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建筑之斗拱二

 黄之中 2023-08-30 发布于上海

图片

(《营造法式

什么是铺作?其实它是有两层含义。

斗栱形象的称谓

大凡斗栱一般是由斗、栱、昂等主要构件组成,在营造法式中每一组称为一朵。布置在不同位置的铺作,有对应特定的名称,比如柱头上的铺作为柱头铺作,两个柱子中间的为补间铺作,转角处的铺作为转角铺作,两个蜀柱之间的铺作为攀间铺作等等。

图片

(唐代佛光寺东大殿铺作分布)

图片

(攀间铺作)

斗栱的层叠出跳

营造法式》中这样解释的含义:“今以层数相叠出跳多寡次序,谓之铺作”。一朵是由斗、栱、昂等构件纵横交错堆叠而成,而铺作表明了堆叠出跳与斗、栱组成的关系

营造法式中规定,由衬方头层、耍头层、栱或昂层以及栌斗层组成,其中衬方头层、耍头层、栌斗层是斗栱的基本组成单元,相当于是常数,是不变的,而栱或者昂根据建筑等级或功能需要可以有不同的数量,由此铺作数可以用简单的公式理解为n+3,3是衬方头层、耍头层、栌斗层,n是出华栱或者昂的数量,并规定有一个华栱或昂就为出一跳,出一个华栱通常称为单杪,出一个下昂通常称为单下昂,依次类推。

图片

(宋《营造法式》中计跳示意,出跳数为n+3,示意图片为六铺作出三跳

比如,四铺作出一跳,同时四铺作是斗栱中的最低等级,不能再低;此外,五铺作出两跳,六铺作出三跳,七铺作出四跳,最高为八铺作,出五跳,只有最高等级的建筑,如皇家大型宫殿建筑、宗教建筑等才准许使用。另外,铺作同时有着组件出跳次序的限定,比如八铺作一般是先出两跳华栱,再出三昂,而不是先一跳华栱,接着出三昂,再出一跳华栱。

图片

单下昂铺作,出一跳

图片

(单杪单下昂铺作,出两跳

图片

(单杪双下昂铺作,出两跳

图片

(双杪双下昂铺作,出四跳

图片

(双杪三下昂铺作,出五跳

图片

(佛光寺东大殿转角铺作,双杪三下昂铺作实例,出五跳

那么,铺作的基本构件都有哪些呢?

营造法式中斗栱的栱一般包含华栱、泥道栱、瓜子栱、慢栱和令栱等五种类型。

华栱,指垂直于建筑墙体方向内外出跳的栱,乃纵向斗栱,它是铺作体系中的主受力构件,也是判断斗出跳个数的基本单元。

图片
图片

华栱

除了华栱之外,泥道栱、瓜子栱、慢栱和令栱均为横向斗栱,即平行于建筑墙体方向的斗拱。

泥道栱,位于栌斗与华栱交接位置,起着支撑和传递槽荷载的作用。由于古人常在拱眼壁(即两朵斗拱之间的间隙)位置采用竹木材质封堵并用泥灰进行抹面,因此泥灰抹面位置的栱,顾名思义为泥道栱。

图片
图片
泥道栱

瓜子栱,五铺作以上的重栱造会出现瓜子栱这样的构件,它位于令栱和泥道栱之间,垂直于各跳华栱和昂头之上,是铺作中长度最短的栱。

图片

图片
瓜子栱

慢栱,是置于泥道栱或瓜子栱之上的栱,位于泥道栱之上的称为泥道慢栱,位于瓜子栱之上的称为瓜子慢栱。

图片
图片
(慢

令栱,安置于最上面里外跳头之上,通常用于承担檐下枋或槫,若铺作顶端有耍头,则与耍头垂直相交。

图片
图片
令栱

实际使用过程中,泥道栱、瓜子栱、慢栱和令栱等此类横栱的形制和尺寸根据不同情况会有所差异。比如铺作里跳会与梁栿搭接,需改变原有的榫卯开口,使其与梁栿契合。如果开口在栱的下方则称为骑栿栱,开口在栱的上方则称为绞栿栱。

图片
(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斗栱里跳)

营造法式中斗有四种类型,分别为栌斗、交互斗、齐心斗、散斗。

栌斗,是位于铺作最下层的斗,它是斗栱和柱头之间重要的枢纽,有方、圆及讹角形等多种样式。

图片

图片
(栌斗)

交互斗,位于铺作出跳跳头位置横纵构件交接处的斗,如用于华栱或昂与令栱或瓜子栱交接部位。

图片
图片
(交互斗)

散斗位于横栱两端的斗,在偷心造时也用于华栱跳头。

图片

图片
(散斗)

齐心斗,是位于横栱中心位置的斗,仅有方形。

图片
(齐心斗)

昂,在营造法式中有多种称呼——“其名有五:一曰櫼,二曰飞昂,三曰英昂,四曰斜角,五曰下昂”,它是铺作中的斜向构件。古人为了建筑屋顶出檐更加深远,而不是让铺作层层累加使得屋檐起翘过高,就发明了用昂这种斜向构件来支撑屋顶深远檐口的办法。曹魏大臣何晏在《景福殿赋》中有诗云:“飞枊鸟踊,双辕是荷。赴险凌虚,猎捷相加。”飞枊指的就是古建筑中的昂,像展翅的飞鸟一样担起厚重的屋顶。

图片
(佛光寺东大殿铺作中的昂)

从力学角度分析,昂可以作为一个杠杆构件,以泥道栱和慢栱为支点,一端压在梁栿之下,一端挑起屋檐。

营造法式中把昂分为上昂和下昂。

下昂,即可在建筑外立面上直观可见的昂,它从屋檐橑檐枋下开始,直深入建筑内部的平槫底。下昂根据部位不同分为昂尖、昂身和昂尾。

昂尖,即昂最外端尖状形态,根据造型不同有琴面昂、凹面昂、标准批竹昂、起棱批竹昂和削尖起棱批竹昂五种类型:

琴面昂顾名思义就是指昂尖呈双曲面造型,像古琴一样;

图片
(琴面昂,金“高平中坪二仙宫正殿”)

凹面昂从交互斗开始“外斜杀向下,留厚两分”为昂嘴,“昂面中凹两分,令凹势圆和”;

图片
(凹面昂,元“上党李坊洪福寺前殿”)
标准批竹昂的昂尖有如被斜劈开的竹子断面一样,昂面顺直平滑;

图片
(批竹昂,唐“五台佛光寺东大殿”)

起棱批竹昂,又叫做批竹琴面昂,是琴面和批竹造型的混合,它自斗外斜杀至尖,同时昂面有凸起形如琴面。

图片
(批竹琴面昂,北宋“高平崇明寺中殿”)

削尖起棱批竹昂,是起棱批竹昂基础上对昂尖进行了削尖处理,使得昂尖更具有细节。

图片
削尖起棱批竹昂,北宋“平顺龙门寺大雄宝殿”

昂身,即位于昂尾和昂尖之间,昂作为杠杆部件的主要部位,昂身上下部位一般都会根据实际需要开设卯口,或者垫置暗销来跟相邻部位的枋木相连。

图片
(昂身)

昂尾,即昂身的尾部,它一般有三种构造形式:1.如果屋顶顶部为彻上明造,就可以用挑斡,可挑一斗也可挑一材两栔(令栱替木);2.如果屋顶有天花,从槫安置蜀柱来压昂尾;3.如果当柱头,就以梁栿以压之。

图片
昂尾,挑一斗
图片
(昂尾,挑一材两栔

上昂一般用于铺作里跳还有平坐的外檐外跳,它能使铺作层在出跳长度较小的情况下实现提高铺作高度的目的,适用于五铺作及以上的斗拱,上昂的下部栱会用偷心造栱材,昂的底部用靴楔进行支撑稳固,上昂的现存世实例极少,见于浙江金华天宁寺、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等。

图片
(上昂,元“浙江金华天宁寺”
图片
(上昂,宋“苏州玄妙观三清殿”

以上就是宋《营造法式》中铺作的主要组成构件,下一篇和大家一起分享铺作的附属构件。

... The End ...

古建杂谈

一个醉心古建筑的小二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