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田风雅》|宝应朱氏,白田风雅

 原典纪书局 2023-08-30 发布于广东

宝应,又称白田,地处江淮河海之间,其风气朴茂,多笃学好古、文儒鸿笔之士,如王岩、乔迈、陶澂、乔莱、刘中柱(雨峰)、陶蔚、乔亿、王嵩高、刘台拱、刘宝楠皆当时著名的宝应硕儒文士(后二人未入选)。原典纪书局(孔夫子旧书网店铺)此次推出《白田风雅》便是宝应的地方诗总集,此集底本为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二年刻本。

  

  宝应朱氏乃明清江淮名门望族,列朱、刘、乔、王四大文献世家之首。在清代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发展史上,宝应朱氏因其卓越的学术贡献,向为学界所称道。朱氏一族之中,学者众多, 学养深湛,著述甚丰。朱士端《吉金乐石山房文集·跋》曰:“自明初琴鹤徵君著《驯鹤亭稿》,以诗书起家,历今十有七世,五百余年,子姓宗支,凡属有道有德者,几于人人有集。”原典纪书局此次推出的《白田风雅》便是由宝应朱彬所编。

  

  

  

  

《白田风雅》收录清初至道光初年宝应县作者三百一十六人,诗一千三百余首。该集录诗特别注重富于社会内容之作品。如陶澂诗就较为全面反映了明清之际宝应人民所遭受的种种苦难。书中对于重要作者皆有评论,署名者不止一人,如清初诸家多署“刘雨峰曰”,此为刘中柱之评;或署“刘楚桢曰”,则刘宝楠之评;以署“游道堂诗话”者为最多,此即编者朱彬之评语。二十卷以前作者以时代为序排列。二十卷、二十一卷为朱氏家集(按宝应县以朱、乔、刘、陶为四大家族),二十二卷为“闺媛”,二十三卷为“释子”、“羽士”,二十四卷为“官师”、“流寓”、“酬赠”。所收多为清初至中叶名士,如孙蕙、叶燮、王猷定、宋琬、施闰章、王士禛、程可则、朱彝尊、查慎行、沈德潜、袁枚等。此书编成于道光元年(1821),并未刊刻。清末朱彬曾孙朱绶生请乔止巢加以增订,于光绪间在金陵书局刊刻出版。

  

  

  

  《白田风雅》是朱氏代表作之一,研究明清宝应朱氏家学是深化扬州学派研究的需要。宝应朱氏家族一门学者众多, 灿若繁星。其中朱泽沄可谓扬州学派的先驱, 朱彬、朱士端允称扬州学派之中坚力量。其他如朱克生之文学、朱百度之金石学等亦颇有可观。我们整理和研究他们的著述有助于我们摸清底细、探清源流, 从而勾勒出扬州学派内部发展的脉络, 总结其演变的规律。此外, 研究明清宝应朱氏家学是扩展江苏文脉研究的题中之义。宝应一地, 虽区区一县之域, 却孕育出朱、刘、王、乔、成等几大学术世家, 其文化脉络自明清以来代代相接、传承有序, 宝应朱氏一族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 颇具典型意义。以宝应朱氏为研究案例, 有助于理清江苏文脉之传承线索, 为江苏文化建设提供思想源泉和不竭动力。

  

  

  

  

  

作者简介

朱彬,字武曹,江苏宝应人。(1753—1834年)乾隆六十年举人。彬幼有至行,年十一丧母,哀戚如成人。长丁父忧,敛葬尽礼,三年蔬食居外。自少至老,好学不厌。承其乡王懋竑经法,与外兄刘台拱互相切磋。每有所得,辄以书札往来辨难,必求其是而后已。於训诂、声音、文字之学,用力尤深。著有《经传考证》八卷,《礼记训纂》四十九卷,《游道堂诗文集》四卷。朱氏代表著作之一为《礼记训纂》,收入中华书局标点本清人注疏十三经。这也是清代学者研究《礼记》的代表著作之一。

上文所介绍的中文古籍善本图文信息,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

了解更多海外所藏中文古籍善本信息,或咨询古籍善本、中国古画仿真复制定制、图书代理出版,欢迎关注:原典纪古籍善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