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黟县是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誉为“中国明清古民居博物馆”、“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有一抹风景,只在一刹那,便惊艳了我们的目光。行走在黟县的土地上,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醉人的绿,呼吸所感是沁人的甜,只此青绿,心旷神怡。有一份感动,只在一瞬间,便温暖了我们的情怀。行走在黟县的乡野里,散落珍珠般的古朴村落,遍地书库般的厚重人文,巧夺天工般的三雕技艺,生生不息,处处出彩。来到黟县,穿行时光长廊、与世界遗产同框,寻访千年印记、与国家名城相拥,邂逅世外桃源、与烟火人间交融。西递、宏村是徽派古村落里两颗闪亮的明珠,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建筑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也是全球首个以乡村聚落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无论是旅游业的繁盛,还是名录遗产的入选,其最大倚仗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徽州村落的烟雨田园,楹联匾额的耕读文化,作退一步想的处世哲学,桃源栖居的梦里乡愁,让人看不完、品不够。【1】 西递,古称西川,因地处原徽州府之西,北宋以前曾设古驿“铺递所”,涧溪双引,水势西流,故名西递。西递村庄形状似长船,村口是偌大的明经湖,四周青山起伏,树木茂盛,四季云雾缭绕,恍若仙境。行走在曲折盘旋的石板路上,但见长街窄巷幽深宁静,房舍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清一色的粉墙黛瓦马头墙,门楣上嵌砖雕、石雕,或戏文传说,或山水花草,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屋内陈设古朴典雅,多挂有山水字画,柱子上多有楹联,如“世人厚德传家,儒雅修身为本”,“积德不倾择交不败,读书不贱守田不饥”之类。厅堂多有一方天井,可通风采光,更寓意“四水归堂”“肥水不流外人田”。虽然同属于徽派建筑风格的古村落,但较之于宏村,西递的历史感更厚实,文化气息更浓重。走在西递青石板铺就的街巷间,与其说是在看一座座老宅院,还不如说是在聆听这些宅院主人的陈年旧事,以及他们身后的历史背景。要了解西递,就必须了解它的过往,否则这些古宅只是冷冰冰的的老房子。西递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怪怪的。据说它的原名叫西川,之所以改称西递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以前这里是交通要道,徽州府在此处设有驿站,用于传递公文和供来往官员临时歇息,而驿站在古代又称为“递铺”,所以西川又称为“西递铺”。另一种说:华夏大地上的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淌的,而西递村内三条溪水却是往西流的,“东水西递”,所以西川也就被称为“西递”了。这两种说法,都自有道理,这也给西递增添了更深的神秘感。西递是胡氏家族的聚居地,自北宋皇佑年间始,胡姓人家迁居于此,开始在这里生息繁衍,逐渐形成了一个大村落。然而,在西递的“追慕堂”里,我们却从屏风的记载上发现西递胡氏原本并不姓胡,而是姓李。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其中还有一个类似于春秋时期赵氏孤儿的故事,故事要从繁盛一时的大唐说起……时间进入公元10世纪,大唐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辉煌,皇位传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十二世孙唐昭宗李烨时,其情景就像东汉到三国一样,皇帝只是个摆设了。公元904年,梁王朱温(原为黄巢起义军将领,后降唐)兵权在握,威逼昭宗将都城从长安迁往洛阳,行至陕州时,皇后何氏生下一个男婴。李烨深知此去洛阳凶多吉少,为保住皇家血脉,特命人将男婴用皇帝的衣服包起来想方设法藏在民间。历史总是有这样的巧合,当时在陕州做官的是婺源人胡三,为替皇家分忧,胡三冒死将皇子秘密带到家乡婺源,改名为胡昌翼。昌是平安吉祥,翼是翅膀,取意平安脱离虎口的意思。于是,胡昌翼便在婺源生活下来,成为西递胡氏的祖先。胡昌翼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从此不愿入朝为官,并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义祖大于始祖,儿孙不得复宗”的话,但胡昌翼并未忘记先祖,所以西递的“追慕堂”中至今仍然供奉着李世民的画像,以此向世人证明西递胡氏乃帝室之后。斗转星移几度秋,历史走过五代到了北宋,胡昌翼的五世孙胡士良去南京时路过西递,因惊诧其水势西流,便请来一位风水先生前来踏勘,先生称此处东水西递,其地主富,且山峰呈笔架形状,文运极佳。胡士良听后大喜,便于1047年举家从婺源迁至西递,至此,西递拉开了与胡氏家族共同繁盛与繁衍的序幕。与江南的水乡古镇不同,安徽的古镇鲜有水与桥的相依,更没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但西递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建筑群却宛若一件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珍贵艺术品,古宅的梁、枋、斗拱、雀替、隔窗和栏窗,每一样都精雕细琢,民居内的一门一扇、一窗一棂好像被赋予了灵魂,闪耀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感。走进西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明经湖畔那座高大的牌坊,它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高12.3米,宽9.95米,为三间四柱五层楼式结构,巍峨高耸,通体采用质地细腻的“黟县青”大理石砌成,底座雕刻有四只威猛的石狮子,雕琢精绝。正楼的上方是“恩荣”二字,花板上雕有鹿、鹤、虎、豹等,两旁盘有浮雕的双龙。正楼东西两面刻有“登嘉靖己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和“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胡文光”字样。石柱两侧是栩栩如生的狮子,这两头狮子前爪朝下倒伏着,爪下有只小狮子,既精致又增加了牌坊的稳定性。牌坊横梁上,正面刻有“胶州刺史”,背面刻有“荆藩首相”,显示着牌坊主人胡文光当年的辉煌履历。胡文光乃进士出身,曾做过山东胶州的州官和长沙王的内府长史,得到皇帝的器重,所以牌坊的规格很高,气度非凡。胡文光刺史坊是西递村的标志性建筑,它好似一位400多岁饱经沧桑的老学究,向我们娓娓诉说着西递古老的世俗故事,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富贵荣耀与显赫地位。胡文光于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中举,担任过万载县的县令,以后官至荆州王府长史。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朝廷为表彰胡文光为官二十三年的政绩,恩赐其在自己的家乡竖建功德型牌坊,光宗耀祖。胡文光刺史坊与徽州各地的牌坊式样不同,如歙县的牌坊大都是四根大柱直冲云霄,叫“冲天柱式”。而这座牌坊有五个层次分明的楼阁,叫“楼阁式”,所以称之为“牌楼”。经由胡文光刺史坊,我们来到西递村古建筑群。目前,西递村中有保存完好的典型徽派明清古民居124幢,四合院格局的砖木结构楼房,马头墙,小青瓦,其布局之合理、结构之精巧、装饰之华美、营造之精细、文化之深远,均为国内罕见,被誉为“古民居建筑的宝库”。历朝历代,西递出过不少名人,或为官,或经商,而不论身在何处,都要富贵还乡,大建宅院,这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在西递众多的私宅建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开封知府胡文照家的西园和东园了。胡文照为四品朝列大夫,西园的大门不是很大,但院落很精致。进得西园,树木掩映,花红草绿。一条狭长的小院串起前园、中园和后园,园与园之间以高墙相隔。各种各样的漏窗镶嵌在已经有些发了灰的墙面上,每个园子的门头上都有精美的石雕。东园与西园之间仅有十数米之遥。较之西园,东园显得有些局促,空间狭小,它的厅和院是一体相通的,并没有用墙隔开。站在东园里,仅一线阳光透过天井之上的天窗照在厅前,让人有一种深邃、清幽和肃穆的感觉。东园的墙上有一块树叶形状的漏窗石雕很有寓意,叶子的尖端是向下的,取“叶落归根”之意。在西递,徽派文化的表现除了建筑本身的特点以外,就是各式各样耐人寻味的对联了。如“襟怀旷达云中鹤,品德清高崖上松”,“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一忍为高”,“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惜食惜衣惜财原惜福,求名求利求己胜求人”,“书可读田可耕山中宰相,仰不愧俯不怍世上神仙”,“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等等,从中隐约可以读出徽州人做人做事的心得和行为方式。一个村落,能躲过近千年的乱世与天灾,不仅保持着村落的原始形态,更沿袭与传承着古风古韵,真是得天福获神佑。【2】“青山绿水引诗赋,墨瓦白墙牵画魂”。宏村是一座经过严谨规划的古村落,特别是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专家评价宏村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得益彰,是世界上少有的古代有详细规划的村落”,是“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 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联合国专家称赞它为“举世无双的小城镇水街景观”。因为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地势较高,有时云蒸霞蔚,如浓墨重彩,有时似泼墨写意,四周山色与粉墙黛瓦倒映湖中,人、古建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从外观上说,村落就像一头悠闲的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汨汨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全村完好保存的明清民居130余幢,是中国传统民居的杰出代表之一。树人堂、桃源居、敬修堂、敦本堂、德义堂、敬德堂等一大批古民居独具匠心、精雕细刻,是解密几百年徽商兴衰的必去之地。宏村,是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浸染着灿烂厚重的徽文化。作为李安导演的奥斯卡获奖电影《卧虎藏龙》的取景地而闻名中外。它位于黟县东北部,距离县城约10公里。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取名“宏村”,取宏广发大之意。清乾隆年间为避帝讳改为“宏村”,为汪姓聚居之地。宏村的选址、布局、美景都和水有着直接的关系。水在宏村的选址中作用重大。相传汪氏族人原先居住在黟县奇墅村,屡次遭遇火灾,后来就举家迁到雷岗山上居住,最初建十三楼。鉴于以往教训,宏村人在规划时十分注重人工水系的安排。整个村落采用“牛”形布局,以雷岗山为牛头,村口的两株古树为牛角,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蜿蜒的水圳为牛肠,民居建筑为牛身,四座古桥为牛蹄,称作“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形状惟妙惟肖,整个村落就像一头悠闲的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柔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自南门步入村中,迎面是一泓碧水,水面开阔,南湖的景色猝不及防地扑向你的眼帘。南湖位于宏村南首,明万历丁未年(公元1607年),随着家族人口的增多,单靠“牛胃”月沼蓄水已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汪氏81世祖汪奎光带领族人花了三年时间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南湖呈大弓形,形似牛肚,方圆数十亩。湖堤分上下层,上层石板铺地,下层沿湖栽柳植杨。一座轻巧的石拱桥横跨其上,将湖水分隔东西,成为进入村庄的主要通道。湖畔岸边,古树参天,垂柳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水中。半湖绿荷随风起伏,圆润翠绿的叶面上托起星星点点珍珠般的雨滴,因我们到的时候还是初夏,见到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想必再过些时日,荷花绽放,那景致一定好美好壮观。眺望湖面,波光粼粼,水天一色,远峰近宅,倒映湖中,明暗协调,动静相宜,给人感觉幽深雅静、清新明丽。村落正中央有一半月形的水塘,被称为“月沼”,当地老百姓称为“月塘”,也就是所谓的“牛胃”、“牛小肚”。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当时宏村汪氏76世祖汪思齐发现村中有一处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于是请来风水先生及族内长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出扩大宏村基址及村落全面规划的牛形水系蓝图,遂拦河建坝通过水渠/水圳将水引入村中心天然泉水处,建池塘,供饮用/洗涤及防火。其后裔汪升平等人投入资金,继续挖掘修建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四周青石铺展,水面清澈,透明入镜,粉墙黛瓦倒映在水中,真的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在黟县宏村,最为让我心动的并非美丽的南湖,也不是静谧的月沼,而是村里那条九曲十弯、缓缓流淌的细小水圳。这条终年水流不断地水圳,总长有1200米,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3年),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宏村人的祖先很会利用自然溪水来做文章,他们在宏村的上游浥溪河上拦河建石坝,用石块砌成数米宽的人工水渠,利用地势落差,将村西的一泓碧水引入村内。汪氏先祖将水圳设计成九曲十弯,穿堂过屋,大小圳分流,或宽或窄,分布均衡,除了明圳之外,还有一部分暗圳,隐于青砖石板之下,只闻其响,不见其境,别有一番韵味。之所以要这般设计,就是为了让泉水流经村子里的每一户人家,使得家家门前有流水,户户窗下鸣清泉。无论贫富贵贱,不分亲疏远近,人人都能享有这一份润泽,绝不厚此薄彼,邻里之间自然变得更加亲近和谐。智慧固然可贵,智慧的同时还融入了平等、博爱之思想,就更加可钦可敬了。行走在宏村的街头巷尾,但见甘冽的清泉顺着水圳,在家家户户的门前窗下汨汨流淌,欢快前行,然后悄悄注入月沼,流进南湖。出南湖,灌农田,浇果木,然后继续不知疲倦地融进溪流,流经一地,便润泽一方,将所到之处滋润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水圳让静谧的小山村有了动感,创造出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丰富了村落景观,和谐、多变、富有灵气,有多种功能。一是防火;二是改善小气候,调节局部气温、湿度,净化空气;三是分时用水,调节水位,做到旱时不旱、涝时不涝,无论天晴下雨,总保持在一定的水位上;四是洗涤,水圳沿途建有无数个踏石板,人们浣衣洗涤、浇花灌园都极为方便;五是灌溉田地;六是导向标。在我看来,水圳是宏村之魂,是最美画里乡村的点睛之笔。它虽太过普通,毫不起眼,进不了摄影师的镜头,上不了美术家的画板,但如若宏村没有水圳的九曲十弯,沧桑的老宅必将少几分生机而多几分颓败;如若没有水圳源源不断的清流注入,月沼中倒映的粉墙黛瓦将不会如此古朴雅致,南湖中飘逸的白云也不会如此轻盈多姿。徽商把读书和做官、经商融为一体,“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贾而好儒”也是徽商的一大特色,徽商注重对家乡教育的投资,南湖书院便是其中的一处。徽商把村中最美的地方用来建造学校,“最穷不能穷教育,最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几百年前在这儿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南湖书院是清嘉庆年间(公元1814年)由宏村名绅汪以文、汪授甲出资在南湖北畔建造的,供孩子们上学启蒙。族人以首倡者汪以文之名题曰“以文家塾”,又取“以文会友”之意,一语双关。书院是一座具有浓厚徽州建筑风格的古建筑,面积十余亩,由志道堂(先生讲学之场所)、文昌阁(奉设孔子文位,供学生瞻仰膜拜)、启蒙阁(启蒙读书之处)、会文阁(供文人阅鉴四书五经)、望湖楼(为教学闲暇观景休息之地)、祗园(为内苑)六部分组成。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