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种家有话说 | 小麦品比、区试、生试常见问题探讨

 洋溢九洲 2023-09-06 发布于河南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杨猛

各位老师好!

    我是“麦动中原”(3号)的杨猛,我们小组还有李文旭组长、曹廷杰、苌收伟、刘保华、张福彦、王书平、闫文利、桑伟,路则府、李景辉、王延新、郭玉亮、武越峰、樊继伟、水文忠、姜伟、刘坤、张娜、刘丽华、尹长斌、秦世伟、刘丹等老师。按照组长的安排,我今天代表小组值日,借此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小麦品比、区试、生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多年多点的田间试验是验证新品种是否适应当前环境的过程,通过各参试品种对土壤、环境、特殊气候的适应性,经过品比、区试、生试最终确定生产上能够安全推广的新品种。试验结果是小麦新品种审定的重要依据。既关系着育种家所育成品种的命运,对种子市场也具有很强的引导意义。通过田间试验工作可以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田间试验工作要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真正选拔出经得住考验的好品种。所在单位多年来一直承担山东省高产组区试和生试工作,下面我将遇到的常见问题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一、试验地的选择问题

试验地需选择方便管理、土壤肥力中上、均匀一致、地势平坦、沟渠路配套设施完善、且交通便利,周围不靠近村庄、树林、建筑物的具有代表性的合适位置,并且前茬一致,必须是同一种作物。

二、试验地的整地问题

山东省小麦前茬一般为玉米,收获完毕后应尽早进行秸秆还田,一是避免秸秆死亡后变柔,打不碎,粉不烂。二是秸秆还田后可加速土壤散墒,确保玉米秸秆粉碎长度在5cm以下。秸秆还田后再进行灭茬一遍。之后深翻土地,旋耕土地2遍,建议再耙地1遍,或者播前镇压,压实土壤,小麦播种后,会更好的出苗,如果只旋地不耙地,土壤比较虚,容易导致根系扎不牢。

三、小麦小区播种质量问题

播种好坏是做好试验最关键的环节,一定要做到苗全、苗匀、苗壮。首先要浇好底墒水,俗话说:“有钱买籽,无钱买苗”,可见试验小区出苗的好坏直接影响当年试验的结果,其次土地平整,利于保墒,对出苗有利,同时也利于灌溉,最终达到田间植株整齐,次之试验种子取回后,对每个品种都进行发芽试验,然后根据每个品种的发芽率、千粒重、田间出苗率,计算出每个品种的种子小区播种量,之后要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要求进行规划,保证试验小区的面积准确,播种的种子应种到行头(尾),这样行长才会相同,面积也就相等。最后控制播种速度,行内麦苗分布均匀,不形成聚堆或断线。

四、小区田间管理问题

出苗后按照“10cm为缺苗,20cm为断垄”的标准及时进行查苗补种。断垄较为严重的及时催芽补种,一般的缺苗断垄也可以在小麦分蘖后取小区外的苗移栽,此时小麦根系发达,易成活。为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在底肥比较足的情况下,越冬前一般不再追肥,但在越冬期遇干旱要及时浇越冬水,在浇越冬水时一定要掌握好时期,夜冻日消浇完为好。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保墒,同时要避免出现裂缝,以免对根部造成冻害。返青到起身,如果肥水条件较好,底肥较足,个体健壮,群体适宜,要控制返青肥水,减少春季无效分蘖发生,一般应在拔节期以后再追肥,以利于壮秆大穗,防止后期倒伏。要注意全生育期内仅仅防治蚜虫一次,因蚜虫能够传播黄矮病,穗蚜易造成瘪粒,如不认真防治,会严重影响试验质量。

五、小区收获问题

在小区收割之前要记录好各品种成熟期。每个种子袋里面放两个标牌,方便查找品种名称,同时防止标牌丢失造成的不便。种子袋口要绑紧,防止收割机作业过程中种子袋脱落,工作人员要随机走动,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收割。同一试验要用同一个收割机收获,这样损失率相似,尽量减少误差,同一组别要当天收割完毕,降低因为不同收割造成的试验误差。

六、试验总结问题

田间试验工作既简单却又非常繁琐,做好工作的关键就要细心,有责任心,平时多观察、多记载,客观公正的去评价每一个参试品种,既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也是对他人心血的负责。病害要在发病最重的时侯进行记录,抽穗期、成熟期要每天进行观察记载,需要田间试验工作者尽心尽力完成。

七、试验田肥力不均问题

有些试验田是租用若干农户的田地整合成一方试验田,由于每个农户的管理水平不同,并且可能中间有道路、树木、坟墓、房基等等,造成同一品种不同重复间差距较大,或者同一组别不同品种因为肥力不均造成品种间差异。这种情况在选建试验田的时候,要求地势平坦,尽量选择农户管理水平一致的地块,周围无大的障碍物,对于原是道路的地块,都一律不能入选,如果已经租用,可以先进行繁种,5年后进行试验。在实施试验过程中,有时候也可能人为造成新的肥力不均匀,如撒施肥料极不均匀、浇水不均匀等等。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品种唯一差异性的原则,施肥尽量用机器一次性施肥,力求均匀,浇水不能在试验田任意取土,要保持区试田渠埂的稳定设计,不要因整地而破坏原有渠埂,以免带来肥力不匀的新问题。

八、试验田生产水平过低问题

试验进行了几年后,发现小麦产量在400-500公斤,生产水平逐年下降,不知不觉出现试验地肥力下降问题,逐渐发现由于没有培肥地力,进而生产条件下降。近年来实施过程中,我们隔两年施一次有机肥或者农家肥来培肥地力,不断改善生产条件,保证所承担试验的顺利完成。

九、错过调查时期问题

观察记载项目是具有时间性,例如小麦的发病期、开花期、成熟期等等,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错过了最佳时间。虽然凭借经验倒推能够补充一些数据,但是心里还是没有底,后来我们对于一些时间性要求较强的观察记载项目,在观察记载本时进行重点提示,使我们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调查记载。

十、记录标准、管理标准不同问题

有时候试验田为了抢时间,特别是农忙时(尤其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域)突击完成试验田收获管理工作,几十人一起工作,势必出现完成质量不同的问题,这样就会使有些小区吃亏,有些小区受到偏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事措施一致性在实施区试中的重要性,力求避免区试中因人为管理的不一致而加大试验误差。

作者简介:杨猛(1982-),男,山东茌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及推广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