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实至名归的帝号-评汉武帝功过

 凤凰山居士 2023-09-05 发布于江西

天秤座视野

2021-03-30 09:09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并称“始皇帝”开始,到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大地在这期间总计经历了83个大大小小的王朝,也产生了多达408位皇帝。这其中有许多的开国之君,中兴之主,亡国后主,当然更多的是在历史上平平碌碌的“无名”之君。可有些皇帝却争议极大的皇帝,盛世在其手中缔造,而由盛转衰也是其亲自“导演”的。这样的皇帝有为数不多的几位,而其中汉武帝又在其中显得那么的极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汉王朝在这位有为亦喜大好功的皇帝统治下发生了什么。

1.改弦易张,独尊儒术

从汉高祖刘邦开始,为了最大程度的恢复民生,汉王朝一直在坚持贯彻实施道家的“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采取的统治方法中既有刘邦时的解甲归田、十五税一和文景之治时的轻徭薄赋、减轻刑罚。这些都给了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也迎来文景之治时的开国盛世。

然而到了武帝初年时,尖锐的社会问题也逐渐突出表现出来:

一是外敌环伺,强大的匈奴威胁着汉朝的广大北方边疆,而南方边疆因少数民族尚未完全归顺,也时常爆发叛乱。

二是各诸侯国逐渐势大,构成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三是阶级矛盾激化。随着地主阶级及诸侯国势力的强大,一些官僚、贵族凭借特权掠夺了大量土地,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也逐渐加重,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

以上这些现实都亟需当时的统治者可以采取有力的专制措施,进而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国家的稳定发展。而作为道家思想,因主张清静无为,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这一政治上的需求。

就在这个时期,著名的儒学家董仲舒适时向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同时提出了“君权神授”等思想,这些都提倡君权至高无上,十分切合当时武帝对文化导向的需求,于是成就了儒家两千年的思想统治地位,同时也为后来汉武帝的施展雄才大略做好了政治思想上的充分准备。

另外

武帝在文化的传播上也是费尽心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在建元六年即公元前135年在都城长安设立了太学

,而针对地方上的文化宣导,下令各诸侯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与中央的太学相得益彰,承上启下。对于弘扬儒家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2.开疆拓土,天下一统

翻开现在的中国地图,你会发现汉武帝在疆域扩展方面做到了哪些。当时汉朝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北方的匈奴,汉高祖刘邦就曾经差点被匈奴所俘获,自那之后汉朝对匈奴都是毕恭毕敬,上供联姻,络绎不绝。而武帝刘彻登基后,汉朝在文景之治后已经相当富庶,且积累了一定的军事经济基础。

公元前129年,武帝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进攻,他任用卫青与霍去病两位骁将,分两路进袭,经过长时间的战争最终夺得河套这一肥沃的粮食产区,稳定了北部边疆,同时匈奴也因此一蹶不振。这样大汉的疆域首次划到了阴山一带。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再次北征,此次,匈奴几乎毫无抵抗能力,其浑邪王率众投降,河西走廊从此被划入大汉疆域。而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从此后大汉与中西亚的经济文化交往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在扫除了北部威胁后,汉武帝又开始对西南的经营,在那里他设定郡县并派驻军队,很快的平定了西南边陲,同时也有效的扩大了汉朝的疆土。当时的中南半岛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大汉的疆域的。

汉武帝在位时,汉朝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经过史学家的计算,相关的国土面积达到了198万平方公里,也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国土的基本轮廓,同时他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大力拓展疆土的皇帝。

除了开疆拓土外,汉武帝还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的出使使得中西文化交往频繁,中华文明通过其开创的丝绸之路迅速向西域各国传播,直到今日仍然被世人所称道。

3.施推恩令,瓦解诸侯

自西汉建立伊始,诸侯国就是中央政府的心头大患,在景帝时还出现过“八王之乱”,导致民生凋敝,百姓亦苦不堪言。

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的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范围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法令。其主要内容是取消以前诸侯王只传给嫡长子的传统,而是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用来传给自己的几个儿子,这样原来势力雄厚的诸侯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众多的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而这些侯国因为面积较小、人口较少、军事实力几乎归零,进而巧妙的化解了诸侯国的威胁,也结束了在西汉存在了近百年的内部威胁。

汉武帝时期,除了上面提到的功绩外,也有一些负面的措施和事件发生,也给历史上对汉武帝的评价带来了诸多争议。

1.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武帝时期发动了多场战争,这些战争并非都具有战略意义,但是损失往往很大,这些战争期间耗费了国家巨大的财力和人力,汉朝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出现了很大的下滑,对自文景之治后形成的良好经济局面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另外在他整个统治时期,百姓税负劳役相对文景时期繁重很多,不利于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2.相信迷信,不计后果

武帝在晚年时对于长生不老有着痴迷,相信各方术士的蛊惑,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制作“不老之药”,这样不仅加重了百姓负担,同时也带坏了社会的整体风气,导致江湖术士在汉武帝时期到处招摇撞骗。在武帝末年在迷信和酷吏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巫蛊之祸”,皇后、太子被迫自杀,虽最终被平反,但是直接影响了西汉的后续帝业的继承,间接影响了整个中华历史的发展进程。

汉武帝就是这样一位皇帝,既有开创盛世的壮举,亦有其致命的弱点。历史上最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也是被武帝亲自颁旨实施了阉割,这也被历史上的所有史学家所诟病,故在史书的记载中,对汉武帝的评价往往负面要多于正面。使用酷吏,不顾百姓死活,穷兵黩武,这些负面评价比比皆是。但从公正的角度来看,汉武帝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很了不起的一位中兴君王,再说历史上第一个“罪己诏”也是他颁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