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成子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2023-09-05 | 阅:  转:  |  分享 
  
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64

第I卷(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近年来开发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众多、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纯硅可用来制作芯片和硅太阳能电池

B.二氧化硅可用来生产光导纤维和玻璃

C.新型陶瓷金刚砂(SiC)可用作耐高温结构材料

D.富勒烯、石墨烯都是有机化合物

2.新型冠状病毒的“身份”已经明确是一种包膜病毒,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核酸、脂质及糖类物质。有关新冠病毒的成分认识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糖类、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组成蛋白质、糖类、油脂的元素种类相同

C.蛋白质、糖类、油脂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D.蛋白质、糖类、油脂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且产物中兼有气体、液体、固体的是( )

A.石油的分馏 B.石油的裂解

C.煤的干馏 D.煤的气化

4.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

B.1molCu与足量的S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C.1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

D.1mol葡萄糖分子含有的羟基数目为5

5.N、O、Si、S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O、S、Si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B.汽车尾气中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是由游离态氮转化来的

C.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既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又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D.N、Si、S的单质均能和氧气反应,生成的产物分别是、和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均可表示为,故相同条件下,12g的石墨和金刚石分别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相等

C.同温同压下,在点燃和光照条件下放出的热量不同

D.在101kPa和298K条件下,异构化反应过程吸热,则HCN比HNC更稳定

7.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浓氨水遇浓盐酸产生白烟;浓氨水遇浓硫酸也产生白烟

B.通入溶液不产生沉淀,则通入溶液也不产生沉淀

C.是酸性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D.SO2是酸性气体,可以用浓干燥;H2S也是酸性气体,也可以用浓干燥

8.下列有关有机物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B.沸点:正戊烷>异戊烷>丙烷>新戊烷

C.苯和氯气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六六六(),说明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D.若烷烃的分子中同时含有、、、,则n≥8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反应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不变

B.,碳的质量不再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C若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能说明反应2A(?)+B(g)2C(?)已达平衡,则A、C不能同时是气体

D.1mol和3mol反应达到平衡时转化率为10%,放出的热量为;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当2mol分解为和的转化率为10%时,吸收的热量为,不等于

10.如图所示是一种以液态肼()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某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的新型燃料电池。在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的温度达700~900℃时,可在该固体氧化物电解质中自由移动,反应生成物均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内的由电极乙移向电极甲

B.该电池可在常温下工作

C.电池总反应为:

D.当甲电极上有消耗时,乙电极上有22.4L参与反应

11.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操作或现象,且操作和现象均描述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或现象 离子方程式 A 用酸化的硝酸铁溶液腐蚀铜箔 B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固体,铜粉溶解 C 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法提取碘 D 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 1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

B.分子中只含有两种官能团

C在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

D.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molNa发生反应

13.某气态烃0.5mol能与0.5mol完全加成,加成产物又可被3mol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 )

A. B.

C. D.

14.工厂排放的含的烟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某企业用下列流程综合处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

B.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溶液

C.上述流程利用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D.氨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

15.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工业上,试剂1一般选用石灰乳

B.海水提溴的方法是“空气吹出法”,包括氧化、吹出、吸收等环节

C.在工业上,电解熔融冶炼金属镁

D.在粗盐提纯中,应先加盐酸调pH值,再加沉淀剂除杂质

16.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时,反应物A的转化率为60%

B.s时,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3B(g)2C(g)

D.反应达平衡后与反应前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之比为9∶13

第Ⅱ卷(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7题~第21题5个大题,共52分。

17.(14分)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对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可持续治理。回答下列问题:

I.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1)Pt电极(a)为_______极(填“正”或“负”);Pt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总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KOH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消耗0.1mol时,理论上转移电子个数为_______。

II.以TiO2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上述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形式是由_______转化为_______。

(2)根据数据计算,分解1mol需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kJ的能量。

18.(10分)I.欲用如图所示实验来证明MnO2是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I)该实验不能达到目的,若想证明是催化剂还需要确认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为比较和对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2)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改为_______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量测定:用如图乙装置测定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来计算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实验开始前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请简述操作:按图组装好仪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查阅资料得知:将作为催化剂的溶液加入溶液后,溶液中会发生两个氧化还原反应,且两个反应中均参加了反应,试从催化剂的角度分析,这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1分)工业中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都来源于石油化工,如图中的对二甲苯、丙烯、有机物A等,其中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烯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2)B和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等质量的A和B完全燃烧后,耗氧量:A______B(填“>”“<”或“=”)。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分馏属于物理交化,催化重整属于化学变化

B.A与丙烯互为同系物,乙酸与丙烯酸也互为同系物

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D.聚丙烯酸甲酯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4)对二甲苯的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种。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烯酸→丙烯酸甲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和冰晶石()混合熔融电解制得。

I.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和、等,以铝土矿为原料制备金属铝的流程如下:



(1)沉淀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沉淀2中加入盐酸,经过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低温干燥,可获得晶体。

II.以萤石(主要成分)和纯碱为原料制备冰晶石的流程如下:



(4)的电子式为_______。

(5)若化合物C为浓硫酸,D为最稳定的气态氢化物,写出由D制备冰晶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分)亚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常用作防腐剂、漂白剂、脱氯剂等。为探究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性质预测】

(1)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价,属于S元素的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实验验证】

实验序号 实验试剂X 实验现象 i 溶液、稀硫酸 紫色褪去 ii 溶液、稀硫酸 加入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稀硫酸,产生淡黄色浑浊 资料: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

【分析解释】

(2)实验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3)甲同学认为实验ii的现象不能直接得出“具有氧化性”。

①对淡黄色浑浊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

假设a:酸性溶液中的具有氧化性,可产生S;

假设b:空气中存在,在酸性条件下,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S;

假设c:酸性溶液中的具有氧化性,可产生S。

②设计实验iii证实了假设a和b不是产生S的主要原因。

实验iii: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填试剂名称),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溶液未变浑浊。

(4)结合实验ii和iii,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ii中产生淡黄色浑独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I卷(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C D B D C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B D B B D D 第Ⅱ卷(共52分)

17.(14分)

I.(1)负极???? O2+4e-+2H2O=4OH-????

4NH3+3O2= 2N2+6H2O???? 减小???? 2.4081023????

光能、热能???? 化学能????

吸收???? 278



(1)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0.05???? 排除阴离子的干扰

(3) 2Fe2++H2O2+2H+=2Fe3++2H2O

19.(11分)

(1)???? C8H6O4???? 羧基

(2)???? 酯化反应???? <

(3)AC

(4)3

(5)???? 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CH2=CHCOOH + CH3OHCH2=CHCOOCH3 + H2O



Ⅰ.(1)SiO2

(2)AlO2-+CO2+2H2O=Al(OH)3↓+HCO3-

(3)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

(5)12HF+3Na2CO3+2Al(OH)3=2Na3AlF6+3CO2+9H2O



(1)+4????

(2)

(3) 稀硫酸

2H++S2-=H2S↑????

























献花(0)
+1
(本文系成子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