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环化合物分为脂肪杂环和芳香杂环两类。分子骨架中的杂环不能体现芳香性的称为脂肪杂环化合物;反之具有与苯类似性能的杂环称为芳香杂环化合物。 == 脂肪杂环 == 氧杂环 氮杂环 硫杂环 == 芳杂环 == 电子结构 碱性 吡咯和普通的胺相比,由于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参与了共轭,因此吡咯的碱性显得非常弱,其在C2位电子密度较高,质子化主要发生在该位点。吡咯失去氢原子后形成的负离子离域程度更高,因此具有一定酸性,且高于类似的饱和胺。与吡咯中氮原子相比,呋喃的氧原子上有两对孤对电子,具中一对参与了共轭,另一对未参与共轭,因此呋喃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快速地发生质子化,一般仍发生在C2位上。噻吩则既可以在C2位质子化,也可以在硫原子上质子化。 在1,3唑类中,噁唑碱性最弱,咪唑最强。这是因为1,3噁唑环内氧原子具有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而在咪唑中,吡咯类氮原子的给电子共扼效应较强。两个杂原子相连会导致吡啶类氮原子的碱性降低,故1,2唑类化合物比相应1,3唑类化合物碱性要弱一些。而三唑类化合物由于吡啶类氮原子较多,碱性比咪唑弱,酸性更强。 与吡咯相比,吡啶的孤对电子未参与共轭,其碱性要更强一点。但由于其氮原子为sp2杂化,而脂肪胺中氮原子为sp3杂化,吡啶要比一般的脂肪胺碱性略弱。嗪环上有两个氮原子,由于两个氮原子均有吸电效应,因此二嗪的碱性弱于吡啶的碱性。 亲电性&亲核性 含吡咯类杂原子芳杂环的芳香亲电取代反应都较易进行,一般不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例如吡咯、呋喃、噻吩。而含吡啶类杂原子芳杂环的芳香亲电取代反应都较难进行,缺电子体系使其更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例如吡啶。对于吡啶而言,只有存在给电子活化基团存在时,才能发生亲电取代,而吡啶的氮氧化物面对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都活泼。 此外,吡咯因其具有酸性可被碱拔氢生成吡咯阴离子,可以进一步与亲电试剂在氮原子上发生反应,例如吡咯与Boc酸酐反应使其氮原子被Boc保护。五元杂环还可以在 Diels–Alder 反应中可以充当双烯体。 == 苯并杂环 == 五元杂环苯并体系如苯并吡咯(吲哚)、苯并呋喃、苯并噻吩的两个环均为平面结构,整个体系具有10π电子,具有芳香性。五元杂环上的π电子云密度比苯环上的高,因此芳香亲电取代反应优先在杂环上发生。吲哚和苯并噻吩倾向于发生在3位,苯并呋喃发生在2位。 喹啉和异喹啉的基本化学性质是吡啶和苯环的结合体。因此,它们具有碱性,可发生亲电取代和亲核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发生在苯环上,而亲核取代发生在吡啶上。嘌呤环可看做由嘧啶和咪唑并合而成的并环体系,在我们生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羟基苯并三唑(HOBt)是重要的缩合剂,在酰胺的合成中应用广泛,详见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缩合剂(Coupling reage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