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色产业:“变废为宝”的种养循环

 昵称37581541 2023-08-31 发布于江苏

中国有机肥协会

提供最前沿的行业信息

      “植五谷、养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种养结合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绿色种养循环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措施。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就是要统筹兼顾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优化调整种植业、养殖业之间及相关产业内部结构,发挥各要素生态功能,实现产业相互融合,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专家介绍,我国每年作物秸秆与养殖粪污,通过绿色技术处理转化,每一吨上述物品至少可增加1000元的收益,即存在总价值达6万亿元的经济效益。将这些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变废为宝,需要绿色技术的支撑。

  种养循环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衔接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使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养殖业为土壤及作物提供肥力和养分,从而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推进绿色种养循环,需要种植业和养殖业合理搭配、紧密结合。统筹协调土壤、水体中的水、肥、气、热、微生物五大要素,坚持构建种养结合,粮饲、粮经、粮草结合,水旱结合,林草结合等环境友好型农作制度,因地制宜推广“稻鱼(蟹)共生”“猪沼果(茶)”“林下经济”“草畜一体”等绿色种养结合技术模式,实现区域农业资源循环高效利用。

  同时需要全面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清洁化生产。种植业要大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养殖业要以畜禽养殖规模化和标准化为抓手,配套有机肥加工、沼气发酵等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要加大畜禽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后续产品在种植业土壤培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全面实现畜禽养殖场及种植业清洁生产。

  畜禽粪污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用则利,不用则害。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通道,全国试点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真正实现“粪污”变“粪肥”,“污染源”变“资源”,促进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农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提供重要支撑。绿色种养循环是打通种植业与养殖业的桥梁,也是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未来将会发挥更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审核专家:高志岭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