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医学博士见血就晕,失业18年回家种地,如今57岁现状令人唏嘘

 刘沟村图书馆 2023-08-30 发布于河南
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史铁生
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个体就像沧海一粟,面对人生一次又一次的抉择,我们应该坚守初心还是随波逐流?
之前的文章我们讲过“放弃北大读技校的周浩”的故事,这篇文章我们来说一说“北大医学博士张进生”坎坷的人生经历。
图片
57年前,张进生出生在湖南常德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常年靠天吃饭,他们希望后代子孙能够有人改变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轨迹。
张进生小时候在读书方面展现出过人的天分,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张进生从小就刻苦学习,高中的时候,以他的成绩考个理想的大学一点都不难
但是,高考结束后,张进生在填报志愿时却犯了难,他本人心仪土木工程专业,但是父母坚持让他学医。
图片
最终,张进生选择让步,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医科大学,就是现在湘雅医学院的前身。
作为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张进生在当地小有名气,都说“寒门出贵子”,而张进生的人生也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只是等待他的或许还有几分命运的戏弄。
来到湖南医科大学学习临床医学,将来毕业还包分配,张进生在踏入医科大学大门的时候等于一只手已经捧起了铁饭碗。
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图片
就在张进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之时,他意外的发现自己见到血后就头晕、恶心,这就是俗称的“晕血症”,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晕厥。
医生晕血,无异于自毁前程,可是身体条件吃不消确实也没办法,尽管如此,在大学5年的时间里,张进生依然保持着学习的劲头。
毕业后,张进生被分配到了天津的一家医院,离家远,再加上自身晕血,张进生入职后在工作方面屡屡受挫,还有他本人不善交往,渐渐地,张进生萌生了考研的念头。
图片
26岁那一年,张进生考上了北大。
在北大校园,张进生找回了久违的自信,三年后,他又继续攻读博士。
本以为博士毕业,就可以顺利实现人生抱负,相较于同龄人,也增加了竞争的优势。
谁曾想,在这过程中,张进生却意外考上了英国皇家医学院。
图片
如果能出国继续深造,等到从国外学习归来之时,说不定还可以直接到大学当老师。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面对高昂的留学费用,张进生的所有幻想简直就像梦幻泡影一样瞬间熄灭。
由于在自身晕血症的反复纠结与初入社会的磨炼与退缩中反复考量,张进生彷徨、纠结,最终因找不到人生的方向而患上了抑郁症。
不得已,在博士最后一年,他选择休学。
图片
休学一年后,还没有想好出路的张进生被北大退学了。
命运从此刻开始,对张进生开启了无情的碾压。
由于张进生当年是在天津考上北大的,所以最终以硕士学历退回原籍。
就在张进生还在踌躇不定的时候,国家的就业风向已经变了,工作不再包分配。
张进生不得已投入到就业市场开始找工作,然而,当年性格的短板再一次成为了致命一击。
幸运的是,依靠着北大的光环,张进生最终成功应聘到兰州的一家医院。
在兰州的这段时间,张进生的工资是之前的五分之一,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极度不适。
后来,因受不了女友对自己过往的嘲讽,他决定分手,然后辞职。
图片
人生跌跌宕宕、几经辗转,张进生在一次次碰壁之后,选择回到久违的农村老家。
失去经济能力的张进生,依然做着当大学老师的美梦,自身的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张进生曾一度有点神志不清,还有人说他患有深度抑郁症。
考虑到张进生的现状,当地政府为他补办了户口,还申请了低保,让他能够维持基本生活。
北大医学博士沦为低保户,这样的故事任谁听了都会咋舌,当有人问年老的张进生:“你这一辈子,有没有觉得可惜?”
他说:“我走过的弯路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图片
假如当年家人知道他晕血的实际情况后,还会让他学临床医学吗?
假如张进生本人坚持自己的意见学了土木工程,他的人生是否会是另一番景象?
人生没有如果,每一步都是最好的当下。
路就在脚下,需要我们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北大医学博士见血就晕,失业18年回家种地,如今57岁现状令人唏嘘。
张进生的故事带给您哪些启发?欢迎留言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