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民家问乐苦,炕头上听句真心话

 木兰良朝 2023-09-06 发布于吉林

唐德宗贞元三年 ,公元787年,十二月初一这一天,德宗李适在新店这个地方畋。畋读田,就是打猎。

李适一时高兴,顺道来到一个叫赵光奇的农民家里。他自信满满地问:“百姓乐乎?”老百姓高兴不?

赵光奇答道:“不乐。”不高兴。

皇上听了感到奇怪,这是不按剧本说台词啊,就又问:“今岁颇稔,何为不乐?”今年庄稼大丰收啊,为什么还不高兴呢?

赵光奇说:“诏令不信。前云两税之外悉无他徭,今非税而诛求者殆过于税。后又云和籴,而实强取之,曾不识一钱。始云所籴粟麦纳于道次,今则遣致京西行营,动数百里,车摧马毙,破产不能支。圣主深居九重,皆未知之也!”诏令没有信用,以前说是两税以外完全没有其他徭役,现在不属于两税的搜刮大约比两税还多。以后又说是和籴,但实际上是强行掠夺粮食,我们还不曾见过一个钱。开始时说官府买进的谷子和麦子只须在道旁缴纳就行了,现在却让自己送往京西行营。动不动就是几百里,车坏了,马死了,人再破产,活不下去了,老百姓能高兴么?然而老百姓如此这般愁苦,每次颁发诏书却都说是优待并体恤百姓,我看只是一纸空文罢了!恐怕圣明的君主深居在九重城阙里,对这些全然不知吧?

李适听了,未免感到脸上有些挂不住,本来期望听到的是感谢圣主英明勤政,老百姓安居乐业,幸福指数高,没想到听到的是这些。再看赵家,数九寒天,家徒四壁,瓦罐里也没几粒粮食,柴剁上也没几根柴。温饱都成问题,更别提奔小康了,的确过得艰难。于是李适马上下令,免除赵家的赋税和徭役。是的,你没听错,他只是免除了一家的赋税和徭役,没管其他。

李适庙号德宗,是唐代的第十个皇帝,在位二十七年。李适在位之初,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起初确有一番中兴气象。但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增收间架、茶叶等杂税,致使民怨日深。公元781年,李适发动削藩战争,反而导致接连爆发四镇之乱与泾原兵变,他只能被迫出逃,辗转奉天、梁州等地,最后依靠宰相李泌等人相助方得平乱。李适在位后期,对藩镇多事姑息,爱咋咋地,不管了。他这次出猎私访,其实就是一种实地调研。本以为自己多么政令高明,口碑不错,没想到农民是这个情形。

然而可悲而可笑的是,李适只免除了赵光奇一家的赋役,还有更多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毕竟能面见皇上的平民几乎为零。赵光奇有幸遇见皇上并大胆直言,得到体恤照顾,估计烧了八辈子高香,祖坟都得冒青烟儿了。

而身为一国之君,德宗有这样一个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良好机会,本当善加利用,对那些谄媚小人严加惩治,因为他们是报喜不报忧粉饰太平的奸官,并且应当励精图治,重建诚信,杜绝朝令昔改,欺上瞒下,定能使基业千秋不倒。

历朝历代,不知有多少统治者想体察民情微服私访,没有一个想用苛政让自己两天半就倒台的。可是成规戒律和高居庙堂享乐不尽牵制和束缚了他们。德宗在位时天下并不太平,可见他在体察民情民意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上做得不到位,老百姓都吃不上饭了他还打猎呢。今天我们强调调查研究,也是期望不走过场,不蜻蜓点水,而是置身百姓之中躬身实践,建立血肉联结,体察其乐苦,解除其烦忧。了解民情办实事本来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不被蒙蔽双眼,绕过阿谀谄媚的绊脚石,直抵人间最底层难的是不忘初心持之以恒,永远不失为民情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