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9.3分,这本书满足了我对社会学的所有想象|科学|弗洛伊德|人文主义|社会学家

 拍试卷小助手 2023-08-30 发布于安徽


在志愿填报越来越功利的当下,社会学算不上一个特别热门的专业,还未正式步入社会的准大学生们,往往出于朴素的想象和理想主义的情怀走进这扇门,渴望以一己之力对这个社会有所助益。

然而,却不免失望透顶。现实将告诉他,社会学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它越来越像一门实证科学,充斥着各种经验、数据……至于道德诉求还是其次,社会学将先于社会磨平他的棱角。


电影《青年马克思》剧照

幸好,这不是社会学的全部。早在1963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彼得·伯格在成名作《与社会学同游》里对此说“不”。

他尖锐地指出,社会学家为了五斗米,社会学渴望地位合法化,所以搞出了那套苍白无力的术语和所谓的科学研究方法。


就这方面而言,社会学可以说成功了,然而这也正是社会学的失败!为此,伯格尝试还社会学以人文关怀和反思性,并且是用人人都能看得懂的语言。

他对社会学的应有之义如是表述道,最重要的就是“揭露真相”,即看见系统如何运行、有何预设、靠什么结合,而这就要求有“不恭敬的态度”和“中性化态度”,从不相信所谓理所应当。

60年过去了,无数人仍因阅读此书而备受鼓舞,许多人还自发为他建立网站,其规格之高、资料之详实令人震惊,你还可以在网络中搜索到关于这本书的评论、提要、批注、注疏、解释、语录乃至词汇表。

写作此书时候,伯格方才34岁,然而已经自成体系并且举重若轻,不时抖落包袱、阴阳怪气、指桑骂槐……阅读体验堪称无比畅快。

我们且看他如何揶揄被中产阶级奉为圭臬的弗洛伊德学说——各种人物被扔进观念的大锅,出来时都成为弗洛伊德神殿里的人物。


心理分析法特别适合中产阶级,它给信奉者提供了一幅可信的肖像,与此同时不向他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他们也不必掀翻自己的社会经济家当。

有读者甚至幻想出了快意恩仇的社会学侠客,“人格分裂”的评价恰如其分,因为这正是他所主张的社会学激情的直接体现。




豆瓣网友对《与社会学同游》一书的评价

不急着壮怀激烈,伯格在这本书的开头,欲扬先抑地让我们把社会想象成一个牢笼……

1

人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伯格描绘了一幅悲哀的社会图景,那就是社会这个庞然大物,在我们出生之前已然存在,我们去世之后它将继续存在。

我们的生命只不过是漫长岁月里社会宏伟征途中短暂的插曲而已。可以说,社会是让我们身陷囹圄的囚笼。


我们从小就学会给自我定位,如果偏离正轨就将面临各种麻烦,例如直接的经济压力、周围人的规训、制度和法律的制约,甚至是暴力的控制、肉体的消灭……

中国式父母深明其中奥秘,对于以上的社会制约,往往一言以蔽之——“社会会教你做人”。这种威胁常常有效,为了“做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迎合社会的期望。

正是在这里,社会学洞察到,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别无选择时,他就是在自欺欺人

更进一步,一切制度结构都必然依赖欺骗,社会上的一切存在物都带有自欺的成分。


这就解释了为何社会如囚笼,大多人却没有如坐针毡,因为他们把社会的要求加以内化了。社会不仅控制着我们的行为,而且塑造着我们的身份、思想和感情。

伯格指出,我们确实受制于社会的枷锁,然而这个枷锁正是我们和社会合谋打造的!

我们与社会的合作就是对自己的背叛,我们自己纵身跳进了社会的陷阱。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更像是木偶剧场里的提线木偶,面对着不同的观众不停换装扮演不同的角色,久而久之入戏太深、难以自拔。


提线木偶的背后何尝不是提线木偶

2

然而人注定是自由的!

监狱、囚笼、枷锁、木偶……如果你认真地考虑了伯格的设定,那么不免陷入幽闭恐惧症。

但这些都并非牢不可破,只不过你无法用经验手段和科学验证去证明,就像你可以证明椅子的有用却永远无法证明它的美丽。

正如前面伯格所指出的,我们需要与社会合作以便使我们被社会禁锢,一旦我们用合作、共谋的观点看社会,社会就显得很脆弱。


例如,造反精神在历史上代不乏人,一些变革/革命固然不如预期的那样彻底,被以不那么激进的方式重新整合进社会,但是这种改变得以发生就令人欣慰。

一切革命都是从意识的变革开始,正如我们从人类历史上所看到的的那样,社会制度早在被暴力推翻之前,已经由于人民的鄙视而失去了意识形态的支持。

除此以外,伯格还提供了另外两种获取自由的手段,那就是超然于外和巧妙利用

超然于外的态度让人可以躲进属于自己的精神城堡,进入自我流放的境界。伯格还从戈夫曼的拟剧论出发,重点强调了“游离”的方法,即不必全心投入去扮演角色。

这种方法对于我们而言其实并不陌生,想想孔子笔下的“君子不器”,还有庄子所主张的“逍遥游”,“游离”把既定性变成了可能性


如何把可能性最大化,这就涉及对制度的巧妙利用,事实上人有聪明的办法绕开和颠覆最精巧的社会控制系统,即使是在那些冠冕堂皇的成功人物身上也能看出端倪。

伯格断言:“如果没有假装的博学,任何大学都不能够生存;如果没有假装的诚实,任何企业都不能够成功;如果没有假装的信仰,任何教会都不能够维持”。

老子也曾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把无当作有的作用实现的条件,从整全的角度来看,任何人都可以在无的地带有所作为。

正因为如此,当一个人说他无从选择的时候,其实不过是生活在自由中而逃避自由,这种情况下他所扮演的角色反而给了他“自欺”的最好借口


阿伦特曾提出“平庸之恶”的概念,即对个人价值判断权利放弃的恶,解释了普通人如何成为极权主义体系中的演员。图为德国控制下的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甚至可以这么说,集体共谋的“自欺”正是社会运转和存在的前提。每个人都有欲望,而每个人都必死无疑——正是那些“自欺”的设备、仪式、情境把形而上的问题封闭起来,使得我们能够生活在非本真的想象中

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程度的阿Q,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是走向自由的开始。

3

社会学带来觉醒和自由

到了这里,个人终于得以从那个自己参与打造的囚牢中获得解脱。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社会学有助于社会变得更好吗?

伯格认为未必。他用韦伯的话解释道,社会学是“价值无涉的”,这意味着社会学可以把人从贫民窟里解放出来,也可以把人送进监狱。

知识改变命运,清晰的识见有助于获得控制权,社会学可以帮助改变社会,然而学习者也可能只是利用它来成为“人上人”——只有理解游戏规则的人才能够欺骗人,而获胜的秘密是不真诚。

这也就意味着这种成功以自我意识到自欺为代价,为此社会学的母题先天地使它倾向于成为真正的人道主义的基础。


社会学的知识使人产生相当程度的清醒意识,而这种意识使得他对于过去和未来都不盲从,因为他对传统不轻信、对未来的乌托邦也心存怀疑。

鲁迅先生也曾经在散文诗中表达过类似的无地彷徨,“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幸而“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而伯格显然乐观得多,他认为学习社会学不意味着成为愤世嫉俗的格格不入的人,他可以将悲悯的情怀、适度的承诺和一定程度的喜剧意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游戏规则“玩世不恭”地促进人的价值的实现。

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如伯格指出的,动摇别人根深蒂固、理所当然的信念,可能会让初学者觉得无法接受。

这也令人想起鲁迅先生著名的铁屋譬喻,如果铁屋里的人注定要死,为何不能给他个痛快(在这里我们不妨把铁屋看作每个人都具有而又不可避免的刻板印象,而社会给注定一死的人以麻痹和保护)。

鲁迅:“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钱玄同:“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伯格认为,自觉意识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状态,人们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磨难和风险。

尽管人生如戏,社会时刻影响和操纵着我们,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停止木偶的演出动作,抬头仰望并感知操纵我们的那一套“木偶线”。


谈谈彼得·伯格的观点带给你的启发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此书

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

作者:[美] 彼得·L.伯格 著 何道宽 译

-End-

观点资料来源:《与社会学同游》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不要放弃生而为人的自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