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年中国GIS基础软件市场回顾与发展展望

 zhouqijin 2023-09-04 发布于广东

原创 地理信息世界 地理信息世界GeomaticsWorld 2018-03-01 09:05 发表于北京

作 者 信 息

宋关福1,2,李绍俊1,2

(1.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15;2. 地理信息基础软件与应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101)

 

【摘要】我国GIS基础软件的商业化始自1987年,经历数十年的发展,队伍不断壮大,但由于市场空间和规模不大、产业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最近的十余年来,随着国家支持力度的增强、企业创新投入的加大、市场需求的增多,我国GIS基础软件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市场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总体市场份额近70%,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并跑,三维等新技术应用处在国际前沿。未来,我国GIS基础软件将继续加大投入,坚持自主创新,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GIS基础软件;GIS三十年;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1586(2018)01-0008-04

引文格式:宋关福, 李绍俊. 三十年中国GIS基础软件市场回顾与发展展望[J].地理信息世界,2018,25(1):8-11.

正文

0 引 言

业界常说:“软件定义世界,数据驱动未来”,地理信息产业也是如此。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数据,也离不开软件。如果说数据是粮食,那么软件就是利用粮食加工成食品的工具,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产生地理信息产业的饕餮盛宴。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产业链中,包括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虽然GIS基础软件的产值规模在地理信息产业中占的比重较小,却是地理信息软件产业链的技术制高点,是绝大部分GIS应用解决方案的技术基础。一个国家的GIS基础软件技术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国地理信息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1 中国GIS基础软件发展历程回顾

1987年,北京大学遥感所的PURSIS(Peking University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System)诞生,是公认的中国商品化GIS软件的起点,距今已有30年。PURSIS是在北京大学遥感所创始人承继成教授的倡导下,整合了1985~1987年间几位在读研究生王峥、任伏虎(现为中科遥感集团执行总裁)、柳林(现为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和中山大学教授)、谢昆青(现为北京大学教授)等人的成果研发而成的286XT微机版GIS。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今天看来,PURSIS虽然比ESRI 1982年首次发布的Arc/Info晚五年,但有可能是全球最早的DOS环境GIS软件产品。

1988年9月,PURSIS更名为SpaceMan,升级成为了真正意义的商品化软件,至1994年前后发展到SpaceMan4.0版,并在国土、气象、林业和教育等领域拥有约2 000多用户。1993年前后,在SpaceMan的基础上,程承旗教授和邬伦教授领导研发了国内第一套基于Windows环境的GIS软件CityStar,参与系统设计与开发的成员们后来都成为了中国GIS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

PURSIS、SpaceMan和CityStar的发展,包含了一代GIS先行者的梦想、探索与实践,也激励着后来的GIS从业者们不断向前,为中国GIS基础软件产业的发展点燃了星星之火。20世纪90年代,一大批国产GIS基础软件纷纷出现,包括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GeoStar、中国地质大学的MapCAD、中科院地理所的APSIS、中国林科院的WinGIS,北大青鸟的青鸟GIS和北大方正的方正智绘等在内,共计20多个。

1997年,在PUSIS出现十年后,SuperMap GIS的前身,ActiveMap组件式GIS诞生,成功应用于国内军事项目。到2000年年底,超图软件正式发布了第一代的SuperMap GIS基础软件。

虽然中国的GIS基础软件队伍不断壮大,但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到2000年,中国GIS市场份额的前几名基本是清一色的国外品牌,包括ESRI、MapInfo、Intergraph、Bentley、Autodesk和SmallWorld等。

为什么中国GIS基础软件的起步并不晚,但在1987年之后的十余年间,其发展却落后于国际品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当时中国GIS应用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没有大的市场空间和规模,无法孕育强大的GIS基础软件;二是市场经济发展不足,没有成熟的产业化机制。相比于美国的ESRI先成立公司后发布产品的模式,中国GIS产品大多是先有了产品和技术,后成立公司,导致产品缺乏专业化的公司来持续经营和发展。

可喜的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牵引,2000年以后,自主GIS基础软件取得了较快发展。据赛迪顾问发布的调查报告,2008年,中国市场GIS软件份额前四名中,自主品牌占两席(图1a);到2015年,中国市场GIS软件份额前四名中,自主品牌占三席,且首次夺得第一(图1b)。

图片

图1 中国GIS基础软件市场份额

Fig.1 The market share of China GIS basic software in 2008 and 2005

图2对比了2008年与2015年自主GIS品牌和国外品牌的市场份额情况,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自主GIS品牌市场占有率从2008年度的37%上升至2015年度的49%;国外GIS品牌市场占有率则从48%下降到34%;在其他15%(2008年)和17%(2015年)的份额中,绝大部分也是中国自主GIS品牌,如图2所示。

图片

图2 自主品牌GIS市场份额的变化

Fig.2 The market share changes of self-owned brand GIS

2 自主GIS基础软件发展的驱动因素

自2000年以来,我国自主GIS基础软件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众多行业和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概括起来,其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科技主管部门的推动

1996年前后,科技部启动GIS软件测评工作,由国家遥感中心牵头,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后更名为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具体组织实施,各软件厂商积极参加每年的测评,科技部择优向社会推荐。自主GIS软件测评活动,在国内掀起一阵“GIS软件技术比武”的热潮,大家你追我赶,竞相发展技术,提升产品,对自主GIS基础软件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除软件测评以外,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实施也对自主GIS基础软件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2001年启动的863项目“面向网络海量空间信息大型GIS”采用“比武招亲”形式,即先在投标的各家中择优选择5家进行支持,两年后对各家产品与技术进行测评验收,支持优胜的3家。这种创新的淘汰机制,使其对GIS基础软件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到极致,中标的5家不敢懈怠,全力以赴投入技术创新,且该项目要求必须由企业牵头,有成熟的产业化机制,侧重产业化推广而非纯粹的科学研究。经过该项目,基本奠定了我国自主GIS品牌的格局。类似的项目机制,非常有利于推动产业技术的发展。

2.2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增大

早期的GIS软件企业规模小,研发资金投入有限。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研发投入规模也逐步增大,大幅增强了GIS软件信息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如中国GIS基础软件品牌中地、吉奥和超图几家公司的员工人数都在千人以上,与十年前相比规模大了很多,其中超图将近3000人规模,2016年研发投入超过亿元规模。

有规模的投入,不仅可以加快新技术发展的速度,还可以构建规范化的产品研发体系,提高产品品质。如超图研究院创立的软件研发管理体系,特别是具备持续运行3万多个测试程序的自动化测试体系,不仅提高了产品品质,还能推广给其他IT企业。

2.3 领先的需求牵引

目前,中国政府的GIS应用水平,也已经处于世界前列,特别是在大量新技术的应用方面,有的已经领先于欧美发达国家。如在三维GIS应用方面,中国政府信息化中三维应用非常广泛,已经站在该技术应用的前沿。领先的应用蕴含领先的需求,领先的需求催生领先的产品和技术。中国GIS基础软件企业迎来了最好的机会,解决好了中国的应用需求,就可以做出全球领先的软件产品。

在上述3个因素的影响下,中国自主GIS基础软件在技术先进性和产品成熟度两方面,都有了极大的进展。

3 对当前中国GIS基础软件发展的思考

中国GIS基础软件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如图3所示。在1980年代的起步阶段,GIS应用主要以桌面GIS为主,提供基础的GIS空间分析功能,并应用于个别传统行业。1990~2000年代,自主GIS软件实现对国外GIS软件的追赶,以组件式GIS、WebGIS、空间数据库技术为主,逐步发展起了三维GIS技术。过去十年间,自主的GIS基础软件取得了较快发展,与国际GIS技术并驾齐驱,广泛应用于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图片

图3 中国GIS基础软件30年

Fig.3 China GIS basic software for 30 years

当前,在需求和技术等的牵引下,中国GIS基础软件最近几年的重要技术方向可以总结为CCTB,即云GIS技术(Cloud Computing GIS)、跨平台GIS技术(Cross Platform GIS)、新一代三维GIS技术(ThreeDimension GIS)和大数据GIS技术(Big Data GIS)。云GIS技术是让GIS软件能运行在云环境上,充分发挥云计算环境的优势,提高GIS服务的计算性能或者节约计算资源。云GIS技术打通了云GIS(服务器)和各种端GIS(桌面GIS和移动端GIS)之间的连通。在大量应用中,GIS要能够提供尽可能瘦的客户端(如WebGL)以尽可能发挥云的计算优势,减少端的安装维护代价。

服务器上的GIS软件也不再局限于一套WebGIS或ServiceGIS服务器软件,还要提供云GIS门户软件、云GIS管理服务器软件,以及提高云GIS在有限带宽上高性能运行的CDN服务器或前置服务器软件。

跨平台GIS指的是跨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硬件设备包括各种服务器、桌面电脑和移动设备等;操作系统包括服务器和桌面端用的各种Windows、Linux、UNIX,以及移动端的Andriod和iOS操作系统等。跨平台GIS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包括3个方面:支持各种常用和主流的服务器,如性能更高和更稳定运行的Linux服务器;支持各种端,尤其是支持离线模式下GIS软件能运行各种端(特别是移动端)的能力;支持自主可控的硬件与软件,如龙芯、飞腾等自主CPU,麒麟等自主操作系统,保障信息安全。

新一代三维GIS技术以数据模型、软件内核和软件形态的二三维一体化技术为基础框架,融合了传统手工三维建模技术、倾斜摄影三维技术、激光点云三维技术、BIM与GIS结合的三维技术等,实现了二维与三维一体化,地上与地下一体化,空中与地表一体化,陆地与海洋一体化,室内与室外一体化,宏观与微观一体化。大数据GIS技术是对空间大数据进行包括存储、索引、管理、分析和可视化在内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而不是单纯解决某个环节的问题。能同时具备挖掘和处理传统空间数据和空间大数据的GIS基础软件,才更有生命力。

在CCTB这4个方向中,跨平台是典型的需求驱动型,云计算、新一代三维和大数据是信息技术和需求共同驱动。未来一段时间,这四大技术方向还将继续深度影响GIS软件应用的发展。当然,GIS软件还会不断产生新的技术方向,我们需要不断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索,保证自身的先进性。

4 结束语

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GIS基础软件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市场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尽管如此,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每一轮技术变革,都可能会导致GIS基础软件重新洗牌,进而对GIS应用开发商及最终用户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不断进步,在纷繁复杂的方向中选出正确的方向,避免被超越甚至被淘汰;暂时的落后并不可怕,只要抓准新的变革趋势,就有弯道超车的可能。中国GIS软件未来的路还很长,唯有加大投入,坚持自主创新,持续进步,才能做得越来越好。

图片

本期回顾

图片

高端论坛

·基于地理信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量化评估

邮箱变更声明

·《地理信息世界》邮箱变更声明

网站开通公告

·关于开通《地理信息世界》网站的公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阅读 188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