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届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第33讲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9-02 发布于甘肃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33讲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1.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B.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缺失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

C.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D.基因突变一旦发生,改变的性状就会遗传给后代

2(2022·如皋期末)一头鹿刚出生是正常的,生长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视网膜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下列有关该突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导致细胞内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B.可能会导致该细胞发生癌变

C.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D.通常会遗传给这头鹿的后代

3.下列关于细胞癌变及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的分裂失去控制,但其增殖是有限的

B.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增加,使其易扩散和转移

C.有些物理射线可诱发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

D.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此分化大多可逆

5.下图表示的是控制正常酶1的基因突变后所引起的氨基酸序列的改变。①②两种基因突变分别是(  )

图片

A碱基对的替换、碱基对的缺失

B.碱基对的缺失、碱基对的增添

C.碱基对的替换、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D.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碱基对的替换

6(2022·连云港期初)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B.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可以发生重组

7.下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

A.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互换

BB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

CA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

D.基因突变是等位基因AaBb产生的根本原因

8.动态突变是指基因中的3个相邻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发生倍增而产生的变异,这类变异会导致人类发生多种疾病,且重复拷贝数越多,病情越严重。下列关于动态突变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可借助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B.只发生在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

C.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有所增加

D.翻译产物中某个氨基酸可能会重复出现

9(2021·浙江6月选考-珠蛋白与α-珠蛋白突变体分别由141个和146个氨基酸组成,其中第1138个氨基酸完全相同,其余氨基酸不同。该变异是由基因上编码第 139个氨基酸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引起的。该实例不能说明(  )

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B.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DNA片段的缺失导致变异

D.该变异导致终止密码子后移

10(2022·苏北四市期末)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突变株Alpha的刺突蛋白第501号氨基酸由天冬酰胺替换为酪氨酸。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的复制需要核糖核苷酸、氨基酸等原料

B.病毒颗粒组装需宿主细胞的细胞器参与

C.突变株Alpha的产生是病毒RNA中碱基对替换造成的

D.刺突蛋白的突变可能会削弱现有疫苗的防护能力

11(2021·湖南卷)血浆中胆固醇与载脂蛋白apoB100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LDL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将胆固醇运输到细胞内,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PCSK 9基因可以发生多种类型的突变,当突变使PCSK9蛋白活性增强时,会增加LDL受体在溶酶体中的降解,导致细胞表面LDL受体减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LDL受体缺失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BPCSK9基因的有些突变可能不影响血浆中LDL的正常水平

C.引起PCSK9蛋白活性降低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D.编码apoB100的基因失活会导致血浆中胆固醇含量升高

12(2022·连云港二模)SLC基因编码锰转运蛋白,该基因转录模板DNA单链中的碱基序列由CGT变为TGT,导致所编码蛋白中相应位点的丙氨酸变为苏氨酸,使组织中锰元素严重缺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基序列变化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该碱基变化导致其所编码的锰转运蛋白的功能改变

CSLC基因碱基变化位置的转录产物对应的反密码子为UGU

D.该碱基变化前后,翻译时所需tRNA和氨基酸的数量和种类都相等

13(多选)(2022·溧水期末)基因Aa1a2a3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图能表明(  )

图片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

D.这些基因的传递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4(多选)(2022·如皋一调)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现代生物技术也是利用这一点来改变生物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变异,实质上相当于人为的基因重组,该变异是定向的

B.体细胞杂交技术是人为造成染色体变异的方法,它突破了自然界生殖隔离的限制

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却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D.经过现代生物技术的改造和人工选择的作用,许多生物变得更适合人的需要

15.拟南芥(2n10),十字花科植物,雌雄同株,从发芽到开花约46周,结实率高,常作模式生物用于遗传学研究。拟南芥一般自交繁殖,自然状态下通常为纯合体。某科研小组种植了一批拟南芥种子,发现一株早花突变体植株,收获其种子,并开展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拟南芥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收获的突变体种子种下去,后代仍为早花性状,说明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2)科研小组取根尖分生区细胞制成装片,可观察处于____________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是否正常,以排除染色体变异。

(3)为确定突变性状的显隐性,科研组做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P

F1

F2

母本()

父本()

野生型

早花

野生型

早花

野生型

早花

91

0

62

19

早花

野生型

90

0

61

18

该过程做了正反交实验,首先可以排除______遗传,进而还可证明该突变性状为隐性性状。

(4)查阅资料发现,拟南芥2号染色体上基因N(Nat3)突变为n可导致早花。为确定上述早花突变体的突变基因(a)Nat3基因的关系,现将该早花突变体与基因型为nn的早花突变体相互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观察并统计F1F2的表型和比例。

F1全为野生型,且F2野生型突变型=97,则突变基因an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上述突变基因an可能是相同基因或复等位基因(无显隐性之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突变基因an分布在2号染色体的不同位点上。(不考虑互换)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33讲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

1A 2D 3C 4D 5C 6D 7C 8D 9C 10C 11C 12BC 13ABC 14ABD 

15(1)染色体数目少、生长周期短、结实率高 可遗传的变异 (2)有丝分裂中 (3)细胞质 (4)两条非同源染色体 F1F2全为早花型  F1全为野生型,F2野生型突变型=11


学习高中生物  关注高中生物学习帮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