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途中,即使时间紧张,也总是惦记着淘书

 真友书屋 2023-09-04 发布于浙江

每到一处,自然忘不了书,出发前想带本书路上读,到了目的地想淘些书带回来。这次八月中旬的云南之行也不例外。在大理只去了古城和苍山洱海,丽江只去了泸沽湖,都是旅游景点,故而没有什么淘书的好所在,云南“书游”的重点自然就放在省会昆明。

此次云南之行共十天,一头一尾在昆明总共五天,五天之中,两次周六早起前往潘家湾市场的周末旧书市,又用一个下午紧赶慢赶造访了五家特色书店(其中一家到时已晚九点遗憾吃了闭门羹),既得以一窥本地书界生态,又以合适的价格淘了一批自己喜欢的书,可谓不虚此行。

潘家湾市场

Image

先说潘家湾市场。这个市场其实不大,脚测也就是300米田径场的面积吧,周围有一圈门面,中间顶上有棚,下面是横竖几排铺子,中间也有几条东西或南北贯穿的通道,不过一则没有路灯或公共照明,二则周遭门面门前大都杂植草木,且中间过道都摆着各家的书架杂货等物,所以整个市场越往里走越光线越昏暗,道路也越发狭窄幽深,尤其是到了周六,有铺子的要往外搬桌搭台延展经营面积,临时来摆摊的则要占用里里外外的每处过道,所以摊位越发密集,道路越发难行。以我连续两周去周六市场的经验,到了八九点钟,其间买家可谓摩肩接踵,人挤着人。


两个周六我都是不到七点就到了,这个时候人还不多,老板们才陆续开始营业,于是头一两位老板刚运着几塑胶袋书进来,就有“热心书友”一拥而上,帮忙卸货、拆袋、先睹为快,大家都希望近水楼台先得月,想头一个挑捡,眼疾手快地先把袋子里的“宝贝”攥在自己手里,等把几袋书都筛完一遍,再细审自己手里的“战利品”,选定要拿下的,然后酝酿和老板讨价还价。

市场门口的几个摊位光线还好,市场里面的铺子则暗无天日,往往天光四亮了还看不清楚书上的字,所以很多人要么点亮手机电筒、要么干脆备个手电筒一路照着选书,那架势,颇有些北京潘家园和曾经上海文庙“鬼市”的架势了。

Image

到了八点钟,摆摊的和开店的渐渐都出来营业了,市场上的人气也渐渐旺了起来,里里外外总有三四十家生意,市场里转来转去的也有几百号顾客,着实是热闹。这里做生意的老板和光顾的客人,都是老中青三代济济一堂,虽然旧书市场难免有老龄化的趋势,但那种尚且颇有朝气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还是让人见了很高兴的。这里固然和全国其他地方的新旧书市场一样今不如昔,可是依然保有这样的规模,有这么多买家卖家每周来这里相会,除了买卖还有交情,即便没心仪的货也可以叙叙旧打打岔吹吹牛侃侃大山,书友们也可以交流近来买书读书的收获心得,岂不快哉。


当然,这里既然是文化收藏市场,藏品自然就不只是书,也有五花八门的各种物件,玉石文玩倒是不多,这类交易应该主要在老街那边的景星花鸟珠宝世界,这边则有各种杂件,比如老的磁带、CD、DVD就很多,其他五花八门的东西也不少,来者各取所需,怀旧总有归宿。

Image


最后再补记些零零碎碎不成系统的小观察小见闻:

一位老板把原本在地上摆得整整齐齐的几排书突然渐次抱起来在地上乱扔成书堆,路过的书友会心一笑,打趣老板:你这是给顾客增加在垃圾堆里淘宝的乐趣——摆得整整齐齐的偏偏不好卖,顾客都认为是陈年旧货且经别人反复挑选过的,故而不会细看,乱成一团反而会调起人“寻宝”的新鲜劲;

Image

在市场深处,一个不知道具体卖什么的小店铺门前,几个大爷一大早就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一聊就是一上午,也不买啥也不卖啥,也颇愉快,只可惜他们聊的是啥我认真听了也听不懂;

市场深处,一家门面颇大的书店,里里外外满坑满谷的书,买书的人很多,一位穿白衬衫的老大爷吸引了我的目光,只见他手持一个小笔记本——书页翻动间依稀可见里面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写满了字——一边翻看着手边的一叠《民族画报》,原来,他是在核对这叠画报中有没有自己收藏里缺失的期数;

同一家书店的书堆里,一位书友在畅谈他在市场淘来的得意收藏——某烈士的生前通信——和他据以写成的文章,他说,自己找到了信的原主人,想核实材料是否可信,对方却连烈士的照片都辨认不出,手里唯一的照片是一片模糊的剪报照片,但是经核实书信材料应是真实可信,他把自己珍藏的老照片复制了一份送老人留念……

Image

昆明大观书屋:

深藏高楼,风景这边独好

8月19日下午,时间紧迫。我开始了昆明(五华区)午后书店暴走计划,根据书友推荐和自己规划,路线如下:大观书屋——东方书店——麦田书店——雾中风景书店。如果是步行,我在每家书店的逗留时间将非常有限,好在可以骑共享电动车,这样移动起来就非常便捷自在了——昆明对于非机动车可谓非常友好,主干道上都规划了足够宽敞的非机动车道,真是骑行爱好者的天堂,所以我这样一个此前只骑过一次不到三分钟电动车的新手也顺利成了熟手。


第一站:大观书屋,位于佳华大厦六楼,需要向保安说明后代刷卡才能通过门禁,然后坐电梯到六楼;有书友提示我老板可能不在,最好提前沟通预约,巧的是,当我和同事Z走进电梯并摁六楼时,一位年轻的女士挎着帆布袋也上六楼,当她得知我们是要去大观书屋,立刻露出灿烂的笑容,介绍说她就是书屋主人,刚刚出门寄快递回来,并为我们介绍带路。出电梯的走道虽然不长,但要转个弯,且有些暗,但当我们来到敞开着单元门的书屋门前,光亮立刻从屋里照过来,有豁然开朗之感——从书店的一排窗子望出去,正是昆明天空那晴朗和蓝天和永远看不够的白云。

Image
Image


大观书屋里满满都是书,据老板介绍,这里共有8000多册图书,且主要是有围绕云南等西南地区有关民族学和人类学方面的著作,所以总量或许不算多么庞大,但作为专题收藏确实是相当惊人的宝藏,可以说有关云南的一切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专业全面的研究资料。

我们去时有位女士似乎是大学教师,一边在书海里翻看一边和老板交流,对书屋的收藏赞赏不已;老板则介绍说旁边的小伙子正在帮忙做资料录入工作,这是个海量工程,但是完成后可以帮助客人提供便利条件。听说大观书屋的很多图书是非卖品,但可以提供借阅服务。

Image
Image


大观书屋似乎可以视为香港“二楼书店”一类,即为了节省房租开支,将书店从沿街店铺改为楼层更高处——这固然是一种无奈之举,增加了顾客上门的难度,无疑提高了进入门槛,获客会很困难;但另一方面,却又为书店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从大观书屋的经营策略来看,维系熟客的价值显然更大,因为书屋的藏书过于专精,为一般读者服务的意义反而不大。当然,店主也热情欢迎像我这样客人上门拜访,即便只是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下大观书屋和它几十年来的积淀,认同它存在的价值和坚持做一件事的精神,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Image


大观书屋堆书如山,但是布置却处处见到用心处,既有舒适的沙发和茶座,也有各处搜罗来的老物件,还有甲马、瓦猫一类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收藏,可谓赏心悦目,文化与风景相得益彰。只可惜我学识浅薄,只能恨自己入宝山而无法善加利用了。

Image

东方书店

从大观书屋出来后,我和Z骑上共享小电动,前往东方书店。东方书店创办于1926年,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是原址复建的,因为位于著名的网红昆明老街文明街上,所以现在也理所当然成了必到拍照打卡点。


这附近作为昆明的老街,历史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很多新建筑也尽可能修旧如旧,所以虽然是商业步行街,逛逛吃吃看看老房子,还是不虚此行的。比如同为国保建筑的中华老字号福林堂等等,就值得一看。其实昆明有很多散落在各个角落的国保建筑,比如金刚塔、金殿和大观楼等等,甚至一些省市级保护单位建筑,都非常值得一看,所以去昆明寻觅那些隐藏在角角落落里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也成为了漫步昆明的一种上佳选择。

Image
Image


走着看着,我们就来到了东方书店,书店有两层,经过旋转楼梯上到二楼,地方更加宽敞,临街而设的一扇扇对开木窗外是老街和树荫一起构成的美好风景,在这里喝茶看书、细声漫谈环境很棒。当然整个书店的布置很用心,兼具时尚和传统元素,同样摆满的各种老物件,很有怀旧情怀。说到书的话,除了与云南有关的书,也有大量新旧文史社科书籍,只是新书方面摆放的分类和排列方法较为凌乱,旧书则定价颇为离谱,只能说有缘人看有缘书,高价书自有高人买单。

同行的Z买了一本王小波的书,店家给盖的章很有纪念意义。

Image
Image
Image


因为读过葛亮的《瓦猫》(节选曾入选过2020年的高考小说阅读题),所以我们一行一路上心心念念着想买到瓦猫。瓦猫其实是当地少数民族用陶土制作、造型夸张表情狰狞、置于屋脊正中镇宅辟邪用的,名为猫实为老虎。可惜我们一路上都没有看到合适的瓦猫摆件。有书友推荐我去不远处的景星花鸟珠宝市场看看,可惜我们来到偌大的市场门前时,被保安告知今天市场已停止营业了。

Image

麦田书店、漫林书店、雾中风景书店

在老街漫步片刻后,我和Z分开,我骑上小电动继续书店之旅。我的下一站是十年前曾去过的麦田书店,这家书店开了很多年了,总让人想到《麦田守望者》,经营风格别具一格,可以简单概括为特别“文艺”。

书店位于街区深处,一路上都是小吃店、咖啡店还有书店等等,穿行到居民楼间,还看到社区告示板上很丰富的文化生活内容,让人对这个社区的日常生活非常向往。我到书店的时候门前正好停着一辆车,挡住了整个门脸,我进去稍微转了一下就出来了,书店地方还是很小,书还是很少。

Image

倒是麦田旁边不远处街上的漫林书店给我带来了一些惊喜。这家书店面积不算特别大,但是选书很精且有多种语言的书,甚至有一架子外文精装古董书,可以看出老板非常懂书、爱书。且店内有一些二手书,定价也非常合理,我在里面挑选到了好几本心仪的书,心满意足地离开。

Image


最后一站是雾中风景书店,这也是书友推荐的宝藏书店,位于云南大学老家属区9号楼4单元1楼,门前有个小院,种满了花草,可惜我到时已经9点,书店已经打烊了。书店隔壁小院里是家同样风格独具的店,似乎是小酒馆,倒是开着门。听书友说雾中风景准备年底结业,那这个遗憾将成永恒了。

Image

我只好抱着一些遗憾结束这一程的书店探访之旅了。


总之,无论是花草树木、蓝天白云还是美食咖啡、书店古建……昆明都值得一来再来!期待下次重游。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