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元坤 | 拴着的心

 锦绣文萃 2023-09-05 发布于江苏

刊头题字:聆百

拴着的心 



文/万元坤

听说有个渔人明天要用鱼鹰来河塘里捕鱼,我很是兴奋。奶爸说:“鱼鹰就是那浑身长着黑毛、两眼露着凶光的东西。”显然,奶爸对鱼鹰没有好感。可是,从来没有见到过鱼鹰的我,还是对鱼鹰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很想看鱼鹰捕鱼。

第二天,我和奶哥匆忙吃了早饭,早早地来到了河塘边。河塘里停放了一条船,船上放了一个用铁丝做的笼子,笼子很大,笼里关着十几只鱼鹰。我终于这样近距离地见到了鱼鹰,这些鱼鹰正像奶爸说的那样,除了用青面獠牙形容有些过分以外,用其它什么形容都不为过。

我们在河沿上见到了渔人,一个斗笠,一件蓑衣,一双高靴子鞋,满脸的络腮胡子,四十来岁的样子。渔人满脸微笑地走到我们面前,很有礼貌地作了自我介绍。渔人说:“我养了十几只鱼鹰,今天是第一次到这里的河塘捕鱼,我需要买一根老山竹竿子,可是我不认识这里的竹行。”渔人这么一说,我俩很高兴,马上带渔人去了镇上的竹行,敲开了竹行的门。

这竹行是丁所镇上专卖老山竹的一家竹行,专做大运河里过往船只的交易。老山竹竹节粗,竹竿条直,非生长三年以上,青嫩的粉斑已经转黄是不会砍伐的。掂在手里,份量也要比一般的竹竿重。竹行老板揉着睡意朦胧的眼睛,任渔人在竹堆里挑,在竹堆里选,渔人挑得认真仔细,明知道都是老山竹,每一根都要握在手里掂掂分量,终于他挑选上了一根,还用他粗糙的拇指指甲,在竹竿上划了划,见竹皮上没有留下划痕,这才交给竹行老板称重、付款。我在一旁看了,真佩服渔人的精明细致。“马大哈”惯了的我,算是受到了一丝丝冲击。

回到了河塘边。渔人并没有将买来的那根老山竹竿子带走,而是放在了我们兄弟俩的身边,他一人上了小船。渔人在船上叮嘱我们:“ 竹竿马上会派上用场,你们要守好竹竿。”我俩听了只好点点头,脑子里,却是“一头雾水”。

太阳露出了笑脸,不远处的渔村已经炊烟袅袅,水乡人家已经开始放鸭。贪玩是孩子们的本色。因为天色还早,渔人还没有放鱼鹰出笼,于是我们把竹竿放进了河塘边的小树林里,去了附近的莲藕池,看了盛开的荷花,还采了几片荷叶。

渔人开始为鱼鹰准备早餐。河塘边已经聚满了大人和小孩。渔人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把我和奶哥以及几个年岁大一点的孩子接上了船。渔人说:“鱼鹰是一种猛禽,它们跟天上飞的鹰不同,它们能潜到水下抓鱼。它们的一双眸子,能看到水下几米、十几米外的鱼儿,它们有一个又长、又尖、又硬的喙,能够紧紧地把鱼儿咬住。它们的腿和蹼很有力量,在水里游动起来比鱼儿还快。”渔人还说:“鱼鹰捕鱼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要通过竹竿子不停地拍打水面,搅动水草,造成一种声势,才能促使它们的神经处于亢奋状态。”我头一次听说“亢奋状态”几字。究竟渔人说的亢奋状态与鱼鹰捕鱼有什么关系?孩子们都似懂非懂,但是听出了个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很兴奋。从渔人的话中,我也听出了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这种亢奋状态与用竹竿拍打水面有关。渔人接着给孩子们介绍了那只昂首伸脖、体魄雄健的“头鹰”,他骄傲地说:“这只鱼鹰很会捕鱼,是群鹰中的头鹰。”

接下来,渔人为鱼鹰配带标识。渔人给出笼的鱼鹰,在脖子上逐次系上一根柔软的、有轻微弹力的彩色布条。细细看这些布条的颜色都不一样,红、绿、黄、青、蓝、紫,几种颜色都有。渔人说,这是用来区别鱼鹰的。渔人从各色布条中抽出了那根紫色的布条,系在头鹰的脖子上。

离开笼子的鱼鹰,看上去怪凶狠、怪可怕的。没有水乡经历,不是经常出没河塘的孩子,很难有勇气这样近距离地接触鱼鹰。

渔人开始给鱼鹰喂食。鱼鹰的早餐装在一个小木桶里。从小木桶内散发出浓浓的鱼香味,但也带有一些腥味。渔人用小鱼、小虾、小螺儿、小蚬子,煮成了这样的一大桶美餐。看着鱼鹰那兴奋与骚动的样子,鱼鹰一定很爱吃。渔人让“头鹰”先享用木桶内的美餐。渔人看它大口大口地吃食,脸上露出一丝偏爱的笑意。“头鹰”后面,依次排队进食的是其它鱼鹰。

渔人一边给鱼鹰喂食,一边又继续说:“鱼鹰捕鱼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在它们下水前要先喂一次食,但不能喂得过多,鱼鹰很会偷懒,喂多了,它们会不好好捕鱼。”渔人还说,鱼鹰的颈脖子很粗,一条半斤、一斤,甚至是一斤以上的鱼,鱼鹰都能将鱼儿一口吞下去。为了防止鱼鹰偷吃捕到的鱼,所以要用布条将它们的颈脖子扎起来。扎布条很有讲究,松紧要适度,既要让鱼鹰捕到大鱼后吞不下,又要在捕了鱼后能将鱼儿吐得出。”

渔人落落大方的介绍,让孩子们长了见识。渔人为鱼鹰喂过了食,孩子们下了船,站到了河旁的枣树旁,用手吊着树枝,准备看马上开始的鱼鹰捕鱼。我和奶哥也把那根老山竹竿子重新握在手中。

太阳高高升起,河面上的晨雾已经散去。鱼鹰在船的帮沿上开始站队。鱼鹰有各自的位置,那乌黑闪亮的眸子已开始盯着河面……

太阳又升高了一个杆头,河面上冒起了气泡,河里的鱼儿已经开始游动,鱼鹰捕鱼可以开始了。渔人再次下了船,走到我和奶哥的身边,他说:“捕鱼就要开始了,在我回到船上吹响哨声后,你们就用这杆老山竹竿子拨弄水里的水草,拍打这里的水面。”

渔人吩咐后,迅速回到船上。鱼鹰捕鱼的哨声吹响,河塘边竹竿拍打水面和水草的声音也响了起来,原本平静的水面上掀起了波澜,清澈的水面变得浑浊。

船上的鱼鹰听到哨声和竹竿拍打水面的声音,立刻从船帮沿上跳入水中,静静的河面上,上演起了一场鱼鹰的“捕鱼大战”。这当中,有老山竹竿子击打水面发出的“啪啪啪”的响声,有水面被竹竿搅动后掀起的波澜……受到惊吓的鱼儿,从水塘和水草丛中逃离出来,鱼鹰在水中追逐鱼儿,鱼儿在一片混乱中迷失方向……

一会儿,一只鱼鹰什么也没有逮着,便浮出水面,这是一只颈脖子上系着蓝色布条的鱼鹰,它似乎在敷衍它的主人,渔人喝叫一声,它又被吓得钻进水里。

河岸上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拍打。我和奶哥轮流着挥动竹竿。

河面上,忽见一条很大的鱼儿从竹竿下惊起、跃过,向河中心鱼鹰聚集的地方游去;紧接着又是几条鱼儿被惊起,跃过水面,向河中心游去……

渔船上,渔人在指挥这场“捕鱼大战”。水面上,一只只鱼鹰不停地“扎猛子”,用它们超凡的捕猎技术,把抓到的鱼儿紧紧地叼在嘴里,再搧动羽翅,浮上水面,游到渔人的船前,然后将叼着鱼的长喙伸向渔人,顺从地让渔人扒开嘴,取出鱼。渔人收下了这一份份的“战利品”。鱼鹰不停地捕鱼,偶尔叼着了一尾小鱼,也会伸直了脖子,毫无顾忌地将小鱼吞咽下去。

沸腾的水面上,这时已经成了一个“竞技场”,一次次地上演着同一个节目。虽然是同一个节目,也让围观的人们看得眼花缭乱。

我看着看着,挥动竹竿拍着拍着,心里开始拴上了一个结,越看越拍,越觉得不是个滋味!短短的时间里,多少鱼儿“鱼落鹰口”我眼前猛然间闪过“地道战”里,那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抢光、烧光、杀光”的凶残场面,我开始责问自己:“你这不是在充当渔人的帮凶吗?”

渔人的贪婪,鱼鹰的凶残,也让观看鱼鹰捕鱼的许多人产生了反感!大家猛然间醒悟过来。我们上当了,被渔人利用了!

我拴着的心结也彻底地解开了!我们毫不犹豫地丢下了老山竹竿子。围观鱼鹰捕鱼的人也开始散去。

没过几天,水乡对利用鱼鹰捕鱼,作出了有利于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明确规定,渔人受到了教育,鱼鹰捕鱼变得文明守法,有的地方还成为旅游观光的景点。


作者简介

万元坤,民族汉,江苏省如皋市人,现年81岁,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如皋市首届文联会员,喜爱文学,曾于2004年撰写了《他山之石,美国西部开发史研究》一书,由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先后撰写并刊登在国级与省级报刊的经济及文艺类稿件五十余篇。曾先后任职于市计委、财贸委、市委办、市政府办、市体改委、市计经委等部门。退休后种花养草,研习茶艺,读书看报,写点文稿。


END




特邀顾问 | 张奎高

顾      问 | 曹桂明

策      划 | 汤红波

总      编 | 王   慧

温馨提示:

4、所有作品稿费由赞赏产生,发文七日为限,限期内赞赏金额70%归作者,平台留30%,低于十元及七日后续赞赏皆留于平台。朗诵作品赞赏金额70%归作者、朗诵者均分,平台留30%。合辑作品赞赏稿费留作平台所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