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变则通,国企战略规划与转型的3点思考

 混改风云 2023-09-01 发布于北京
混改风云公众号第1511篇原创文章

知风云:变则通,通则久。只有不断推进转型变革,才能保持长久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基业长青。

作者|知本咨询国企改革数据中心 白佳馨

责编|亿亿 编辑|阿苓

近来,笔者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

十四五中后期,特别又是在国企改革深化行动以及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等行动背景下,企业如何才能做到持续性、稳定性发展,又该如何在战略中得以体现?

身处战略转型窗口期,面对着一个加速变化不断动荡的“超复杂环境”,如何以创新精神寻求新的市场定位和竞争力,成为诸多企业正在面临着的一大难题。

思考这一问题时,笔者不由想起了2021年,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银行”)行长缪建民在招商银行的年报致辞中提出的一段话,该段话的大意是这样的:

转型变革一定要及时,要在转型的战略窗口期作出关键战略决策,做决策要具备强烈的危机感和战略眼光,同时要长期、坚定的战略执行。

短短几句话,让“马利克曲线”一词受到诸多国企高层的关注。

所谓马利克曲线,是以欧洲管理学家弗雷德蒙德-马利克命名的一种管理工具,主要探讨企业转型创新发展的路径问题。

图:马利克曲线
图片来源:CSDN

如图中,灰色曲线为原有业务根基,绿色曲线为创新业务曲线或第二增长曲线,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冲击和融和,一个代表过去,一个代表未来。

马利克曲线的形成正是企业管理者面临企业转型时,作出预见性的作出创新决策,转移资源,梳理新的管理方式,进行组织实施,从而形成一条优化发展之路的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的战略规划与转型。

01

战略不是对与错的选择,而是在对和对间博弈

上段话看似抽象,实则却是每家企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以下,我们代入到华为成长史来看一看:

1996年,华为只是一个通讯设备的小代理商,当时华为靠代理费赚到了第一桶金,有人建议用这笔钱在深圳买一块地,进行多元化发展。但是,当时的华为领导者任正非做了一个决策,就是把这些钱都用在产品研发上。他认为:

华为只有卖自己的产品,才能让华为开始转型。

这是华为第一个非常关键的战略选择,这也成就了今日的华为。

2016年,华为迎来了其重要的战略转型。

那年,华为正式启动了数字化转型,2017年初更是将公司愿景调整为“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随后,“对准战略、描绘愿景、设计蓝图、规划项目”,真正将“一张蓝图绘到底”。

站在2023年,我们再次回头看华为的战略转型之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华为从来不是在正确战略与错误战略之间做抉择,而是对与对的交锋;

其次,可以看到,在战略转型窗口期,华为确定了其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战略方向,然后付之以精兵强将,最终取得突破,这也恰恰印证了上文招商银行年报中提到的长期、坚定的战略执行。

02

马利克曲线与“三项战略”

听完这个故事,或许你就更能理解马利克曲线的运行了。
以马利克命名的“马利克曲线”,阐释了企业通过转型变革获得新发展空间的理念。

马利克认为,对于企业而言,未来和过去的发展路径(曲线)是截然不同的。

身处战略转型窗口期,面对包括资源、环境、气候、老龄化等在内的一个加速变化不断动荡的“超复杂环境”,需要整合系统论、控制论和仿生学的方法,以创新精神寻求新的市场定位和竞争力,也就是找到未来发展的“马利克曲线”。

乍一看,马利克曲线似乎同“第二增长曲线”差别不大,只是马利克双S曲线有交叠的部分。然而,这个交叠的区域,正是马利克新思维的要点。

图:第二增长曲线

如果将上文中灰色曲线定义为“旧世界”,即现有业务,而绿色曲线代表“新世界”,即未来业务,那么这两条线交叠的区域,这个转换的区域,正是让决策和管理变得棘手的地方。

这也是国有企业战略转型中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即传统管理和现在的现代管理怎么结合?

在这里,国企高层们会发现以前的关键资源正在失去曾经的控制力,但仍会下意识地抓着它们不放。同时,“灰色曲线”业务的人才是否还能对“绿色曲线”业务有所贡献也成为一个问题。

为此,马利克基于“巨变模型”开出对策,即所谓的“三项战略”:

第一项战略,是在业务层面上。要有扎实的第一增长曲线,尽可能长时间地利用“灰色曲线”的优势,也就是维持好现有业务。

第二项战略,是在创新方向上。是要与现有的业务根基相关联,及时确立“绿色曲线”,以便在需要时就能拥有它,也就是布局好未来业务。

第三项战略,是在管理实施上。一定要做好各种隔离,实现从“灰色曲线”向“绿色曲线”的转移。这之中既包括人才等内部资源,也包括客户、渠道等外部资源重心的调整。

这一套战略虽然不是什么奇招,但其重点在于,业务变革、战略调整需要的远不仅仅是这三项战略,而且是三种不同的管理人才和治理方法。

至此,如果企业能够抓住转型机会,实现绿色曲线和灰色曲线的拟合,就能够得到上图中那条始终上升的曲线,企业就能够切换到新的道路上,真正实现基业常青,能够跨越产业的周期。

03

招商银行的三驾马车

马利克提出的“三项战略”可以很好地协助企业实现战略转型与新赛道的开拓。以下,我们来看看招商银行是如何以“马利克曲线”为基础,实现自己在新时代“三驾马车”的?

招商银行的答案在于财富管理、金融科技、风险管理,这三点也分别可以对应上文的“三项战略”。

在财富管理方面,招商银行提出要打造“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数字化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的3.0模式。

在金融科技方面,招商银行围绕打造大财富管理价值循环链的工作主线,深入推进全行数字化转型发展和3.0经营模式升级。

在风险管理方面,招商银行构建构适应3.0模式的全面风险与合规管理体系。

以上,招商银行分别从业务、创新、管理三方面,扎实发展灰色曲线,结合已有业务开拓发展绿色曲线,同时紧抓管理实施,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风险管理理念,以金融科技为工具,以审慎的风险文化为保障,打造覆盖全客户、全资产、全风险、全机构、全流程、全要素的“六全”风险管理体系。

新改革深化行动发令枪已经打响,围绕国企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目标,国有企业亟待寻找自己的国资转型之道。

现在,我们回到开头的马利克曲线图,以该曲线为坐标,既对企业也对自己发出以下“五问”:

  • 第一问:现在,我们在哪里?
  • 第二问:什么是两条曲线可能的走向?今天的业务还能做多久?对所谓“未来”的业务,我们做了多好的准备?
  • 第三问: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把今天的关键资源转换成明天的?
  • 第四问:这样做会带来什么风险?如果我们不做这样的转变又会有什么风险?如果我们做这样的转变,我们有什么风险?
  • 第五问:我们究竟有什么选择?


 好文推荐


精彩视频推荐


混改风云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