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学期五年级数学学习计划(学生实践篇)

 wangzh311 2023-09-04 发布于浙江

图片

    昨天,推送了9月1日随手走笔(见09-02期“小悟走笔”平台-《“新学期数学学科学习计划”小走笔》),9月2日下午就收到了林美伊与顾旖沫两位同学“迥异”表达的学习计划。

    何为计划?百度阐释为计划,管理学术语,拆解开“计划”的两个汉字来看,“计”的表意是计算,“划”的表意是分割,“计划”从属于目标达成而存在,“计划”的表意定义:计划是分析计算如何达成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子目标的过程及结论。在管理学中,计划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计划工作,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其二是计划形式,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文中也指出:计划是对未来活动所做的事前预测、安排和应变处理。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所提出的各项目标,每一项计划都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目标的,因此,一项计划首先要明确该项计划所针对的目标。在目标明确以后,在计划中还必须说明如何做、谁做、何时做、在何地做、需投入多少资源等基本问题。

    一份完整计划需要很多支撑的元素,对一个成年人来说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对于刚刚进入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我们实践的价值是养成“计划意识”。基于第一次“计划”自己学习的五年级孩子,我理解的“计划意识”就是:能做到“明晰当前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后达到的目的,根据目的能简单分解成相关的内容最后对实现内容能想出简单的方法措施”

    下面两篇是孩子们原创性“计划”(我调整了格式,并建议附上照片)。希望得到读者们支持与帮助。

       2023年林美伊数学学习计划(五年级上)

图片

一、目标

    通过五年级(202309-202402)上学期数学学习,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数学学习成绩质量的提高让自己进一步喜欢数学学习,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内容

    1.数学学习习惯方面

    根据自己的需求,计划在“听课习惯、书写习惯、练习习惯、纠错习惯”四个方面进行养成。

    2.学习成绩提高方面

    根据命题的形式,计划在“计算能力、概念理解、数量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养成。

    3.数学学习计划保障

   根据1.2两方面的7项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的保障思考。

     三、方法

  1. 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办法

  (1)听课习惯,听课时要积极发言,也要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听取他人的建议,先自己动脑筋,再听他人想法,最后再去纠正自己的想法,要尊重他人,不能乱插嘴;

  (2)书写习惯,写的时候字要写端正,例如“1”不要写得像个“7”,“6”不要写得像个“0”……除此以外,“=”和竖式中的横线都要用尺画,单位字母也要都写清楚等等;

   (3)练习习惯,在做练习时不是要糊弄老师,而是要自己做懂,不要在卷子上乱涂乱画,但可以圈划重点,要审题,要仔细做题,马虎是不认真的表现,做完题之后要检查,再重新做几次;

  (4)纠错习惯,写完作业就要改错,不改错还不如不做,要懂了才算真正的纠错,不是只给老师答案就可以了,纠错的目的是为了懂。

   2.提升数学学科学习成绩的办法

   (1)数学计算水平的提升

   做竖式计算题时,每道题都可以验算几次(除了题目要求以外,别的都写在草稿纸上)。

    递等式计算中,可以在做完题之后,再用“死算”的方法验算,还可以先去看看都有哪些可以巧算,哪些不可巧算,再去做题,最后再去看看自己判断的对错(只是我自己的做题方法,不一定适用)。

   做文字题(综合算式)时,最重要的就是审题和理解题目的意思,很多同学都会因它而扣分(包括我),一个除和被除都会变成无形的尖刀,那么最大的好方法不是背下这些,而是真正地理解题目,如果换一种方法去问你,你又不会了,提醒会变新方法总会变旧,只有理解题目的意思,才是万能的好方法。

    做图形计算题时,不管什么图形的公式,都是要真正的理解,不是背,比如周长的公式长加宽再乘以二,那么你要理解为什么长加宽要再乘以二,而不是说我知道了这个公式就可以了,那么如果要是是以后的梯形三角形,照样还是不会的,那如果你知道了长加宽是为了知道这是一半的周长而再乘以二是为了补全另一半周长,那么你也知道了别的图形该怎样算周长(不包括所有图形)。

   (2)概念理解水平的提升

    填空题是概念中的一大难点,我们可以用圈划关键词的方法,可以做到不马虎和更好地理解题目,把关键词圈划出来,可以把许多没有用的信息过滤掉,在做单位换算或排序的时候,可以把单位的进率先写出来,这样会更方便。

做选择题的时候,也可以用圈划关键词的方法,还可以用一个方法,叫做排除法,它可以让你在并不知道这道题到底是什么答案的时候使用,你只要知道另外几个选项是对是错,方可知晓。

解答是非题时候,你只要理解题目的意思,便可以做出来,但这类题也必须圈划关键词,因为只有找到关键词才能做出正确的答案。

    (3)关系解决能力的提升

     首先,基本的图形关系中,线段图(举例),这里就涉及到了画图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在线段图旁边写一些自己读取到的信息,但是要简洁,要提炼(新想出的办法,不一定适用),接着就是一些图形/图画等多种图形关系,都可使用上文方法。

    其次,基本数量关系中,还是要圈划重点,把不重要的东西都过滤掉,把重要的信息用圈或划的方式去标注,从而做题时不会一头雾水,简洁明了,生活实际问题中,想想你和家人去购物的时候,那就是生活实际问题,只要理解了,便可以轻松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妈妈在结账的时候,就是生活实际问题,把题目“变活”,做起来就更轻松了,别忘了圈划关键词哦。

    刚刚我一直在讲圈划关键词,他和乱涂乱画并不一样,因为它是为了重点的,所以请认真圈划好关键词,从中可以知道你到底是懂还是不懂,从而找到应对的办法。

    3.落实学习计划的保障

   要怎样落实实施计划呢?可以去参考以下标准(只代表我的个人观点):

  (1)听课习惯,如果你的想法被两个人及以上认可,那么就算是一个小成功;

   (2)书写习惯,你的字迹是工整的,看你的做题状态和你的“作品”的质量同样都能看出来好坏;

  (3)练习习惯,你的练习是好是坏,看一眼字迹和纸上“细心的痕迹”便可以知道;

   (4)纠错习惯,当你错了或不懂的题目能够简洁地讲给另一位不懂的同学并能让他/她理解,就说明你完全懂了;

  (5)数学计算水平,当你能认真检查三至六遍都是一样的答案,那就说明你做得一定是对的;

6)概念理解水平,如果你可以把每道题的算理正确地写出来或讲出来(可通过圈划关键词表现);

7)关系解决能力,如果能把它变“活”(生活实际),你就真正的理解了。

    我们讲完了实施方法,接下来该讲监督方案了,但我觉得这个并没有必要去讲,因为人和人之间都不一样,用我的方法去局限你,可能会觉得并不合适,所以还是去寻找自己的方法吧!

    这是我的想法,你也可以拥有属于你的奇思妙想,就像之前写的:先自己动脑筋,再听他人想法,最后再去纠正自己的想法。轻叩数学的大门,要获得一把钥匙,这把钥匙需要你自己去寻找,开启属于你独一无二数学之旅吧!

           新学期顾旖沫数学学科学习计划     

图片

    五年级是在小学学习的最后一年,也是跨入中学学习无缝衔接的准备期,在新的学期里,我对自己有一个高质量的学习目标。具体计划如下:

    1.我以前的听课习惯不是很好,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本学期我要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前预习,课后总结。

    2.我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完练习题或考卷,仔细检查一遍,写字要端正,尤其是做竖式题,等于线用尺划。

    3.做题目时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范围,桌上放个小闹钟,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拖拉。

    4.如果习题做下来错题比较多,超过10%-20%的话,那就要去找原因,问题到底错在哪里?马上纠正过来。把错题记录在错题本上,不定期温故而知新。

    我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的目标是成绩优秀,我会每天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劳逸结合,利用空余时间多做练习,通过不断地多做习题来巩固知识,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打下牢固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要主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向老师请教。同时充分利用参考书,老师讲义,习题集等资源,辅助学习和解决问题。利用空余时间,及时回顾已学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公式和定理,提高对数学的理解能力,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做练习时,笔算与心算结合,还可以做简单的估算,再用笔进行具体的计算。每次的练习和考试,下来成绩就是对自己最好的评价,好的坚持下去,不好的找出原因及时补差,继续努力。

   五年级第一学期的数学学习任务,我用思维导图总结了一下: 

图片

     除了以上我决心要做到的四点,我还想更进一步地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业成绩,具体办法如下:

    通过社会网络查询,结合书本,咨询老师,从而获得数学信息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和图形表达的知识。因为数学语言的表达,具有明确简洁性,能用最少的语言符号去表达最复杂的形式关系,用数学语言表达某个数学规律,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书写时,用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口头表达时,则用文字语言,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数学解题的水平。

     在新学期里,我期待着收获满满,为中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