇儿等科室以外又建立了一些特色科室。


中医运动康复

针灸推拿手法一直是中医康复的特色,也是国医馆的重点科室。由著名的岭南针灸流派“靳三针”创始人靳瑞教授、同时也是国医馆创始人及其传承弟子成立的靳三针研究中心,加上由著名的运动康复专家陆志彪主任组成的科室团队,在常见的痛症、运动创伤、中风后的康复、脊柱整脊、关节复位松解等疾病具有明显的效果及良好的口碑。


女子医学调理中心

主要是通过对女性的体质辨证进行中医调理,采用内调外治的手法,达到改善和治疗的目的。我们引进著名的中医体质辨证调理专家傅杰英教授组建了这个专科团队,结合一些特色中医外治的疗法,在带领学科建设的同时也能更好的针对女性自身特点进行诊疗。目前是民营医疗机构唯一一家开设女子医学调理中心的机构,对中医馆来说也是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中医音乐疗法

目前,广州市只有三家机构开设中医音乐调理项目,创建中医与音乐相关联用于临床治疗相关的情志病,该科室由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音乐治疗专委会会长王新华教授做学科带头人、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音乐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黄德裕教授及中医音乐治疗专业毕业的治疗师组成诊疗团队;通过中医的辩证、进行内调外治。内调是指应用心理学方面的一些治疗手段,外治则是让患者通过参与以下音乐乐器的互动来辅助治疗,放松心情。再结合专业的心理疏导评估,来治疗抑郁症、情绪低落等类型的疾病,包括考试、工作压力大、焦虑、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疾病。


中医生育调理

由广东省中医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李信平作为科室带头人,对男性性功能障碍、不育、前列腺疾病、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女性月经不调、不孕、卵巢早衰等疾病运用中药内调,针灸、敷贴等外治疗法同用,效果显现。

04
 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教学基地

国医馆和院校可以在医疗、教学、和科研等领域进行纵深的合作与交流,比如邀请高校教师来国医馆举办专题讲座,国医馆的专家也走进高校给在校生开展医学经典伤寒论等专题讲座,通过校企合作达到医教协同,教学相长的双赢效果。同时,国医馆作为教学基地, 不仅为院校实习生提供了临床实习平台,还能从院校中获得优秀的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储备,成为中坚力量,助力国医馆的发展壮大。

我们先后成为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广东潮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五所大学的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在学生实习、就业、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等方面的校企合作。

05
 走出国门,加强国内外交流

除了本地市场,我们也开拓了海外市场。

2019年,十三行国医馆承办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新西兰的校友会,并举办了多场学术专题讲座交流,为打造对外交流国际平台,促进中医药事业在海外健康发展。与马来西亚当地中医注册医师公会的帮助下与当地中医药同行机构  框架性合作,注册中医师的数量超过3000位,专业程度有目共睹。这些举措也让我们在海外开展学术交流的同时,促进了中医药的学术研究和发展,推动中医药更快的走向国际。

06
 内调外治,多点开花

十三行国医馆以科教研中心牵头,通过临床观察和数据分析,研发了一些新的治疗项目,通过运营团队的线上推广与地面门店呼应,满足了民众对体质调理、亚健康和美容美体的需求,治疗项目包括推拿手法、灸法、中医泡浴、中药外敷、穴位敷贴、刮痧,美颜塑身等项目开展,适用民众多元化的需求。

同时设立了小儿推拿室,配备专业儿科团队和推拿师,主要针对儿童反复感冒、咳嗽、厌食、消化不良、益智长高等问题给予治疗。

07
 开拓养生茶、药膳汤

中医与养生食疗相结合,由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邝日建教授牵头、十三行国医馆独家研发、监制的养生茶、养生汤等养生产品进入市场。现在不仅仅是中医馆在做养生产品,广州的一些私房菜也在做这部分,而且都是遵循药食同源,各有特色。我觉得养生食疗也应该像做中医药一样,一步一步的做。但作为中医馆,我们目的肯定还是以药膳养身、保健调理体质为中心,打造中医诊疗为主、药膳养身调理为辅的特色亮点,建设国医馆品牌特色及优势。

08
 医画同源,丰盈中医药文化 

除了开国医馆,十三行国医馆在弘扬国学文化的道路上从未止步。2013年,一批热爱中国文化享有盛誉的书画界人士和中医界人士携手创办了“十三行书画院”,由国医大师邓铁涛题写了牌匾。成员中既有卢延光、卢有光、程家焕等著名书画家,又有罗尚武、邝日建、何应伟等著名中医界人士一起参与进来,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及书画展览,弘扬中医、传播中华文化。

09
 困境与思考 

以下三个问题都是我觉得在以后的中医馆经营中要面对的。

1、药品市场价格不断飙升,导致经营成本升高,增加患者负担的同时也增加医患关系的对立。

药价的飙升除了成本升高以外,也会带来很多患者对我们的质疑。十三行国医馆的药材相对来说质量比较好,一些先煎后下的药材还做了单独的小包装,是一个需要多方沟通与适应的问题。

2、今年是医保新政策实施第一年,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具体应对措施尚不清晰。

医保对我们医馆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但接下来国家指标的分配以及一些相应的政策调整我们会按照相关规定实施,后续也一定是根据这些内容及规定去做一些调整。

3、人才的流失与竞争。

年轻医生的培养和成长我们有很成熟的方案,但随着医疗机构准入机制逐渐宽松,很多中医馆遍地开花,而医生资源是紧缺的,加上资本的引入医生的身价不断抬高,对传统的中医馆经营模式一定会带来冲击,而人才流失一直是困扰与掣肘发展的因素之一。所以还是要思考,是不是有一些更好的方法和措施能帮我们留住人才。

虽然存在问题,但我坚信我们能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在国家中医药领导部门决策层的支持下,在广大的中医人坚守与传承下,一定会突出重围,破茧成蝶,迎来属于中医人的一片蓝天。

I 版权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