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气虚、气陷、气滞与气逆20+种中成药选择及解读

 mxb08 2023-09-01 发布于黑龙江

一、气虚:


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临床表现为气短、不愿言语、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时上述症状加剧等。常用中成药如下:

1.黄芪精:用于气虚血亏,表虚自汗,四肢乏力,精神不足或久病衰弱,脾胃不壮。

处方解读:黄芪补气固表止汗。

药品特色:黄芪性甘,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本品是黄芪经过乙醇提取后的制剂,其多糖和皂苷成份溶出多,制成的药品药效好。          

临床应用:用于治疗脾气虚证,水肿,血虚证以及气血两亏,久病衰弱,四肢乏力,自汗、盗汗等病症。

类似功效中成药:人参健脾丸、玉屏风散、黄芪口服液、阿胶黄芪口服液、复方阿胶浆、北芪片、益安宁丸、六君子丸、养心氏片、人参再造丸等。

二、气陷:


指气虚无力升举而反致下陷的证候,常由气虚证进一步发展而来,或者劳动用力过猛,过久损伤某一脏气所致。常用中成药如下:

1.补中益气丸: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泻泄,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处方解读: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共收补中益气之功;配当归补血,协助党参、黄芪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升麻、柴胡升举下陷清阳,为佐使药。炙甘草调和诸药。

药品特色:本品使中气虚者补之,气陷者升之,气虚有热者除之,共奏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本品主要有调节胃肠运动、抗胃溃疡、抗胃黏膜损伤、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临床应用:用于低热、慢性肝炎、失眠症、慢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心绞痛、重症肌无力等属脾胃气虚、气虚下陷者。

类似功效中成药:归脾丸、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

三、气滞:


指气机淤滞不畅,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经络的气机阻滞,运行不畅,以胀闷、疼痛、脉弦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常用中成药如下:

1.柴胡舒肝丸:用于肝气不舒,胸肋痞闷,食滞不清,呕吐酸水。

处方解读:柴胡、枳壳、香附舒肝解郁,理气止痛,为主药。紫苏梗、桔梗散上焦之郁;青皮、陈皮理中焦之气;木香、乌药行下焦气滞,配合白芍、当归养血柔肝,共为辅药;三棱、莪术活血通络,散郁破结以化血郁;豆蔻、厚朴燥湿除满,行气化浊以散湿郁;山楂、六神曲、槟榔消食导滞,破积除胀以消食郁;茯苓、半夏健脾化痰以祛痰郁;黄芩、薄荷疏肝清热,大黄(酒炒)清热泻火以治火郁;防风搜风理气疏肝,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药品特色:具有增加脑、肝血流量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能使脑血管充盈度增加,搏动性血液供应流量增加,有利于改善脑循环;也可使肝动脉血流量增加,增强其血液循环强度,保肝、利肝,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临床应用:用于慢性肝炎、胸胁部外伤后遗疼痛、术后粘连、经前期综合征、慢性胆囊炎等属肝气郁滞者。

类似功效中成药:舒肝片、沉香舒气丸、沉香化气片等。

四、气逆:


指气机升降出入反常,应降不降,气机上逆,或横逆的病理变化。临床以肺气上逆、胃气上逆为多见。肺气上逆则咳嗽、气喘;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常用中成药如下:

1.苏子降气用于上盛下虚,气逆痰壅所致的咳嗽喘息,胸膈痞塞。

处方解读:紫苏子为君药,降气平喘,祛痰止咳;半夏降逆祛痰,厚朴下气宽胸,前胡下气祛痰止咳,三药均为臣药,以助紫苏子降气祛痰,化痰平喘;佐以当归养血润燥;沉香温肾纳气以平喘;陈皮理气燥湿化痰;生姜、大枣和中降逆。使以甘草止咳化痰,和中,调和诸药。

药品特色:具有降气化痰,温肾纳气之功效。主要有镇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临床应用: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胸膜炎等属气逆痰壅者。

类似功效中成药:香砂六君丸、和胃降逆胶囊、沙棘籽油软胶囊等。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