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3岁肿瘤专家患癌,抗癌一年离世,临终前的嘱托令人泪目

 草草菇凉 2023-08-31 发布于四川

院长回扣竟然高达1600万?

最近,一医院的医疗器械价格被曝出,让大家震惊的是,原本1500万的医疗器械,竟标到了3520万的价格。

医院本应是救死扶伤的神圣之地,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人却将黑手伸向了这里,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攫取财富,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严重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随着医疗资源的日益紧张,和医疗成本的不断攀升,让患者感到无助,也让公众对医疗行业失去信心。

不过,今天的主人公华益慰,一定会让你颠覆对医生的看法。

1933年,华益慰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

当时时局动荡,战争和疾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华益慰亲眼目睹了父母为医疗事业付出的辛勤努力,这让他成为一名医生的决心更加坚定。

1950年,华益慰从南开大学毕业后,被录取到协和医学院燕京大学,开始了他的医学求学之路。

三年后,他进入军医大学深造,正式成为一名军医。

他一直秉持着“医者仁心”的信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学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60年,华益慰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自愿参加支援西藏的医疗队,但遭到了领导的拒绝,理由是:参加工作时间不长。

华益慰没有放弃,而是继续积极争取,他还写信告诉父母自己的决心,并要求将婚期推迟一年。

同为医学世家出身的未婚妻,非常理解华益慰的心情,支持他的决定。

华益慰深知,成为一名医生,并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誉和成就,更重要的是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接下来的工作,华益慰尽心尽职,每天不是在了解患者病情,就是在和医生探讨治疗方案的路上,熬夜成了家常便饭。

他的行为也深深打动了领导,毕竟除了工作时间不长之外,也没有什么理由再拒绝他了。

之后,华益慰去了西藏,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改变。

他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工作,投身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这里,他看到了病痛的折磨,看到了生死的较量,但他从未退缩。他始终坚守在病人的身边,用他的医术和仁心,为患者带来了希望和温暖。

从西藏回来后,他受到领导的表扬,并被评为“积极分子”。

从那以后,只要有外派任务,必定有华益慰的身影。即使到1998年退休,他仍然哪里需要哪里去,坚守在临床工作的一线。

就算年过七旬,他每年仍然进行100多台手术,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精神。

华益慰对于工作的态度,总是极其谨慎和慎重的,无论遇到大病还是小病。

1992年,一位农村姑娘王文亚来求医,她从小就饱受食道静脉曲张的困扰,经历了呕血、便血的痛苦,在老家也进行了两次手术,但病情并没有改善。

有一天,王文亚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她猛烈地呕吐着,一大盆血吐在脸盆里,把在一旁的妈妈吓坏了。

她的家人商量着把她带到北京治疗,但众人都沮丧地摇摇头说:“算了吧!在我们这里看病都要花几千块,去北京不是更贵吗?负担不起啊!"

王文亚的妈妈抱着她哭了起来,然而,对于一个奋不顾身的母亲来说,此刻什么困难都不足为惧。

面对别人的好言相劝,她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坚持要带着孩子去北京。

其实她心里也没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去哪家医院。但她心里有个信念,就是人民解放军,可以帮助人民解决困难。

这个信念让她清醒了不少,毫不犹豫地说道:“我要去人民解放军医院。”

进入北京军区总医院,这里的医护人员真没让她“失望"。他们细心地为王文亚进行常规检查,为第二天的手术做准备。

检查报告第一时间出来后,华益慰认真的检查各项指标。当看到血红蛋白含量这行时,眉头不经意地皱了一下,立即打电话到手术室,取消王文亚的手术。

因为王文亚血红蛋白只有3克,也就是俗称的贫血。如果强行手术,很有可能出现危险。

华益慰立即安排王文亚住下,先进行营养补充,然后再进行手术。很快姑娘的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华益慰才松了一口气,然后安排后续手术。

早上6点进入手术室,下午4点王文亚才被推出手术室,称为“华一刀”的华益慰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手术,可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呢?

直到王文亚的妈妈看到手术费用时,才了解事情的真相。

原来,华益慰为了帮助王文亚节省费用,在缝合伤口时没有使用价值一万多元的进口缝合器械,而是花了九个小时,亲手一针一线地缝合伤口。

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连站立九个小时都不容易,更别说对于一个患有腰部,陈旧性骨折的人了。华益慰的毅力和忍耐,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

1995年,华益慰医生为张秋海的妻子进行了小肠癌手术。张秋海想要送些东西来表达谢意,最终选择了给华益慰医生一个红包,就匆匆离去。

住院时登记的地址,也早已人去楼空。为了这个红包,华益慰不知道问了多少人,可多方打听下来,张秋海还是没有找到。

华益慰没有放弃,一直努力寻找张秋海,希望能够归还这笔钱。

在华益慰的心里,认为这钱肯定是要还的,就以张秋海的名义,把红包里的1000块钱存进了银行。

9年后,华益慰病重躺在床上,向妻子张燕容提起这件事。张燕容立刻表示:“这件事交给我吧。”

经过一番周折,张燕容终于打听到了张秋海的地址,希望这次能够退还红包。

张秋海听到是华益慰医生还红包时,当场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他认为这笔钱是出于感激之情,坚决不愿再收回。

最后,谁都没有留下这1000元的存折,而是交给医院,作为教材用以教育医务人员。

作为一名医生,华益慰始终把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他的医者仁心让人感动。

就算他胃癌晚期,已经在住院前夕,也要完成最后一台手术,只因为他答应过患者。

华益慰患的是胃癌,几乎所有胃癌的并发症都在他身上出现了,他便每天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临终前,他向家人特别嘱咐道,一定要将自己的遗体交给医院做研究,以便给其它医生积累经验。

就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要用心去关爱每一个病人。

2006年8月12日,华益慰主任还是走了,他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是他留下的医德医风和爱心却永远在我们心中。他是医生中的典范,他的一生都在为病人付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让我们向华益慰主任致敬!

作者:长青藤

编辑:桢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